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热力学的外界分析法,对在部分离峰蓄冷方式下直接蒸发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Yong分析,建立了系统Yong值变化率、Yong损变化率的物理数学模型,揭示了系统运行方式的热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热力学的外界分析法,对在部分离峰蓄冷方式下直接蒸发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能分析,尤其通过对不稳定工况的空调冷冻水部分的研究,建立了系统能量变化率的物理数学模型,揭示了系统运行方式的热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热力学的外界分析法,对在部分离峰蓄冷方式下直接蒸发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能分析,尤其通过对不稳定工况的空调冷冻水部分的研究,建立了系统能量变化率的物理数学模型,揭示了系统运行方式的热力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热力学的外界分析法,对在部分高峰蓄冷方式下的直接蒸发制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能分析和分析,通过对不稳定工况下的空调冷冻水环路的研究,建立了系统的能量变化率和值变化率的物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分时峰谷电价政策的出台,使蓄冷式空调系统的应用成为可能。本文从空调系统的蓄冷方式入手,谈了蓄冷式空调系统的应用及其控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蓄冷式空调系统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蓄冷式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蓄冷式中央空调系统Yong分析模型,计算了蓄冷式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Yong效率,分析了蓄冷式空调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方法.蓄冷式空调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于熔冰过程的Yong损失过大,降低熔冰过程的供回水温度和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可以提高其Yong效率.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蓄冷方式运行,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较高的Yong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能源工业及建筑耗能的现状出发,说明了发展空调冰蓄冷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我院冰蓄冷课题组开展冰蓄冷实验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认识了直接蒸发式管外冰是一种简单可靠、便于操作控制的蓄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空调冷冻水系统蓄放冷系数ξ和效率ηf导出判断系统蓄放冷的判据和衡量系统蓄放冷能力的指标及评价系统冷量利用经济性的指标,从而说明部分离峰蓄冷、全离峰蓄冷空调的特点,以及蓄冷空调比常规空调节能节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常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技术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蓄冷装置及其冰蓄冷系统,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建立了相应地数学模型并对该蓄冷装置及其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冰蓄冷系统具有比常规冰蓄冷系统蓄冰时间短、运行能效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能源工业及建筑耗能的现状出发,说明了发展空调冰蓄冷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我院冰蓄冷课题组开展冰蓄冷实验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认识了直接蒸发式管外冰是一种简单可靠、便于操作控制的蓄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微网高渗透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微网对电网的渗透改变了电网中能量传递的单向性,对现有电网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分析不同渗透率下微网对电网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的影响,通过标准EPRI 36节点测试平台进行数字仿真验证,得出允许的最大渗透率,并进一步讨论了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为微网中各分布式发电的最优能量匹配和提高微网并网时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阶梯-深潭系统是高坡降河流上经常发育的一种河床结构,它能够形成阻力、极大的消耗水流能量,从而稳定河床。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率变化规律和阶梯-深潭系统的优化设计,本文研究了阶梯-深潭系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消能率,并对构造的两种形式的阶梯-深潭系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消能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内进行,试验沟道由泥石流堆积物上开挖而成,利用在沟道上游修建的水池来制造试验洪水,阶梯-深潭系统用直径0.3-0.5m的大石块构造。试验采用了两种典型的阶梯-深潭系统构造形式,一种为单个阶梯加较深深潭的构造形式,一种为多级阶梯加较小深潭的构造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率随着洪水量级的增大会减小。在各种工况下,第一种形式的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要高于第二种形式,本研究为阶梯-深潭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earthquake mitigation effect of hysteretic damper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stiffness, strength, deformation ability of dampers but also to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dition that structures should be in when the hysteretic dampers mitigated seismic action most effectively and made appropriate numerical analysi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ory derivation. The inelastic seismic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SDOF system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ratio of the damper system was taken differently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the ratio wa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optimum strength ratio of the damper system,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tructure was minimum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dampers was maximum,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dampers mitigated seismic action most effectively. The resul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hysteretic dampers had significant earthquake mitigation effect when the strength ratio β changed in a relatively wide range.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浓盐水的进一步处理和浓缩问题,基于加湿除湿(HDH)原理,设计了一套小型浓盐水脱盐系统. 选取多面空心球作为填料,扩充加湿腔内的气液接触面积,强化传热传质过程. 利用此实验系统,改变料液中盐的质量分数和体积流量,测量系统单位时间内产水量并计算系统造水比、单位体积产水能耗和脱盐率等评价参数. 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浓盐液滴撞击聚丙烯平板时的铺展特性,进一步分析盐的质量分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的质量分数的升高,系统单位时间内产水量显著下降,单位体积产水能耗增加,但淡水品质并没有改变,脱盐率维持在99.9%以上;对于饱和NaCl溶液,料液体积流量的增加会增加系统单位时间内产水量,但对系统造水比和单位体积产水能耗的影响不明显. 本研究拓宽加湿除湿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浓盐水的进一步处理和浓缩提供新参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A2O-BAF联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A2O工艺段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最佳容积比及硝化液回流比,探讨了强化该工艺的反硝化除磷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A2O水力停留时间为5.6 h、污泥龄为9d、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200%、BAF HRT为30 min、出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6~8 mg/L的工况下处理碳氮比为3.21的生活污水,系统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调节A2O工艺段各区容积比,当比值为3∶4∶2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最佳,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是67.4%和98.6%.结果表明,维持该容积比不变,改变硝化液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为250%时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其中绝大多数的聚磷菌具有反硝化除磷的能力,缺氧区出水硝态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几乎为0.该双污泥工艺能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工艺与生物膜工艺的优势,尤其对于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减小开球壳的振动,对球壳设置局部主动约束阻尼(ACLD),根据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Donnell壳体理论得出应变位移关系,用Jacobian多项式和Fourier级数组合表征球壳经度和纬度方向变形关系,基于能量法和Lagrange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主动约束阻尼结构参数、阻尼层占空比和压电层激励电压对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对不同固定幅值激励电压下球壳中点的频域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粘弹性厚度和占空比可有效耗散球壳振动能量;压电层经纬度方向尺寸增大可有效增大系统阻尼比,但会使系统引入质量和模态频率大幅增加,影响球壳的使用性能;施加激励电压能够在几乎不改变模态频率的情况下增加系统的振动能耗,但一定幅值的激励电压仅对特定方向的模态幅值能够实现有效缩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DS CDMA UWB(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ultra wide bandwidth)系统,提出了基于能量比较的TOA估计算法,该能量门限值由归一化值、最大和最小抽样能量决定.在不同的信噪比下,自适应地选择归一化值,能使TOA的估计误差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喷气织机的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压缩状态下压气机的实际循环功和能量利用率,经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压气机在绝热状态下,其能量利用率高于其他压缩状态。本文还讨论了压气机放气压力以及余隙对压气机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建立了描述倾斜等直径长管中气粉两相流行为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粉粒终速随管长增加而增大,粉粒终速随粉粒密度或粒径增加而减小;在质量流量比(λ<0.7)较小时,粉粒终速与质量流量比、管道倾斜角α无关.  相似文献   

20.
逐时使用率对于预测办公建筑照明与插座系统电耗,以及核定节能改造的节能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取重庆17幢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全年逐时照明与插座系统的实测电耗数据,计算各建筑全年每个工作日24h的逐时使用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日逐时使用率的不同,将办公建筑快速分为3类。根据是否经常加班以及午休时是否关闭部分用电设备,可以快速判断办公建筑属于哪一分类。最后对3类建筑分时段计算典型逐时使用率,便于实际应用中快速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