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塞地区延长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同时对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长3和长10油层组为曲流河沉积,长9、长7及长4+5油层组为湖相沉积,而长6和长8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认为河道砂坝沉积微相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区内良好的储集层,是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旬邑地区15口井钻井资料的岩石类型、岩心特征、测井相特征等分析研究,明确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特征及储集性能.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长8组成藏期,湖盆整体处于缓慢沉降期,河道砂体规模中等;长6组成藏期,湖盆面积收缩,水体变浅,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湖盆中心推进范围明显,分布面积最大.不同沉积微相的储集性能存在差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层物性最好,是主力储集砂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储层物性中等;分流间湾储层物性较差.研究成果为有利勘探目标优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区域地质概况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岩芯镜下照片的分析;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主要是利用沉积相标志,结合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在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问湾微相、浊积水道砂体微相和深湖泥微相4种微相,对单井沉积微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连井的沉积微相和沉积微相平面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了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目的在于了解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布.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区域地质概况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岩芯镜下照片的分析;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主要是利用沉积相标志,结合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在华庆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湾微相、浊积水道砂体微相和深湖泥微相4种微相,对单井沉积微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连井的沉积微相和沉积微相平面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了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目的在于了解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布。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9.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原-泾川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三种沉积有机相类型:三角洲有机相、滨浅湖有机相以及半深湖-较深湖有机相。其中,半深湖-较深湖有机相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为主,生烃性能最好;滨浅湖有机相中腐植组分含量较高,有机质丰度相差较大,生烃性能差-中等;三角洲有机相有机质丰度低,显微组分以腐植型为主,为非-差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延长统三角洲的沉积背景,通过15口取心井岩石相及其组合的分析.在长3段4 5油组和6油组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及河口坝等7种沉积微相。查明了各种沉积微相的发育和平面展布规律,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分布范围大,而河口坝砂体仅出现于研究区南部.并且分布范围局限。 相似文献
11.
12.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6-2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6-2油藏的沉积相标志,研究了镇泾区块岩相标志、测井相标志,确定了该区的沉积类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5种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电性特征,并且揭示了各种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和剖面上的分布,进而总结出了沉积演化规律。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侵蚀强烈,河口坝发育相对较少。有利的砂体储集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它主要发育在长6^2-2油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立足于测并资料,充分利用测并资料的地质信息丰富、成本低、信息可靠和纵向连续性等特点,以测井原理、沉积学、油气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陇东地区长81储层地质特征,得出了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沉积微相的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定量评价的主要参数及定量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7.
1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统延长组长 101 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河流相中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三角洲相中辫状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沉积均发育砂岩。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各沉积微相砂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及辫状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盆地东部的曲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认为盆地内长 101 期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较发育,辫状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