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9):F0004-F0004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是一本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的大型科技月刊。创刊至今,我们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客房为伙伴的理念,立足制造业,以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优势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全景展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权威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深度报道领域焦点问题,领先发布业内前沿技术趋势,力求为读者和客户提供权威,实用的资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2):F0002-F0002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是一本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的大型科技月刊。创刊至今,我们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客户为伙伴的理念,立足制造业。以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优势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全景展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权威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深度报道领域焦点问题,领先发布业内前沿技术趋势,力求为读者和客户提供权威、实用的资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论坛于2003年9月10日在北京建设大厦举行,参加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工作会议的代表以及用友、甲骨文、SUN、EDS、利玛、交大博通、华胜天成、新洲软件、武汉开目、神州数码、艾克斯特等10余家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国内外知名软件厂商参加了本届论坛。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制造业信息化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几经曲折,终于峰回路转。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大趋势的推动下,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指引下,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迎来了政府、企业、供应商所共同企盼的春天。国家的强盛必须要现代化,现代化不可能逾越工业化,工业化不可能没有信息化,这一点已经成为政府与广大企业家的共识。广州天剑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厂商,为这一形势感到兴奋和鼓舞。天剑公司的主要骨干是多年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里耕耘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尝遍了个…  相似文献   

5.
作为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的综合性媒体.《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为了充分挖掘和反映了信息化提升企业、行业和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巨大作用,2006年6月.在细雨蒙蒙的上海,在中国经济发展桥头堡的上海成立工作站。设立在徐家汇上海交大浩然高科技大厦的工作站,得到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对信息化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这使冰山天翼这样一家专注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专注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公司既感到欢欣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信息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必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进程,响应党中央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号召,顺应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2002年12月4日至5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天津组织召开了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工作暨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省、自治区和重点城市的有关领导及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近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科技部高新司领导和相关专家有关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方面的专题报告,并就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制造业信息化国产软件推广研讨会暨第一期国家制造业信息化认证教师研究班”于2003年8月5日~1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主题确定为“沟通,促进我们共同进步”,来自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省、重点城市的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有关国产软件厂商和部分企业的代表130多人参加了为期6天的研讨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信息化给重庆市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通过了推行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把制造业信息化作为推进重庆传统产业新型化的重要手段,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由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重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全方位地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初步建立了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在1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了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重点支持了10个特色软件的研发,有利地促进了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工业化而言.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以物质、能源为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向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制造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信息化。所谓“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因此.信息化强调的是过程.而最终目标不可穷尽。企业是制造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工业信息化的重点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是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始终坚持“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方针.以营造新形势下加快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攻克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应用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省市互动,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信息化是对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必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行;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行过程中,建立完整的制造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正确指导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实践,对于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数字化企业的目标,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测评指标体系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信息化工作的状况和效果,准确把握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方向、方法和力度,正确指导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1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的设计a.目的。通过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所选定的示范企业/或相关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宝鸡市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根据科技部建设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要求,宝鸡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七个县区科技工业园信息化。到2010年,9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以企业数字化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把宝鸡建成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市场》2007,(5):28-33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制造信息化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制造信息化的内涵、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认为制造信息化主要是指产品设计、制造及底层设备的信息化,隶属于制造业信息化范畴,进而提出制造信息化应该与管理、决策信息化等协调发展,才能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并且描述了一个建立在制造信息化基础上的未来智能工作场模型,其具有软硬件方面的快速可重构性,以知识的挖掘、应用、革新作为驱动制造、装备智能化和高效率工作的内在机制,能形成多个车间、工作场间信息的双向流通。  相似文献   

18.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浙江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来抓,形成了浙江“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大模样”布局。2002年浙江省科技厅根据《浙江省“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围绕浙江省制造业中小企业比例高、企业机制灵活,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构建企业集群成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区域竞争能力的基本战略。以企业集群为对象,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为背景,探讨了面向企业集群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及其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20.
政策环境空前利好,营造良性应用氛围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也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2006年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创新,制造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优势产业链,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是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由此可以看出,2006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力度已经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为信息化营造了一个深度利好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