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断裂力学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利用现有的疲劳裂纹扩展数据或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的不完全数据,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从而推算出剩余寿命。文中算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作为工程应用的一些安全性评定的优先选择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和战术导弹薄壁结构热声疲劳问题,采用耦合的有限元/边界元法(FEM/BEM),对根部固支的GH188材料薄壁结构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场和不同声压级组合下,薄壁结构危险点位置处X方向应力响应规律。基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绘制出结构应力响应的雨流循环矩阵(RFM)和雨流损伤矩阵(RFD),分别对应力循环和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结合Morrow平均应力模型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薄壁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估。通过热声疲劳试验对上述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对结构破坏位置判断准确,高温环境中结构基频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获得很好的一致性,结构疲劳寿命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处于同一量级,验证了稳态高温环境下薄壁板结构声疲劳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火箭发动机舱内氧增压管、预冷回流管及其固定结构组成的管路系统疲劳破坏的风险,对管路系统安装进行了设计改进.采用Abaqus软件对优化前后的管路系统在给定力学环境条件下的随机振动响应及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计算表明,改进后管路系统各组件静应力明显减小,最大静应力和最大均方根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明显改善,另外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自动武器中常见的运动构件疲劳破坏现象,对运动构件的疲劳寿命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出了分析运动构件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系统的试验测试,获得了目前自动武器运动构件中常用材料30CrMnMoTiA的疲劳寿命特性,建立了分析运动构件疲劳寿命所必需的基本数据。通过对实际运动构件疲劳破坏问题的分析应用,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是准确、合理的,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装甲车辆负重轮轮胎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负重轮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方法 ;给出了生热率数学模型 ;建立了具有三重非线性的负重轮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热学分析模型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温度场的计算分析 ;研究了负重轮轮胎温度场 ,分析了温升过程 ,为负重轮寿命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数据  相似文献   

6.
负重轮橡胶碳纤维及金属丝补强温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负重轮橡胶是负重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尤其是温升和耐久性能)直接影响着负重轮的寿命.本文对负重轮橡胶进行短碳纤维和短钢丝补强,并进行温升和耐久试验.结果表明,短碳纤维补强没有降低温升,耐久性提高不明显;短钢丝补强明显降低了温升,提高了耐久性,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某空空导弹发动机装药挂飞振动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挂飞振动是空空导弹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发动机挂飞疲劳寿命对掌握其环境使用边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谐波叠加法模拟发动机所受时域随机振动载荷,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挂飞振动动态模拟,获得了某型发动机应力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雨流计数法统计了该发动机装药危险位置应力循环信息,依据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预估了该发动机装药挂飞振动疲劳寿命,最后对发动机装药挂飞寿命与推进剂疲劳极限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负重轮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方法;给出了生热率数学模型;建立了具有三重非线性的负重轮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热学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温度场的计算分析;研究了负重轮轮胎温度场,分析了温升过程,为负重轮寿命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数据。  相似文献   

9.
以某越野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车架有限元模型在MSC.Nastran中进行频率响应分析,以获得输入和结构应力之间的传递函数;以车架为柔性体在ADAMS中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相应的载荷时间历程;综合有限元分析获得的频率响应结果和由以上随机载荷时间历程数据所转换得到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基于频域的车架疲劳寿命预估,分析结果与实际道路试验情况相符,证明该分析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准确、高效地预估车体结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身管疲劳寿命试验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提出对身管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身管疲劳寿命的加速试验进行模拟,得到身管疲劳寿命的分布规律,同时对加速试验的基本假设进行验证,并估计出加速模型的参数。研究表明,身管的疲劳寿命在不同加速应力水平下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加速因子与应力水平呈指数关系,通过加速模型估计的正常应力水平下身管疲劳寿命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较小,验证了身管疲劳寿命加速试验的可行性。该研究为今后开展身管疲劳寿命的加速试验以估计身管疲劳寿命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