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良性发展指明了道路,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结合化工热力学课程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改革措施: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基于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的课程持续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工程教育认证的推广,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育实践化要求越来越高。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碎矿与磨矿》为例,阐述了基于OBE的课程实践化过程。为学生学科知识构架建立、专业实践与从业思路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适应新工科思维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有序开展并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然而,高校在推行以价值引领为目标的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文章从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接受度、课程思政德育目标设置和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教学文件、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育人格局设计四个角度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指出了课程思政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合点、相似性和相容性,并提出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相融合,在践行“价值引领”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同时,实现专业和课程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旨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用培养目标来考核以及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化学课程侧重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工程化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化学基础理论课程。作为教学改革与探索,我们以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契机,带动工程化学课程更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新的考评体系,使工程化学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各项标准,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5.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以结果导向型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化工类课程进行融合,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面向企业和设计院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功能材料专业英语是功能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侧重于功能材料专业英语知识、重点词汇、科技论文写作和专业阅读材料中英互译的教学。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为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课堂角色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校化工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服务西部化工及相关产业为培养目标,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根本目标一致,不过学生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却存在操作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佳,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反应精馏实验教学为例,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使之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其毕业要求,结合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特色,开展了本科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改革研究工作。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证理念,通过教学团队协作、课程内容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关系的构建,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改革对推动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工程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艺  丁克强  刘廷凤  王慧雅  胡志新  杨凤 《广州化工》2022,50(7):212-213+221
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学校的工科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变。作为环境工程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目前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问题突出、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监测教学提出了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建立重点内容教学视频、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等多维度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工程素质高、创新和应用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21,49(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当前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我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化工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四方面论述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实践结果证实了该课程体系达成学生毕业要求的有效性,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核心要求.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Ⅱ》为例,论述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过程,确立课程分目标评价内容及权重、课程分目标相应的评价方式及权重,计算课程分目标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群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通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培养本专业学生良好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来适应工程认证标准的要求,专业建设向有地方特色的宽口径教育方向发展。即采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构建一体化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和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加快精品课程与重点课程的建设进度、重构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有坚实工程背景的优秀教学团队,塔建优质信息化教学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在"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的构建和优化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并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完善多维度考评机制,以便更好的实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重要原因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运用以及创新能力.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塑料工艺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探索对塑料工艺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改革措施,以培养符合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化工类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中的能力培养着手,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12条毕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新工科倡导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实践课程的优化与创新,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虚实结合,灵活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的大趋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外掀起广泛热潮。我国工程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阐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然后从实验、实习、实训和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最后,立足本校实际,提出一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举措,以期为工程类专业认证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础力学课程是高校工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青岛科技大学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毕业要求,分析了传统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不相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反向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本文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出发,介绍了反向设计基本思想,以通信工程专业光纤通信课程为例,阐述了专业培养目标及光纤通信课程在复杂工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复杂工程系统明确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要求,以支持课程体系为目标规划教学内容。介绍了保障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于探索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根据化工传递过程课程的特征及其教学现状,围绕学生毕业要求达成,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持续评价机制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工程认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