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热线法测试导热系数的原理,给出了测试的物理模型以及不同厚度玻璃的测试结果。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材料厚度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在结论中给出了材料厚度对结果影响的原因以及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工作中,可疑结果的判断与处理对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保障监测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CNAS对环境监测可疑结果的相关规定,然后定义了环境监测的可疑结果,并对环境监测可疑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钢结构》2012,(1):78-79
塑性管道内管被广泛应用于修复损坏的刚性管道。在之前的分析中,一般简化地认为内管是等厚度的。然而,在正常使用中,由于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的腐蚀,会造成内管厚度不均。论述了在外部流体压力作用下不同厚度圆柱体形管道内管的弹性屈曲的分析结果。根据最小势能理论得出了分析结果,并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有限元的分析结果与最小势能理论分析结果较好地吻合。分别对最小势能理论分析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其他理论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当内管厚度是常数时,本分析结果就简化为Glock的经典结论。  相似文献   

4.
俞华忠 《山西建筑》2007,33(33):101-102
以剪切型层计算模型对高层建筑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将频率、模态等动力性能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十分吻合,同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时程分析,得出了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计算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灌注桩验桩结果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对验桩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分析验桩结果的方法,指出灌注桩施工前进行试桩,有利于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孟少平  周明华  朱广富 《工业建筑》2002,32(10):17-19,22
给出了分别按GBJ10 -89规范及混合耗能机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混合耗能机制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验证了PUSHOVER方法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ADINA,对某桩基承台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将二维和三维计算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比二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更接近规范方法,说明三维数值模型计算所得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已有的拔出试验,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该试验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钢筋混凝土拔出试件黏结性能进行了细致分析。程序中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39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同时考虑了黏结力随位置变化的位置函数,更加准确的模拟黏结滑移关系。分析结果发现: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采用Matlab编程进行追赶法计算,比较计算结果发现计算结果与数值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流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高性能流态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坍落度试验数据与结果、抗折强度试验数据与结果、变形性质试验数据与结果以及耐久性试验数据与结果,为流态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缪伟  李海军 《山西建筑》2005,31(3):168-169
介绍了某年久失修的双曲拱桥概况、检测结果,根据静载试验和动力试验结果进行了病害分析,并结合各工况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尼格隧道属长大深埋隧道,兼有高水温与高岩温,最高水温达63.4 ℃,最高岩温达88.8 ℃,最高气温达56.4 ℃。为了研究隧道地温特征并进行地温预测,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地温测量方案,研究成果表明:灰岩段表现为高水温,水温>气温>岩温,水温与气温随着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出水量及水温在接触带附近达到高值,洞内气温受水温、隧道出水量、积水量影响大;花岗岩段表现为高岩温,无水,岩温与气温随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值约为25~30 ℃;超前钻孔在孔深>2 m时岩温达到稳定;一个完整施工循环的施工环境气温呈现4个阶段:气温下降阶段(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骤升阶段(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快速上升阶段(新爆围岩散热),气温缓降阶段(出渣施工环节),出渣环节由于车辆及挖机等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施作二衬后,二衬内外壁温差约3.4 ℃;利用热量传递理论、地热成因理论预测的最高地温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该工程案例颇为典型,本文研究对西南高地热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长结构温度缝的底部分缝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超长体形房屋随季节性温度变化产生较大温度荷载的情况 ,提出一种底部楼层分缝而上部楼层连接的处理方法 ,分析了底部分缝的原理 ,给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分缝方法及构造措施 ,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地下室框架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原因产生裂缝的现象及应对措施。在今后的工程实际中,若能对文中所述混凝土框架柱裂缝成因予以严格控制,将会对地下室工程中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热变形温度(HDT)、示差扫描量热(DSC)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方法对不同热固性树脂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差异与其物理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DMA图谱中模量曲线拐点得到的热固性树脂耐热温度,与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比较吻合。从DMA图谱中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DSC曲线得到的稍低。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作用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自然界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引起结构温度作用的主要气象因素,描述了日照辐射、气温、风速的基本变化规律,对日照温差、骤然降温等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建筑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种结构等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针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温度作用只是采取构造措施的现状,提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作用组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场分布的不规则性,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运用预埋电子测温探头来测定关键点温度的方法。并依此判定混凝土内部的温升情况,从而为找出适当降低温度应力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带(预制)裂缝混凝土试件进行明火升温试验,研究高温下裂缝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依据传热理论分析建立带裂缝混凝土试件截面温度计算模型,然后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下裂缝区域的主要传热方式为热传导;相对于无裂缝处,有裂缝处测点温度更高;总体上测点的温度随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大,远离裂缝的测点温度受裂缝的影响较小;不同测点的计算与实测升温曲线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依据传热理论分析建立的带裂缝混凝土试件截面温度计算模型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法对温度作用等截面箱梁竖向温度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了一般公式,温度变化规律较为吻合,通过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软件桥梁博士对是否考虑温度应力作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依据,说明温度应力在箱梁结构设计中的不可忽视性。  相似文献   

19.
北方寒冷地区的一些建筑物,因设计人员只重视荷载直接作用而忽略了室内外温差对结构的间接作用影响,导致非结构构件过大的裂缝而影响正常使用或承重构件承载力严重不足。通过对某电影院大悬挑梁温度间接作用分析,说明了其危害性,并提出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早、中期强度的机制,大幅度降低单位水泥用量,辅之以冷却水和投放大石、采用缓凝型减水剂延缓放热峰等综合技术措施,证明可有效控制超大体积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裂缝,综观研究成果,文献资料,结合施工实践,提出温度梯度GradT≤10℃/m是安全、可靠、适宜的。反之,不分结构大小、形状、施工养护环境,一律规定25℃温差控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