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38CrSi钢分别加热至880、900和920℃,进行3~5次的循环加热淬火,以细化38CrSi钢的晶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8CrSi钢的晶粒形貌,利用截线法测量晶粒的尺寸。结果表明:38CrSi钢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为880℃×12 min+油淬,循环3次,晶粒尺寸为5~7μm。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次循环快速淬火分别在880、900 和920 ℃保温12、13.5 和15 min循环3~5次细化38CrSi钢的晶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8CrSi钢的晶粒形貌,利用截距法和晶粒度法测量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在880 ℃保温12 min循环3~5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循环次数为3次。分别在880、900 和920 ℃保温12 min循环3次淬火,确定出最佳的淬火温度为880 ℃。在880 ℃循环3次淬火分别保温12、13.5 和15 min,确定出最佳的保温时间为12 min。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当3次循环淬火后,继续增加循环次数,晶粒不再细化。当加热温度为880 ℃,保温12 min时,继续升高温度或者延长保温时间,晶粒开始长大。经过最佳工艺细化处理后,38CrSi钢的晶粒细化到5.2 μm。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CrWMn钢采用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实现了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该钢的原始组织经830~840℃加热淬火循环2~3次可使晶粒细化到15级以上。经超细化处理后再进行正常的最终热处理与其直接进行最终热处理相比,抗弯强度显著提高,弯曲挠度与冲击韧性也有所提高,从而证明了,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是该钢强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GCr15钢采用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实现了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超细化工艺为830℃加热油淬,循环2~3次,晶粒度达15级以上,超细化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强度提高、冲击韧性和多冲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工艺对10Ni5CrMoV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Ni5CrMoV高强度船用钢板进行二次不同温度的淬火处理;测量其奥氏体晶粒度,确定了该钢晶粒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0Ni5CrMoV钢第一次淬火加热温度高于1200℃后晶粒急剧长大;二次淬火加热温度稍高于Ac3时,存在明显的组织遗传性,随二次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组织遗传性逐步消除,当淬火加热温度为810℃时组织遗传性开始消除;加热温度为960℃时发生再结晶,晶粒得到细化,组织遗传性完全消除,当加热温度高于970℃时细化的奥氏体晶粒开始长大.通过二次淬火,使该钢组织得到调整,晶粒细化,可获得更好的强韧性,满足工程的特殊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组X19CrMoVNbN11-1叶片钢进行不同的热处理,研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原始状态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X19CrMoVNbN11-1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显著差异主要受原始组织状态的影响,各热处理参数对晶粒长大的影响排序为:加热温度>升温速率>加热时间;500℃/h速率升温至1050℃保温3 h后空冷正火预处理,可有效改善X19CrMoVNbN11-1钢后续调质处理后的晶粒度等级及均匀性,使1100℃保温3 h调质处理后的晶粒度控制在5~6级水平。在试验条件下,该钢在1100℃保温时,适当的升温速率(500℃/h)和保温时间(3 h)可获得较好的晶粒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文英  蒋静  刘宪民  王春旭 《热加工工艺》2012,41(16):194-196,199
研究了循环相变对18Ni(1800 MPa级)马氏体时效钢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加热温度递减的变温循环相变,18Ni马氏体时效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可由201 μm的粗大等轴晶细化为约10 μm的均匀细小晶粒;而通过950、920和900℃的等温循环相变,得到细化的晶粒尺寸为12~14μm;通过循环相变显著细化了马氏体时效钢的晶粒尺寸,而温度递减的变温循环相变是该钢细化晶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细化晶粒是一种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有效方法.将20CrMnTi钢在Ac1和Ac3温度范围内进行了3道次变温快速循环加热-冷却处理,晶粒尺寸由初始的36.9 μm细化到约5 μm,其布氏硬度值由初始的145.7提高到298.3.结果表明:经过3道次的循环相变处理后,由于形核率的提高,晶粒长大速度的降低和组织遗传性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65Mn钢的组织超细化与超塑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盐浴加热循环淬火对65Mn钢进行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并对晶粒细化后的65Mn钢进行超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或正火态的65Mn钢经810℃循环淬火3次,奥氏体晶粒即可细化至13级,在温度660~720℃、变形速率0.5~3.7×10(-2)min(-1)范围内呈现超塑性,δ≥200%,最高达294%,σ最低仅38MPa,m值为0.38左右。  相似文献   

10.
自从 R.A.Grange 提出“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以来,被公认为是钢晶粒超细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二十多年来、此方法已在轴承生产超塑性研究中得到应用。作者依据其原理试验了一种新的模具强化工艺,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1.模具强化工艺的原理钢的快速加热循环淬火超细化方法是将钢快速加热至临界点 Ac3或 Ac1以上淬火。一般通过3~4次这样的反复循环,便可使钢的奥氏体晶粒细化到13~14级以上。对于过共析工具钢,还可使碳化物得到一定的细化。由于过共析钢中的碳化物是钢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发源  相似文献   

11.
40Cr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Cr钢采用多种循环淬火工艺进行晶粒超细化处理,结果表明,其最佳超细化工艺为840℃×18min+油淬,循环4次,可使晶粒细化至13 ̄14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PCrNi3MoV钢锻件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奥氏体晶粒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PCrNi3MoV钢经980~1000℃高温加热正火处理,能有效消除组织遗传、细化晶粒,正火后晶粒度为6级,经调质后达到8级以上,组织为均匀细小回火索氏体,力学性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此晶粒细化技术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并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DSC法测量T250马氏体时效钢的再结晶温度,随后采用多种α'→γ循环相变细化工艺进行试验,其加热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50~150℃。结果表明,T250马氏体时效钢的再结晶温度为773℃;通过对比,确定先经过低温固溶的变温循环相变细化工艺为最佳细化工艺,其晶粒尺寸最终达到9.1μm;但循环相变对T250马氏体时效钢的硬度影响不大。利用T25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循环热处理,成功地获得超细化晶粒,并且确定最佳细化工艺。经过循环热处理,晶粒得到明显细化,较好地达到晶粒超细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循环淬火对22MnCrNiMo系泊链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2MnCrNiMo钢是用于制造R4级海洋工程系泊链的新型钢种,为了使其达到R4S级系泊链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系统地研究了22MnCrNiMo钢两次快速加热循环淬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及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钢经循环淬火处理后获得了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晶粒平均尺寸由原始轧制态的38μm细化到约10μm,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韧性与一次加热淬火调质处理的相比,-20℃冲击功值提高近40%,完全达到R4S级系泊链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明亚 《钢管》2014,(4):18-22
热轧无缝钢管通过中频感应加热进行循环加热+淬火工艺处理后,基体内的组织将发生多次相变,从而使铁素体以及奥氏体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晶粒均得以细化。通过循环热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铁素体+马氏体组织的超细晶双相钢,且多次循环后双相钢内的铁素体晶粒可细化到1μm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对碳素工具钢T8A采用循环热处理晶粒超细化后对冲裁模具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该钢循环热处理规范和所得组织.结果表明,T8A钢经3~5次循环处理后,可获得均匀的超细晶粒,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采用该规范处理的冲裁模具寿命可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热成形钢的强塑性,利用DIL805A热膨胀仪将22MnB5钢加热至830~920 ℃、保温2~20 min奥氏体化后淬火,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原奥氏体晶粒。根据晶粒长大特点,对22MnB5钢板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后,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检测了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该22MnB5钢在830~890 ℃、有效保温10 min以内,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有效保温时间延长至20 min时,860 ℃奥氏体化便开始出现混晶。与传统热成形相比,通过控制淬火晶粒显著改善了22MnB5钢的强塑性,强塑积由9.0~11.0 GPa·%提高至13.0~14.5 GP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加热速率、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率等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高速车轮钢CL50D热处理态的晶粒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轧态车轮钢采用快速加热(10~25℃/min)至约850℃,保温30~60 min后,经1~2℃/s控制冷却至室温可得到细化且均匀的珠光体+网状铁素体组织,断裂韧性优异Kq可达90 MPa.m1/2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奥氏体晶界侵蚀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电致加热循环淬火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组织超细化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加热速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钢的组织和原奥氏体晶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100℃/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910~920℃淬火,循环3次,前两次淬火不保温,最后一次保温30 s,可得到平均晶粒度为3.2μm,超高周疲劳性能优异的超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细化T250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筒形锻件的晶粒,确保产品性能,对其进行了锻后反复循环加热急冷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温度递减的变温循环热处理可以使T250马氏体时效钢锻造后的晶粒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循环热处理细化晶粒的机理与普通结构钢不同,需要有较长的保温时间,使其组织发生再结晶转变;循环热处理细化晶粒的作用有限,不能忽视锻造时对晶粒长大的防止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