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技术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解决供热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热力站实现超大温差换热的基础上,设置在热电厂首站内的核心设备——电厂余热回收专用机组,回收电厂发电后的大量乏汽余热用于城市采暖供热。该项目在不增加一次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加大了城市供热面积、减少了大量投资,这为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北方供热电厂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太钢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为其供热的热电厂的供热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介绍了该热电厂初冷器和热电厂汽轮机的余热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文  安洋  李勇  刘巍 《中国科技博览》2013,(13):219-221
吸收式热泵式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技术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但是,该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大多数热电厂没有掌握技术要素,担心循环水余热回收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循环水中断而造成停机的安全风险,以及投资风险性。笔者从事几个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项目的技术研究,并成功投入运营,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吸收热泵式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技术成功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循环水余热供热的125MW热电联产湿冷机组进行性能试验,并分析其运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全厂发电功率为204.46MW,采暖供热量为221.83MW,其中热泵回收的余热量为49.73MW,全厂试验供电煤耗率为276.0g/kWh.若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用于新增市政供热,则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33.8g/kWh;若回收循环水余热量排挤原抽汽供热即供热面积一定时,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7.3g/kWh.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唐第二热电厂的5号HG-670/140HM12型锅炉于1990年12月,投入生产运行后,其锅炉排划温度始终保持在170℃左右,严重影响机组经济运行指标。在2008年,该锅炉安装了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后,其排烟温度降低了30℃。本文即通过分析该排烟余热利用回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分析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为挖掘350MW机组供热潜力,提出了利用汽轮机乏汽余热的汽轮机高背压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需求。该成果目标为实现间冷供热机组乏汽引出凝汽器后再进行余热梯级利用,解决间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利用与原循环冷却水系统受污染风险矛盾。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战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机组迅速增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并网以及消除峰谷差日益增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电网对火电机组的调峰次数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暖季,受系统热力特性的限制热电厂均采取"以热定电"的模式运行,而供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缓慢,为保证供热质量,机组基本不具备调峰能力,稳定的供热需求和频繁的调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已有一些电厂通过低压缸零出力、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以及蓄热式电锅炉等技术来增强机组的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平均供电煤耗高于310 g/kW燃煤机组将陆续关停,现役较大功率机组必须进行节能降耗和环保升级改造。汽轮机低压转子采用转子和光轴互换,供热期使用光轴转子,减少机组冷源损失,非供热期使用低压转子,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热电机组供热和供电的矛盾,国家出台了鼓励火电厂开展灵活性改造的若干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出台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阶梯电价政策。热电机组受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蒸汽流量的限制,机组在不做任何改造的情况下,维持低压缸进汽最小流量(最大供热工况下对应流量),实现深度调峰要求。低背压运行改造后,低压缸排汽流量大幅下降,研究间接空冷塔水温分布特性,制定较为合理的运行方式,既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同时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余热型空调技术应用于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经济技术优势,通过对典型的热电冷联产项目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分析,提出系统的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的配置和设计方案,达到环保、节能、平衡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光伏发电站等工程的升压站,一般远离集中热源,冬季多采用“电暖气+热水器”的传统方案,能源利用效率低,增加了电能消耗,降低了项目收益。提出“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及余热”的供暖方案,为升压站提供了可靠的热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升压站内电气设备间有大量的40℃左右的排风,可以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温热源,解决了空气源热泵低温时效率低的弊病;空气源热泵生产出热水,并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提高水温满足供暖要求;设置单独的蓄热水箱适应供暖负荷变化并解决一部分生活热水需求。以北京某风电场工程为例,阐述了这一系统的优缺点以及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在最冷时该系统仍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投资回收期短,为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工厂生活热水及采暖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工艺冷却水余热,并从节能、经济及环保方面分析了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和建筑中的各种形式低温余热,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但设备参数对热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基于温度对口和梯级利用的原则,对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通过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热网供水温度、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和驱动热源温度这三个...  相似文献   

14.
火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可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对国内外几种余热利用方式进行了综述,包括常规余热利用方式和几种新型余热利用方案如换热器分级布置、旁路烟道技术和热泵技术等。对不同余热利用方式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详尽对比分析,认为常规低温省煤器烟气余热利用方案回收的热量较为有限,分级余热利用可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旁路烟道技术排挤了更高级别抽汽而更具经济性,而热泵技术能进一步利用废热提升能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热力发电厂余热资源丰富,且存在锅炉烟气排入大气环境导致的"白羽"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烟气余热利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驱动的能级提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区域集中供热和供冷领域。针对目前余热回收领域中应用的回热、多效、多级和压缩-吸收复合的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一种由双级吸收热泵、升温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和三级烟气换热器组成的烟气余热全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烟气余热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烟气由145℃降为40℃以下,同时制取70℃以上的一次热网供暖热水,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白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火电厂中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这时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空气温度也骤然上升,通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送入储气罐备用。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能耗会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针对清河电厂6台250kW空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开展了余热回收方案设计,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所需热水,同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项目投资回收期仅8个月左右,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718t。  相似文献   

17.
电厂循环水温度适中、稳定且蕴含巨大热量,是可利用的环保低位热源,利用热泵技术可有效回收这部分余热,用于北方冬季供热。为寻求能提供80℃以上热水的供热方式,基于自复叠热泵系统,选择R600a/R123非共沸混合工质,通过Matlab和NIST制冷剂物性数据库Refprop 7.1混合编程,模拟了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实际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工质自复叠高温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