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从Hopkinson效应及X光衍射技术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居里温度特性。随晶化退火温度Ta的提高,合金中αFe-Si纳米晶相的居里温度提高,但低于相同Si含量下的常规Fe-Si合金,且与显微组织结构有关,当Ta较低时,合金中非晶相的居里温度与原始非晶合金基本相同。但其Hopeinson峰宽化,Ta>783K后,其Hopkinson4消失,无法判断居里温度。认为居里温度的上述特性与合金晶粒的小尺寸特性及元素成分分布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超微晶合金Fe78.5Cu1Nb3Si18B9在退火过程中晶化相及晶格常数的变化。经480℃×1h退火后,合金中出现bccFe(Si)相,600℃出现Fe3B相,670℃出现Fe23B6相。退火温度升高时,Fe(Si)相的晶格常数由0.2838nm上升到0.2849um。合金经过550℃×4h退火后仍只有Fe(Si)一个晶化相,其晶格常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非晶态和纳米晶FeCuNbSiB中首次研究了其磁致阻抗效应,阻抗Z(f,H)与交流驱动电流的频率f以及外加直流磁场H均有密切关系。磁致阻抗ΔZ/Z=(Z(Hmax)-Z(o))/Z(Hmax)随f的变化是首先快速增加,在300~500kHz附近达到最大,然后下降。纳米晶的变化比非晶态要大。对550℃退人3h的样品,在300kHz处可获得的最大碰致阻抗为-227%(H=75Oe),而退火5h的样品在1MHz、H=10Oe时,最大磁致阻抗为+250%。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Fe87-xCu1Nb3SixB9(x=11,13,15,17,19at%)纳米晶合金中Si含量x的变化对其磁性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的居里温度和点阵常数下降,晶粒尺寸增加。当x=13~17时,可获得很高的起始磁导率μi(10×104~13×104)和极低的高频损耗Pc(P5/20k<16W/kg),尤其以x=15时的磁性最佳。实验结果说明,纳米合金的λs决定了合金的磁性,λs愈低则μ1愈高,反之μ1愈低.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新开发的纳米晶软磁合金Fe72.5Cu1Nb1.8Mo2.2Si13.5B9的直流磁性及高频交流磁性。直流相对起始磁导率水平为μi=11×104;高频铁损P(kW/m3)的水平如下:P5/20k=100,P5/50k=460,P2/100k=238,P3/100k=545,P2/200k=836,P2/500k=4350,P0.5/1000k=960。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运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磁测量方法研究了M元素(M=Nb,Mo)对Fe73.5Cu1.0M8.0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b的合金的αFe(S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小于,Si含量高于,体积分数低于M=Mo的合金,M=Nb的合金的磁软性优于M=Mo的合金,运用双相无规磁及各异性模型,探讨了M影响合金磁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Mo3Si14.5B8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Mo3Si14.5B8非晶合金经46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6.1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60℃退火后达14.0nm,与α-Fe(Si)晶粒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78。800℃×1h退火后,α-Fe(Si)的DO8超点阵线条消失。 相似文献
20.
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组织、晶化相结构以及不同晶化相中的各元素含量变化。合金于450℃退火1h析出尺寸小于5nm的bccFe(Si)相,并且其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到约15nm。于600℃退火时合金中析出四方结构的Fe3B相,其晶格常数为a=0.87nm,c=0.439nm。在700℃退火时出现面心立方结构的Fe3B6相,其晶格常数a=1.039nm。在Fe(Si)相中,含有约17at%的Si,在Fe23B6中含有约11at%的Si和约4at%的Nb,而在FE3B中Si和Nb含量均很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