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磁测量、X射线衍射及热磁分析等测试技术和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磁性与有效磁各向异性及铁磁相饱和磁化强度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晶化退火温度Ta下,当有效磁各向异性〈K〉达最低值、合金中非晶相的饱和磁化强度σAS与αFe-Si纳米晶的σαS之比σAS/σαA=0.55时,合金的软磁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磁测量方法研究了M元素(M=Nb,Mo)对Fe78.5Cu1.0M3.0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b的合金的αFe(S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小于、Si含量高于、体积分数低于M=Mo的合金;M=Nb的合金的磁软性能优于M=Mo的合金。运用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探讨了M影响合金磁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Hopkinson效应及X光衍射技术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居里温度特性。随晶化退火温度Ta的提高,合金中αFe-Si纳米晶相的居里温度提高,但低于相同Si含量下的常规Fe-Si合金,且与显微组织结构有关,当Ta较低时,合金中非晶相的居里温度与原始非晶合金基本相同。但其Hopeinson峰宽化,Ta>783K后,其Hopkinson4消失,无法判断居里温度。认为居里温度的上述特性与合金晶粒的小尺寸特性及元素成分分布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X射线衍射及磁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Fe_(73.5)Cu_(1.0)Mo_(3.0)Si_(13.5)B_(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与磁性.发现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与退火温度有关,退火温度为500─520℃时,合金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合金中如出现Fe-B化合物,软磁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不同制粉方法所生产的Fe73.5Cu1Nb3Si9B13.5超微晶合金粉末制成的磁粉芯,证明了用控制单辊法制得的该合金磁粉芯性能良好,温度稳定性好,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e76.5-xCu1.0Nbx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磁性,发现当Nb含量x=3.0at%时,合金的软磁性能最高,起始磁导率μi可达14.8×104;讨论了Nb含量X影响合金磁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和微观磁学方法研究了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3)B_9合金结构缺陷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表明晶化初期形成的界面结构只引入少量的缺陷,晶化后期由于出现大量晶界,缺陷浓度急剧上升;非晶制备过程中以及晶化时引入的准位错偶极子造成的应力场对其软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并可以解释在最佳退火温度的磁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超微晶合金Fe78.5Cu1Nb3Si18B9在退火过程中晶化相及晶格常数的变化。经480℃×1h退火后,合金中出现bccFe(Si)相,600℃出现Fe3B相,670℃出现Fe23B6相。退火温度升高时,Fe(Si)相的晶格常数由0.2838nm上升到0.2849um。合金经过550℃×4h退火后仍只有Fe(Si)一个晶化相,其晶格常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非晶态和纳米晶FeCuNbSiB中首次研究了其磁致阻抗效应,阻抗Z(f,H)与交流驱动电流的频率f以及外加直流磁场H均有密切关系。磁致阻抗ΔZ/Z=(Z(Hmax)-Z(o))/Z(Hmax)随f的变化是首先快速增加,在300~500kHz附近达到最大,然后下降。纳米晶的变化比非晶态要大。对550℃退人3h的样品,在300kHz处可获得的最大碰致阻抗为-227%(H=75Oe),而退火5h的样品在1MHz、H=10Oe时,最大磁致阻抗为+25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Fe73.5Cu1Nb3Si1.B9纳米晶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发现将已经形成纳米晶的合金带经过短时间的机械球磨以后可以使它变为非晶态粉末。若延长球磨时间可使非晶粉末再出现昌化,并具有更小的晶粒。若将此非晶态粉末再进行退火可形成晶粒更微小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87-xCu1Nb3SixB9(x=11,13,15,17,19at%)纳米晶合金中Si含量x的变化对其磁性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的居里温度和点阵常数下降,晶粒尺寸增加。当x=13~17时,可获得很高的起始磁导率μi(10×104~13×104)和极低的高频损耗Pc(P5/20k<16W/kg),尤其以x=15时的磁性最佳。实验结果说明,纳米合金的λs决定了合金的磁性,λs愈低则μ1愈高,反之μ1愈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用JEOL-2000FX分析电镜和JEOL-2000EXⅡ高分辨电镜研究了经磁场热处理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中Fe(Si)固溶体晶粒的大小、形状、晶粒间的接触及取向关系,重元素的偏聚和非晶基体的有序性等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新开发的纳米晶软磁合金Fe72.5Cu1Nb1.8Mo2.2Si13.5B9的直流磁性及高频交流磁性。直流相对起始磁导率水平为μi=11×104;高频铁损P(kW/m3)的水平如下:P5/20k=100,P5/50k=460,P2/100k=238,P3/100k=545,P2/200k=836,P2/500k=4350,P0.5/1000k=960。  相似文献   

14.
采用Mossbauer、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晶态FeCuCrVSiB合金及其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晶化特性和微观组织的变化。介绍了实验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磁测量方法研究了M元素(M=Nb,Mo)对Fe73.5Cu1.0M8.0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b的合金的αFe(S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小于,Si含量高于,体积分数低于M=Mo的合金,M=Nb的合金的磁软性优于M=Mo的合金,运用双相无规磁及各异性模型,探讨了M影响合金磁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Mo3Si14.5B8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Mo3Si14.5B8非晶合金经46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6.1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60℃退火后达14.0nm,与α-Fe(Si)晶粒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78。800℃×1h退火后,α-Fe(Si)的DO8超点阵线条消失。  相似文献   

20.
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组织、晶化相结构以及不同晶化相中的各元素含量变化。合金于450℃退火1h析出尺寸小于5nm的bccFe(Si)相,并且其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到约15nm。于600℃退火时合金中析出四方结构的Fe3B相,其晶格常数为a=0.87nm,c=0.439nm。在700℃退火时出现面心立方结构的Fe3B6相,其晶格常数a=1.039nm。在Fe(Si)相中,含有约17at%的Si,在Fe23B6中含有约11at%的Si和约4at%的Nb,而在FE3B中Si和Nb含量均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