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上的城市     
人类历史上迄今完成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实现了生产的技术方式机械化.接着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使生产的技术方式进一步实现了电气化.而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使生产的技术方式在最终实现了自动化.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以城市面貌的变革为甚.技术革命极大促进城市化的进程的同时,城市也为技术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今世界三大主流趋势面前,中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时不我待。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是电气技术的应用,促使了电气化;第三次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催生了信息化;第四次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迈上了智能化。前三次技术革命中国都没能赶上,因此中国经济落后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力落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工程建设总工期为17年,工程施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93年~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阶段(1998年~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第三阶段(2004年~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成为标志。附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示意图三峡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今年《建筑学报》第四期发表的有关新的技术革命与建筑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引起了我很大的关注。这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建筑教育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四化”的要求,更谈不上迎接以信息为背景的“第三次浪潮”技术革命的挑战。从历史发展上看,每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必然促进教育的变革,建筑教育也不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四月,吴晓波提出新红利的概念。房地产行业如何去分享资本红利、技术红利关系到企业的未来。以技术红利为例,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我认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红利时代已经开启。从人类历史上,最近的300年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能真正说技术革命的一定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根本变革的。说得更具体一些,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第二个就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或者说是调整。回头看第一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大学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有人把二次大战以后欧美等资本主义世界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称做“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主要依靠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而实现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就世界范畴来说,还刚刚开始,方兴未艾。这次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革命,它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更加突出了人的智力资源的重要性。知识的生产将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日本是一个国土狭窄、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却遥遥领先。究其根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光华 《岩土工程学报》2022,44(9):1730-1732
土力学的发展以变形特性作为依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研究土的一维压缩变形,以压缩试验的e–p曲线为标志;第二阶段是研究土的三维压缩变形的形态,以Roscoe的临界状态面为标志,建立e–p–q的三维曲面;第三阶段是以Duncan-Chang本构模型为标志,以土的压硬性和剪软性为特点,更直观地以土的剪切变形研究为主;第四阶段应该是以现场原位土为研究对象,以原位测试技术为主要手段,掌握原位土的力学特性,发展原位土土力学,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第四阶段应该是今后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筑》2015,(22)
<正>"互联网+"的概念一经李克强总理提出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迅速走红,目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十分时髦的用词。这说明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行各业提升经营品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进程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是电力技术的应用,第三次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第四次就是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前三次技术革命中  相似文献   

9.
国际建材工业发展趋势及 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取向 回顾国际建材工业发展的历史,建筑材料由天然材料(如石材等)向人造材料(如水泥等)发展的历程,大体经历了索取型→粗放型→质量效益型→环境材料型等4个发展阶段。 索取型:是指为了获得有用的产品,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和废弃。这是18世纪中时第一次技术革命前后的状况。 粗放型:是指生产技术获得一定发展后,用初级技术生产产品,对环境污染采用被动的末端治理。这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状况。 质量效益型:始于20世纪中期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建材工业逐步步入…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人类文明可以划分为三次经济浪潮:第一次经济浪潮是农业化时代,其中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第二次经济浪潮指的是工业化时代,以英国和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为标志;第三次经济浪潮指的是信息化时代,思想、信息和高科技无疑是在这个时代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资产。全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经济浪潮,这将是一个以创造力、文化、传统继承和环境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信息和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这场革命给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美国等国以较快的步伐迎接了这场技术革命的挑战。本文编译介绍了日本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情况,以促进我国建筑界选择国外正在进入应用阶段的先进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术界有人把工业革命分为四次。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指的是以纺织技术和蒸汽机技术、冶炼技术为突破口的工业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指的是本世纪初以电力、  相似文献   

13.
前三次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分野跳跃式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如今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临却和以往的工业革命有所不同.前三次工业革命是发生在人类的工业时代,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却要在“信息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诞生.工业智能化浪潮,互联网的重要性,或许大于工业的物理属性本身.  相似文献   

14.
<正>西欧特别是主要的国家,早在H战后,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科学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当时重要标志是原子能、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称为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对外掠夺资源、发展基本建设,因此,促迸了酉欧的建材工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带来了计算机世界的一场革命。有人说它是继印刷术,无线电,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是信息处理技术的第四次革命性的习跃。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扩大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使计算机除了能够处理文字信息外,还能处理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同时也促使多媒体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信息社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大的变革,将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速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革。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信息网的全球化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络、教育培训、信息管理、视频会议、影视娱乐、视频点播、电子出版、休闲旅、商业广告、过程模拟等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建筑工程质量的大滑坡。第一次是以北京矿冶学院教学楼、上海器皿总厂厂房倒塌为标志的大跃进时代;第二次是以浙江半山钢铁厂冶钢车间、襄樊机械厂装配车间倒塌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第三次是以广东海康大旅店、湖南衡南猪厂  相似文献   

17.
深圳星河世纪广场已成为深圳彩田路的标志,城市CBD的东大门。近日,设计团队对其进行了简短的回访,发现其商业裙楼——星河第三空间已打造为高端家居主题购物中心,成为深圳市甚至华南区的高端消费区。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我以小型综合体的角度.对星河世纪进行一次技术回顾。  相似文献   

18.
机会与挑战     
至今,在国际上,对“新的技术革命”这个问题议论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许多专门著作的出版和各种各样文章的发表,犹如雨后春笋。参加议论的有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等各方面的人士。人们普遍认为以“信息和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技  相似文献   

19.
我单位加工DZ-22型单体支柱的几种油缸(φ100×1039),其椭圆度、不柱度和不直度均为0.08,内径要求▽8。加工方法:以油缸毛坯外圆为基准,在专用双头铣床上加工两端镗孔前的基准面,然后在深孔镗床上用复合滚镗头一次成型内孔(见本刊1981年第四期和1980年第十期),最后用  相似文献   

20.
在第四次技术革命——能源革命的大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转型的标准,节能、低碳、绿色这三个词随处可见,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大手笔地将建筑行业向着这些新概念转型。一时间,似乎言必称绿色、低碳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