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电子设备都需要电源供电。不同的应用场合对电源的稳压精度、负载能力、效率、保护、控制功能等有不同的要求。近年来,随着集成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开发出很多新颖线性和开关稳压器IC,如线性稳压器的压差可低至0.5V左右;开关稳压器的效率可大于90%。还增加了不少特殊的附加功能。本刊将自本期起精选其中较有特色的“稳压器IC及其应用电路”,陆续介绍给读者,便于新型电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电子计算机和其它仪器设备电源已采用晶体管直流开关稳压器。直流开关稳压器与直流串联稳压器相比较有效率较高,体积较小等优点。但这种直流开关稳压器仍需要电源变压器作为降压和隔离之用,因而就限制了其体积和重量的进一步减小。随着我国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已生产了多种高反压大功率三极管及其它器件,为研制和生产各种无电源变压器的开关稳压器创造有利条件。由于它能省掉电源变压器,采用高频高压开关变换,使稳压器进一步小型化,重量显著减轻,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DC-DC稳压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别对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进行性能和结构原理的分析比较,并根据实际情况对DC-DC电源的设计应用提供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对直流电源电路设计中电源芯片选型基本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实际直流电源电路的芯片应用和设计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4.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源均为开关控制型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微机内。由于电源工作在高电压下,所以它的损坏率较之其它部件比较高。开关型稳压电源主要由输入电路、主变换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及主机启动(RESET)电路构成。 输入电路由抗电网干扰的低通滤波电路和桥式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介绍一种低成本的集成开关稳压器及由其装配的开关武稳压电源.其输出功率为20~90W,整个电源造价只有30元.集成电路W2018采用双列八引线塑封,价格仅4元.这种开关电源效率可达75%~90%,是小功率电源系统中节能的优秀制作品.它可用做视频显示单元、电子游戏机、黑白及彩色电视机、各类高传真放大器及微型计算机等各种用电器具的电源.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稳压范围宽、没有笨重的工频变压一器,对电网电压波动大的地区尤为适用(输入电压范围可达170~260V).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电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式高频变压器降压整流滤波供电方式.电路如图1所示,集成开关稳压器W2018做控制电路用,控制开关功率晶体管的导通和关闭.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串入开关管集电极电路中,通过高频变压器降压,由高频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整流、滤波、供给负载稳定的直流电压.  相似文献   

6.
开关电源省掉了传统的申联式稳压器中笨重的工频变压器,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体积小,重量轻,已经在电子仪器、彩色电视等许多领域中应用。IBM-PC及各种兼容机,外设(打印机、CRT等)几乎全部采用了开关稳压电源。但这种电源发展较晚,电路比较复杂,处于正在完善阶段,故障率比较高。在IBM-PC(含兼容机)出现的故障中,电源故障率超过其他任何部分。因此,研究一下电源特点对于使用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 这里介绍一种路灯自动控制器,它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光亮度来控制路灯电源的开关电路。由于本电路应用了晶体管开关和可控硅开关技术,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敏可靠,无火花和机械噪声以及寿命长等特点,并对夜间闪电或瞬时强光具有抗干扰能力。工作原理本控制器主要是由光电转换、延时电路、晶体管开关、继电器和可控硅双向开关等五部  相似文献   

8.
线性辅助的DC-DC电压转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个片上CMOS线性辅助的电压转换器的设计。一方面,一个线性辅助稳压器可以用来取消输出电压纹波,并可以对负载的变化作出比较迅速的反应;另一方面,并行连接的开关转换器几乎提供了负载的全部输出电流。这种电路连接方式减小了电路上的热损耗,极大地提高了电压转换器的效率。因此,在低等到中等电流消耗的电源系统中,这种设计具有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家用稳压器中的节能与延时电路是根据电冰箱工作的特点设计的,主要是为了减少稳压器的空载损耗和保护冰箱压缩机。以前多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较复杂。本电路采用双向晶闸管控制,以求电路简单,且晶闸管开关无触点,寿命长,故障少,是理想的功率开关元件。  相似文献   

10.
用集成线性稳压器组成的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虽然性能优异,但因大部分功率都消耗在稳压器或扩流管上,因此效率不高。开关式稳压电源,虽然效率高,但输出纹波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介绍的稳压电源,兼顾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的优点,采用线性稳压器,而对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用开关的方式自动跟踪,无论输出电压怎么变化,稳压器的Vi-Vo始终保持3V不变,从而大大降低了稳压器和扩流管的功耗,使稳压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当输出电压大于12V时,电源效率大于70%。而纹波小于1毫伏。整机装调简单,特别适合电子爱好者自行制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本质安全型电源必须要有多重过流、过压保护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LM317稳压器的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电路中熔断器、滤波电容、稳压器的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的参数计算方法。该电源电路中的过流及过压双重保护设计可为技术人员设计合理、可靠的本质安全型电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开关稳压电源逐步向大功率(100W以下)方向发展,目前已研制出许多种单端隔离式集成开关稳压器电路。其中性能较好的UC1840和UC1842已列入我国优选系列品种。国内代号为CW1840和CW1842。与一般的集成稳压器不同,CW1840、CW1842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稳压电源电路。  相似文献   

13.
Analog Devices,Inc.推出集成电源管理开关稳压器系列的最新款产品DC/DC开关稳压器ADP2441。这款全新36V、1A(放大器)降压稳压器集成了低导通电阻和高端及低端电源开关,能够提供紧凑的负载点设计和  相似文献   

14.
直流稳压电源是流程分析仪电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多数是串联调整型稳压电路,其原理相同,结构大同小异.由于电路结构复杂,其故障率较高,维修中需要备件较多.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国产W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已大批投放市场.由于它具有价格低、性能稳定、外围元件少、使用方便;具有超温、超载短路保护、输出晶体管保护等特点.因此,用三端集成稳压器改  相似文献   

15.
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串联开关稳压电源、三端开关型降压稳压器。广泛用于计算机、家用电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电源几乎都是开关电源,具有超快速负载动态响应、高功率变换效率、高功率密度、低电压、大电流的特性.开关变换器作为它的主要电路,故障率较高,对它故障诊断研究是有意义的。基于强跟踪滤波理论,给出了一种开关变换器电路故障实时诊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建立一种开关变换器电路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利用强跟踪滤波器对电路状态及元件参数进行估计,当元件参数发生软、硬型故障时,根据强跟踪滤波器对元件参数的跟踪结果及修正的Bayes分类算法,可实时诊断开关变换器电路中的元件故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 集成块SG3524是一种可调脉宽开关稳压器,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开关型稳压电源;直流-直流逆变器。其特点是效率高,体积小,组成电路简单,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以上提到的功能之外,它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可以开发利用。作者就SG3524芯片用于脉宽调制器作了一点开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声音开关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只需要两根引线、直接串入电源回路的声音开关。由于这种声音开关可以直接代换只有通断两种状态的开关,因此使用十分方便。电路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路采用了一只4双输入与非门集成电路4011。门G3、G4构成波形整形  相似文献   

18.
微机稳压电源大部分采用“半桥式”脉宽调制型开关稳压电路,它的控制电路通常由专用的脉宽调制集成组件构成,典型的如TL494、IR3M02、SG5G24等。根据电路的不同设计,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源(Vcc)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专用的辅助电源,此种电路结构明了,检修较方便;另一种是省去辅助电源,Vcc由主变换变压器次级经高频整流、滤波后产生,这种电路示意图如图1。  相似文献   

19.
基于TMS320LF2407A的电动汽车用数字化充电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动汽车用数字化充电电源,它以移相全桥逆变器加二次整流电路作为主电路,重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采用TMS320LF2407A实现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平台,并叙述了控制系统软件及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给出了数字化充电电源的实验结果及其技术参数。数字化充电电源实现了电源的软开关和数字化控制,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和响应特性,可以满足不同动力电池的复杂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20.
Microchip(美国微芯科技公司)近日推出TC1303/TC1304和TC1313系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将1个同步降压开关稳压器、1个低压降稳压器(LDO)及电压正常指示功能整合于单芯片方案之中。5款全新器件在各种电池供电系统和双路输出电压系统中具有低功率和低成本的优势。由于降压转换器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