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某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巷道实际情况,研究了巷道支护技术方案,对顶板支护和两帮支护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发现,提出的巷道支护方案达到了理想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巷道变形,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煤层群上覆煤层回采后会导致下覆煤层顶板裂隙发育,造成下部煤层采面预掘回撤通道在顶板破碎、采动压力等影响下变形较大,影响回撤通道使用。依据山西某矿11101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现场情况,提出注浆方式加固煤壁及顶板、锚网索+W钢带提高顶板支护强度、垛式支架降低回撤通道顶板下沉。经现场应用后,回撤通道围岩始终保持稳定,采用的支护方式可有效解决回撤通道顶板裂隙发育、采动压力影响显著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隆安煤业401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受上覆近距离采空区影响,巷道顶板破碎严重,采用传统锚杆(索)支护时,支护难度大、支护质量差,无法对顶板变形、破碎现象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通过技术研究,决定对401回采巷道采用“同向内错式”布置方式,并对回采巷道采用锚杆、锚索、梯形棚等联合支护。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新的联合支护技术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近距离煤层同采时,要保证巷道在受到采掘活动影响后仍能维持其巷道的相对稳定,以山西某煤矿二叠系1号煤层以及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的计算方式,深入分析了煤矿近距离煤层同采时的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关键参数大小以及需要加强的支护范围。 相似文献
5.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完整性差、支护困难等问题,以西铭矿48703辅运巷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对原有的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出锚杆锚索+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案,保证支护质量,减少支护成本。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服务期间顶板最大下沉量为58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9 mm,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31107回风巷在掘进期间遇松软破碎煤层带,由于掘进及支护方式与现场条件不匹配,导致掘进过程中面临掘进效率低下、围岩变形严重以及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掘进、支护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掘进及支护技术可提高巷道在松软破碎煤层中的掘进效率,并实现对巷道围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西某矿井掘进过程中面对各种煤柱及地质变化情况采用相对固定的支护方式,未能有效协调两帮收敛量和支护强度过大的问题,提出近距离煤层小煤柱巷道掘进期间的差异化支护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帮部锚索布置实现对顶板压力及两帮收敛情况的有效控制,回采期间配合单体支柱进行密集支护缓解顶板压力及两帮收敛情况,有效实现了帮部的差异化支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15302进风巷掘进期间受上覆3号煤层采空区影响,巷道掘进至478~525 m段层间距不足5.0 m,导致巷道掘进效率低、顶板支护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新景矿通过技术研究,对15302进风巷近距离煤层掘进段顶板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安全支护措施后,巷道在薄煤层掘进过程中未出现顶板破碎、垮落现象,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9.
山西某矿11305运输巷在地应力、地质构造以及原有支护方案支护强度低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后续使用需频繁修整等问题。为确保回采巷道安全使用,依据11305运输巷现场条件,提出以强化围岩表面支护、提升围岩承载能力并充分发挥锚索悬吊作用为核心的围岩支护优化方案,并具体对支护优化参数进行设计。经现场应用后,11305运输巷顶板、底板及巷帮收敛量分别控制在105 mm、182 mm及157mm以内,可满足巷道后续掘进及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晋邦德矿近距离煤层巷道变形大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对近距离煤层的支护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支护优化方案.通过现场实践发现,优化后的巷道变形量得到了明显控制,巷道稳定性得以增强,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做出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选取合理的巷道断面形状,使围岩受力均匀,从而对降低围岩的破坏性,分析将矩形巷道支护优化改为圆弧形巷道支护形式后两种状态下顶底板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圆弧形巷道支护形式下的顶底板变形量均小于矩形巷道,且出现底鼓的范围也比矩形巷道明显要小,圆弧形巷道支护设计方案能够减小围岩的变形,支护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马兰矿南五下组煤采区辅运巷作为采区准备巷道,巷道断面大且多巷并进导致支护难度大这一问题,对辅运巷进行了顶板围岩结构窥视,分析了巷道群开挖过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煤柱支承压力形成机制,提出了采用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锚索支护技术。实践证明,应用该技术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满足了巷道群支护要求,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山西某矿3302运输巷在掘进期间揭露有F7断层,在断层影响范围内巷道顶板破碎且构造应力集中,导致巷道顶板出现一定程度冒落、变形量大等问题。根据现场条件,提出使用注浆、组合锚索板对破碎巷道进行支护,通过注浆增强破碎顶板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组合锚索板可充分发挥支护体系具备的刚度大、支护强度高以及支护面积大等优势,并对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3302运输巷在破碎顶板内掘进时,顶板保持稳定,监测得到顶板、巷帮变形量在15 mm、35 mm以内,围岩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煤层回采巷道位置分布确定方式、回采巷道支护技术都与煤层开采的安全和效率有很大的关联。就此对影响煤层回采巷道位置的因素以及确定位置分布的方式做了简要介绍,并对相关的支护理论及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极近距离煤层由于其煤层间距小,导致诸多巷道布置及支护问题。基于此,辽源煤业公司针对三采区内8号、9号近距离煤层分层开采后,9号煤层顶板受相临煤层采空区影响支护困难,设计了回采顺槽的锚杆(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参数;与原工字钢棚支护相比,改善了巷道受力状况,减少了巷道围岩的变形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掘进速度快,衔接顺畅,保障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煤炭高效回采需要,现阶段巷道断面普遍较大,但掘进遇到破碎时会给巷道围岩控制带来较大制约。1502回风巷在掘进至1 205~1 303 m范围时受多个断层影响,围岩破碎且稳定性较差,巷道在原有的锚网索+架棚支护方式下难以实现围岩变形有效控制,顶板、巷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181.1 mm、575.8 mm,甚至部分位置有支护体系失效风险。通过对破碎围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以提升围岩支护体系强度以及自身承载能力为核心的支护优化技术方案。经过实践,1502回风巷在破碎带围岩变形得以有效控制,顶板、巷帮变形量控制在30 mm、75 mm。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于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增加而导致的围岩稳定性变差的问题,以西铭矿西部下组煤回风巷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锚杆、锚索支护机理的基础上,对锚杆、锚索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经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回采要求,保障了巷道围岩的支护效果及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段选用的超前支护技术对围岩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按照应用时间顺序对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段使用的超前支护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各个技术应用优势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方式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对35011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岩性以及支护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ZQL2×5000/21/40超前支架应用到回采巷道超前支护中,并对超前支护参数进行具体设计.现场应用后,回采巷道巷帮、底板变形量分别控制在230 mm、102 mm以内,采面推进速度由60 m/月提升至80 m/月,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