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S-N-10舰舰导弹大约是1968年到1969年间装备的,目前有“克列斯塔一Ⅱ”导弹巡洋舰和“克里瓦克”导弹驱逐舰装备了这种导弹。可能是从“沙道克”改型的。弹长7米,飞行速度约1.2马赫,射程约37到65公里。在“克列斯塔-Ⅱ”巡洋舰上,SS-N-10导弹,装在舰中部两侧,每边一个四联发射架,有点与SS-N-7在C级潜艇上装法相似。它取代  相似文献   

2.
上面我们看到潜载“沙道克”导弹都是在水面发射的。SS-N-7是苏修近几年来发展的,可能是在水下发射的一种舰舰导弹,据推测可能是1970年左右装备的。导弹的具体情况不知道,一般认为它是“冥河”的改进型,射程约46公里,装备C级核动力潜艇。潜艇排水量4,000吨,航速30节,发射架装在司令塔前面,艇内两侧,每侧有一四联发  相似文献   

3.
“沙道克”是苏修最大的飞航式导弹,是苏修海军的标准装备。它装备了“肯达”级轻型导弹巡洋舰,“克列斯塔-1”级导弹巡洋舰,W级、J级潜艇和E-Ⅰ级、E-Ⅱ级核潜艇,同时也是一种岸舰导弹。美国的编号为SS-N-3A和SS-N-3D。SS-N-4、SS-N-5、SS-N-6可能也是“沙道克”的改型导弹。  相似文献   

4.
被北约命名为SS-N-9“海妖”的舰/舰导弹系统已于1968年装备纳奴契卡级护卫艇。大约10年后,苏联又研制出SS-N-9水下发射型号,不久便装备了几种级别的核潜艇。至于如何区别这两种型号,北约尚未确定其新的代号和名称。海妖导弹属飞航式导弹,圆柱形弹体,采用可折叠的后掠三角翼,导弹发射后通过弹簧  相似文献   

5.
<正>核舰对舰导弹SS-N-1"扫帚"(苏联代号P-1)导弹是苏联海军装备的第一代舰对舰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用的舰对舰导弹,它是在德国V-1巡航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OKB-52切洛梅设计局设计。导弹长7.6米,弹径900毫米,翼展4.6米,发射质量3.1吨,射程80千米,巡航高度300~3 000米,巡航速度0.9马赫,动力装置为1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和1  相似文献   

6.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研制的舰舰导弹SSM-1B是陆上自卫队巳装备的SSM-1型(88式岸舰导弹)的舰载改型。陆上自卫队的SSM-1导弹实际是航空自卫队的ASM-1(80式空舰导弹)的地面发射改型。ASM-1导弹是1973年由技术研究本部着手研制,经过约7年时间开发出的纯国产的空舰导弹。弹长3.98m,弹径0.35m,发射质量600kg,战斗部质量200kg,采用固体火箭推进,最大速度0.9Ma,最大射程60km,初段采用惯导,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  相似文献   

7.
“扫帚”这个舰舰导弹可能就是美国编的SS-N-1导弹,同时也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斯垂拉”导弹。“冥河”导弹是我们比较了解的,“扫帚”据分析与“冥河”大小是相似的,而由于“扫帚”在大型舰艇上发射,天线较高,因而有较大的射程。“扫帚”和“冥河”制导方法是相同的。“斯垂拉”比“冥河”要大,翼展和弹体直径都大约70%,长度也大约40%,发射重量按推测可能要大5倍。“冥河”用的是向前发射的短  相似文献   

8.
“冥河”舰舰导弹虽然我们比较熟悉,但在苏联对它已进行了改进。外刊报道,不仅对弹体系统方面有改进,而且快艇也有很大的改进。美国的编号是SS-N-2,有2A和2B两个型号。装配“蚊子”级和“黄蜂”级快艇。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了“黄蜂-3”快艇,有人把“黄蜂-3”上的导弹编为SS-N-11,多数仍认为它是改进了的“冥河”导弹。  相似文献   

9.
法国与西德合伙研制了“飞鱼”舰舰导弹,法国去年在“勇士”号巡逻艇上进行了“飞鱼”的海上试验。西德海军已向法国订购了20艘将装备“飞鱼”导弹的“勇士”级快艇。该艇满载排水量258吨,长47米,宽7米,吃水1.8米。最  相似文献   

10.
“不死鸟”导弹及其AWG-9火控雷达是专为F-14战斗机设计的。AWG-9不同于一般的舰载雷达,它在搜索时,能跟踪24个目标,同时向6个目标导引多枚导弹。因此,美国海军正在研究用它作航空母舰防御飞航式导弹饱和攻击的可能性。“不死鸟”用作舰对空导弹不同于它作为空对空导弹,它作为舰对空导弹,要求反应快,射程短,也就是说,在目标近至大约32公里时  相似文献   

11.
“沙道克”岸舰导弹与“沙道克”舰舰导弹是相类似的,或许“沙道克”舰舰导弹是由岸舰导弹改进的。“沙道克”岸舰导弹是装在一辆机动车上,导弹也是装在圆柱形发射容器中,发射时,发射筒上装的作动装置能将导弹抬高到发射的位置。岸舰“沙道克”比舰舰“沙道克”尺寸要大一些,弹长14米,最大直径2.25米(可能是指发射筒或最大  相似文献   

12.
正"火星"MK2/N是欧洲导弹集团(M BDA)研制的轻型舰舰导弹,全长3.85米,弹体最大直径0.316米,弹重310千克,战斗部重70千克,采用惯性+全球卫星导航+主动雷达制导,最大射程30千米。  相似文献   

13.
正23型护卫舰的M k8舰炮后的位置应是32单元"海狼"舰空导弹垂发装置,但图中的32个"小蘑菇"显然与"海狼"不同,这是已换装的"海介体"舰空导弹系统。"海介体"(Sea Ceptor)是英国最新的舰空导弹系统,计划替换23型护卫舰上的"海狼"导弹系统,未来还会装备在26型护卫舰上。"海介体"配备通用模块化防空导弹(CAM M),其垂发装置采用"冷发射"方式,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双向数据链,弹重99千克,弹长3.2米,弹径166毫米,最大射程25千米,飞行速度3马赫。  相似文献   

14.
该舰是“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第3艘,1989年12月服役。全长186.4米,满载排水量11490吨,主机为燃—燃联合动力装置,航速32节。主要武器有8座64单元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和8座双联装SS-N-12舰舰导弹发射筒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27日,荷兰海军“德泽文·普罗文森”号护卫舰成功试射了“改进型海麻雀”近程肪空导弹。导弹由舰上安装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可拦截飞行高度300米、速度为630米/秒的空中目标。该舰前端装有APAR三坐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工作在I/J(X)波段,具有搜索和识别目标以及制导功能。雷达对海探测距离75公里,对空探测距离150公里。舰的后端机库上方装行SMART-L三坐标远程搜索雷达。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舰舰导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约在五十年代初苏联开始了舰对舰导弹的研制,直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才相继装备“斯垂拉”、“冥河”和“沙道克”三种舰舰导弹。西欧和美国几乎没有开展舰舰导弹的研制,直到1967年,埃及用“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的驱逐舰以后,才感到舰舰导弹的威胁,因而各国都积极发展舰舰导弹。至今西欧已研制了十多种不同类型的舰舰导弹。三十多个国家四百多艘大  相似文献   

17.
徐辉 《兵工科技》2007,(7):34-37
在现代海战中,作战舰艇面临来自陆基、海基、空基反舰导弹的威胁越来越大,传统舰炮因射程和威力有限,已不足以有效应对这些威胁,于是装备了舰空导弹的防空舰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防空舰最初因装备防空导弹数量较少,仅具备有限的点防空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苏嘉鹏 《兵工科技》2003,(10M):68-7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各样的作战飞机对水面舰艇构成了极大威胁,“威尔士亲王”号、“大和”号等多艘火力强大、装甲厚实的战列舰,在空中打击下均遭受了灭顶之灾,击沉“俾斯麦”号的过程中英国“剑鱼”鱼雷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在二战后期,纳粹德国等国家已经开始研制由水面舰艇搭载、用于舰队区域防空和单舰点防空的舰空导弹。二战结束后,第一代舰空导弹开始逐步装备美苏等国海军,其主要作战目标是敌方作战飞机。第一代舰空导弹大多数是舰队区域型防空导弹,射程从20千米到50千米不等,射高30~2000千米,典型的第一代舰空导弹包括美国的“小猎犬”、“黄铜骑士”和“鞑靼人”,苏联的SA—N—1、SA—N—2、SA—N—3,以及英国的“海参”。本文将为读者们介绍极为独特的SA—N—2舰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苏联陆续将原先步兵肩射式防空导弹“箭”改装到舰上,作为航空导弹,北约给它的代号为SA-N-5。“箭”导弹采用红外导引头,小而轻,整个武器系统由一个发射筒和装在筒内的导弹、发射装置、电池和瞄准装置组成。导弹长1.35米,弹径0.07米,发射重量14.5公斤,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3,600米,射高1,500米,飞行速度1.5M,战斗部装药0.45公斤  相似文献   

20.
一艘美国巡洋舰成功地在北太平洋试射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导弹射向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的一小岛上(无人区),射程大约500英里。这次试射是首次从舰上的常规装备中发射,飞行超过了导弹规定射程。试验是在导弹巡洋舰长滩号上进行,该舰游弋在北太平洋,并参加了第三舰队的训练。导弹携带了一枚假弹头,此次试射是模拟陆基型攻击导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