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原因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对瓮安县进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制度化建设,重点人群教育、管理和服务、依托社区管理实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全覆盖,聚集社会合力巩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果等方面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总结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抓好基层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剧、增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报道,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接报刑事案件166.1万起,刑事案件发案率为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14.28。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65.8万起,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人数的70%。近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各尽职能,对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现实情况看,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总的态势仍很严峻。1993年我市公安机关查获青少年刑事案成员2557名,占全市刑事作案成员的67.5%。绝对数比1992年上升43.8%。1994年1—9月共查获青少年刑事作案成员1787名,占全市刑事作案成员数的66%,绝对数比1993年同期又增加了25%。我市检察机关1994年受理的犯罪案件中有青少年1447人,占全部案犯总数的64.3%,绝对数比1993年上升17%。青少年违法犯罪居高不下,绝对数逐年增多,主要特点是“一低几多”: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是当代社会的人格类型,流行文化是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重要亚意识形态。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指引与暗示作用,并且强化着青少年自我认同、自我实现及个人本位愿望。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困扰司法部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而心理剧为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了它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心理剧对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犯罪是以校园为背景的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是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从青少年自身到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对全面预防的机制,可有效的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传统文化的核心,指出儒家、佛家、道家三者的共同点都是寻求行为、心境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对青少年思想感情的熏陶、思维能力的开拓、精神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现代人格的塑造等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塑造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关键是要发掘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魅力,并将之与青少年的现代价值诉求相结合,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现代人格的契合点,从而彰显传统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游戏的现状为:青少年玩家比重高,游戏类型充斥暴力血腥,游戏未按内容分级,网络游戏监管不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它诱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妨碍其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应当将预防与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积极对策,努力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绿色健康的网络游戏世界,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066名青少年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24.0和PROCESS 3.4进行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探究童年期逆境经历对青少年内化问题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童年逆境是造成青少年内化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且人格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吸烟是一个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问题行为,我国青少年吸烟有其特定文化成因,青少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间的冲突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的文化原因,这种冲突来自青少年特有的文化人格、社会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吸烟是一个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问题行为,我国青少年吸烟有其特定文化成因,青少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间的冲突是导致青少年吸烟的文化原因,这种冲突来自青少年特有的文化人格、社会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人格的内涵意义出发,着重对国外人格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特质人格理论、生物学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和认知人格理论等主要流派进行述评,旨在学习借鉴这些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人格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农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文章着重分析了青年员工人格发展的现状、青年员工健康人格的标准、加强对青年员工人格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意义、途径等问题,以期帮助塑造青年员工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3.
编辑人格是出版业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但是,现阶段编辑人格存在价值观失当、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丧失、服务意识缺失、诚信度下降、道德行为失范等缺陷,重塑编辑的健康人格尤为重要。因此,编辑部(室)管理者应构建编辑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激励机制,编辑应构建自己健康的精神家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加强自律,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高职女生依附性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从高职女生双性化人格培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女生独立人格教育,加强女生择业、创业指导以及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塑造女生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技术扎实、人格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各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含义和主要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表现,拟探讨适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工作渠道。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格健康培养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上重视还不够。作者从人格的定义入手,阐释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和不健康人格。通过分析造成人格失衡的种种原因,总结出大学生常见的两种失衡人格。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作者认为应该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情感滋润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培养和改善大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7.
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依法治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们权利意识觉醒并不断寻求权益保护的过程。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作为主体权益重要内容的人格权益的反思与进一步的发展使人格权益愈加被重视。加之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日益复杂,人格权益受到威胁的范围和深度随之增加,对于人格权益的诉求也延伸到更高层次。人格权益的保护推动着人格权权益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得人格权相关立法不断完善。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殊性,使得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又有显著不同,探索此种情况下的人格权保护将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格权研究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人格修养。儒家人格思想与先进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弘扬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弘扬儒家安贫乐道的气节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弘扬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全局观,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弘扬儒家以和为贵的交际观,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拥有崇高威信才有可能取得斐然政绩。威信产生的因素是多元的,如超凡的工作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方法,但人格魅力的影响不可低估。人格能产生力量,即巨大的震慑力,广泛的号召力,长久的感染力。领导者在培养自己的美好人格时,需要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应从三方面而来,即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私心和利欲的荡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