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金属矿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治才 《陶瓷》2000,(6):7-8,22
1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现状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 ,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及相关企业共 32 14家 ,其中建筑陶瓷生产企业 2 859家 ,卫生陶瓷生产企业 2 36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河北、河南、山东、浙江、四川等省。1998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 15.9亿m2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卫生陶瓷产量 5145万件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以上数据表明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多而规模偏小 ,产量大而档次低。是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 10年的差距。产品能耗高 ,燃料结…  相似文献   

2.
张卫星 《陶瓷》2001,(2):10-11
我国是驰名世界的陶瓷王国,由于旧中国的落后,建国初期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解放后的十几年内,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特别自1978年改革开放,建筑卫生陶瓷工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得到迅速的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不仅产量大幅度增长,新产品开发能力大大加强,而且产品质量、花色品种、规格档次均发生了质的飞跃,技术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和配套能力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建筑陶瓷生产强国,他们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没有中国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也不见得都很先进,但是这些国家的建陶产品却代表了世界潮流,占据了世界建筑陶瓷市场,产品价格比我国建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高几倍。纵观世界上生产高档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国家,无一不是工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和使用洁净能源、标准原料的国家。我国在建筑陶瓷技术装备的引进中,偏重于引进硬件,对引进技术和管理等软件不够重视。体现在投资结构上,往往将80%~90%的资金用于土建和引进装备等固定资产方面,而对…  相似文献   

4.
刘江 《陶瓷》1998,(3):7-9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分弱小,生产设备(主要是国产)落后,产品质量低、产量小.近十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装饰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有了极其迅猛的发展,仅从1987~1995年8年的时间里,建筑陶瓷产量从1亿多平方米猛增至15亿多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40%以上.卫生陶瓷从970多万件增加到5500多万件,平均年增长率为20%以上,成为第一生产大国.与此同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装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设计开发,技术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建筑陶瓷生产线除1600t以上压砖机外,均能成套生产,其主要装备的技术已达到国外90年代初的水平,并已成为当前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卫生陶瓷装备的发展不如建筑陶瓷快,但也有了长足进步,原料制备设备,部分干燥、成形、施釉及烧成设备均能生产.随着“九五”卫生陶瓷攻关项目的结束,近两三年内其装备的总体水平还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1前言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仅1987年到1995年的8年时间里,建筑陶瓷产量就从1亿多平方米猛增到15亿多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达40%以上。卫生陶瓷从1000多万件增加到5500多万件,平均年增长率为20%以上,双双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与此同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装备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设计,技术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建筑陶瓷生产线除1600吨级以上压机外,均能成套生产,其主要装备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外九十年代初的水…  相似文献   

6.
张乃旺 《陶瓷》2000,(3):50-51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经过了“七五”、“八五”、“九五”以及从国外引进先进装备到国内消化吸收 ,自行研制及创新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陶瓷工业的装备水平整体上已达到了国外 90年代初、中期水平 ,部分品种达到了国外 90年代后期水平。这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YB系列油压陶瓷柱塞泵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陶瓷装备之一。经历了从研制初期的一种型号发展为目前 30多种型号的系列化产品。本文介绍该系列泵的正确使用、维修及保养。1 油压陶瓷柱塞泥浆泵的适用范围YB系列油压陶瓷柱塞泥浆泵…  相似文献   

7.
概述自八十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墙地砖生产企业相继从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了先进的墙地砖生产线。在已引进的生产线中,意大利唯高公司(Welko)的生产线设备占有相当的比例,仅唯高公司的辊道窑就有三十几条在生产运行中。为了实现先进的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技术装备国产化,国家建材局组织引进了意大利唯高公司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陶瓷墙地砖生产线装备制造技术。1992年初,国内第一条应用唯高技术制造的“标准工厂示范线”(包括辊道窑)已在四川自贡建陶总厂投产。  相似文献   

8.
陶瓷工业及陶瓷窑炉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良 《陶瓷》1995,(6):13-17
1 概况 1.1 窑炉在陶瓷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陶瓷工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国防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工业发展迅速,建筑陶瓷产量每年以27.6%的递增率增长,卫生陶瓷年递增率也在20%以上,1994年建筑陶瓷的产品已达5亿平米,卫生瓷产量超过3500万件,日用陶瓷的产量也超过65亿件,以产量而言已成为世界之首,但是我国的陶瓷产品质量不高,花色、品种少,档次低,产品的能耗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有的产品如高档卫生陶瓷仍需大量进口,陶瓷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低。 陶瓷工业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除陶瓷工艺技术、管理的问题外,技术装备也很落后,技术装备中最关键是陶瓷窑炉装备。在稳定生产工艺的条件下,窑炉的水平对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沃  卢建萍 《陶瓷》1998,(2):11-13
1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1.1 自1983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引进陶瓷生产线400多条,卫生陶瓷窑炉40多座和注浆线数十条,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使行业技术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先进技术和设备已占主导地位.但是传统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技术改造任务还很艰巨.1.2 八五期间,我国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别以47%和22%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陶瓷砖的年产量已超过10亿m~2,卫生陶瓷的年产量也达5000万件以上,均居世界之首.为振兴我国的陶瓷工业,美化城乡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产量的剧增,建筑卫生陶瓷产销不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市场供大于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国有、大集体和合资企业占据着质量和品种领先的地位,而乡镇和个体企业则占据着产量和牵制着市场价格的优势.为争夺市场,不少企业竟相降价,令企业经济效益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10.
谈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颂 《佛山陶瓷》1999,9(3):1-2
1建筑陶瓷的总产量又创新记录1995年我国建筑陶瓷总产量已达15.84亿平方米,1997年建筑陶瓷总产量又有新的突破,达到了18.42亿平方米。这个数字是国家建材局在“关于建材工业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总结”中公布的。1997年建筑陶瓷的总产量比1995年的总产量增长16.3%广东省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主要的生产集中地区之一,也是拥有现代化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最多的省份,它已成为世界上令人注目的建陶重要生产基地。最近行业人士非常关注《陶城报》上关于“广东仍在大上陶瓷生产线”的信息,近年兴建的大型建陶生产线总数超过了180条,预计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继锋  廖惠仪 《陶瓷》2000,(3):10-11,32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陶瓷墙地砖品种达上千种;卫生陶瓷品种达200多种。自1993年以来,总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技术装置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人才培养、企业工、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名牌培养等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特别是陶瓷成套技术装备自改革开发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认为虽取得长足发展,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根据陶瓷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建筑卫生陶瓷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以聚丙烯、聚酯为原料,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和聚酯薄膜(简称BOPET)的工业发展很快。据统计仅我省就有建成和在建的生产线十多条,仅由我院承担国内配套工程设计任务的就有十一条之多(详见表)。薄膜工业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产品用途广、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同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已开始显现出夕阳工业的特征,集中表现在供求失衡、产品老化(指建筑陶瓷)、企业利润急剧下降。产量剧增,供求失衡我国现有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约3500个,其中虽有年产建筑陶瓷1000万平方米,或卫生陶瓷3000万件以上的大企业,但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年平均生产建筑陶瓷48万平方米、卫生陶瓷27万件,小企业林立。这种重复建设导致了今天的后果:产量剧增占据世界首位,造成高度竞争、效益下降,甚至无利可图的局面。据预测,2000年全国建筑陶瓷需求量为6~6.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需求量仅为4000万件。管理水平,差之千…  相似文献   

15.
汪杏孙 《陶瓷》1997,(4):13-16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引进对提高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技术装备,开阔工艺路线和经营规模的思路,都起到了十分有益的推进作用。引进设备的产量估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尚不够大,而国内高级宾馆及大型民用建筑的卫生洁具,进口产品仍占主导地位,这种现象颇值得深思,表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尚未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日用陶瓷古国,制瓷史可以追溯数千年,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同时,中国又是当今世界日用陶瓷生产大国,有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100多万的从业人员,已摆脱了原始的传统生产方式,陶瓷产品的质量逐年提高。虽然部分较好的企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格局,但大多数企业仍为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器型比较多,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品牌缺乏优势,这直接影响了日用陶瓷行业整体水平,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相比,我国日用陶瓷在装备、技术、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7.
《陶瓷》2013,(17):25-25
征文背景: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但目前我的研发及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配合2013第六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高层论坛的召开;为促进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研究及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强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为陶瓷企业更加了解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最新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8.
聂保民 《陶瓷》2011,(4):21-24
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卫生陶瓷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卫生陶瓷生产大国。笔者介绍了中国卫生陶瓷行业由最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到消化吸收,科技创新,逐步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中国卫生陶瓷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国卫生陶瓷行业会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重庆玻纤有限公司、珠海玻纤有限公司和(东莞)南方玻纤有限公司是我国玻纤行业中率先引进国外全套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这几条生产线的引进,为提高我国玻纤行业的技术水平,缩短我国玻纤工业技术和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玻纤行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多年来,国内玻纤行业对这三家引进企业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玻纤界的同仁迫切希望了解这几家企业目前的状况.今年四月在陕  相似文献   

20.
尹茜 《陶瓷》2011,(7):21-24
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卫生陶瓷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卫生陶瓷生产大国。笔者介绍了中国卫生陶瓷行业由最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到消化吸收,科技创新,逐步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中国卫生陶瓷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国卫生陶瓷行业会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