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龚阳 《山东化工》2022,(14):213-215
以南方山区某老旧简易填埋场封场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填埋场封场前的环境影响,结合老旧填埋场渗滤液浓度较低、填埋气较少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有效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为今后南方山区类似老旧简易填埋场的封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某市旧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背景调研及场体检测,并提出符合技术规范的整治措施,做出相关工程设计。主要分析的旧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区设计、堆体整形、封场覆盖、地下水污染防治、填埋气导排处理处置、渗滤液导排处理处置、生态恢复,最后分析其效益,以供国内其他相同类型的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文  郑侠 《广东化工》2004,31(1):55-57
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由垃圾堆体整形、终场覆盖、雨水收集与导排、填埋气的导排与处理、渗滤液收集与处理、安全与环境检测等系统组成。结合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没有采取有效的覆盖、防渗等污染阻断措施,持续产生的高浓度渗沥液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污染危害。以天津某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在填埋场边界建设总长为1650 m的水泥搅拌桩垂直防渗帷幕,插入填埋场底部相对隔水层,阻断垃圾渗沥液渗漏对水平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确保侧向水平渗透系数不小于10~(-7)cm/s;利用工程地质与地球物理联合勘探技术,在精准识别填埋场底部渗漏通道的基础上,修补填埋场底部渗漏通道,阻断渗沥液对垂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采用封场覆盖阻止场地表面雨水进入,减少渗沥液的产生。通过垂直防渗帷幕、原位灌浆补漏和封场覆盖实现三维全方位污染阻断。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央环保督查的简易填埋场,在准确诊断填埋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就地封场、垂直帷幕防渗、渗滤液导排、DTRO一体化设备应急处理等整治思路,并按照相关工程规范与环保要求,设计了填埋场的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其生态系统和功能严重退化,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生态恢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生态恢复的影响因素,对封场后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对其他即将进行封场生态恢复的垃圾填埋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月 《广东化工》2022,49(6):164-166
我国现存大量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需对其进行规范的封场改造,有效控制和处理填埋场污染物,减小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改造的具体工程方案,包括生活垃圾堆体整治、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处理、地表水污染的控制、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填埋后终场覆盖等,为我国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及封场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许农 《安徽化工》2007,33(1):47-49
根据作者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结合目前我国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选址、防渗工程、渗滤液处理、填埋场的环境管理要求、封场处理和生态恢复等工作重点提出了应注意的内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桑志伟  张文  赵铎  刘艳坡 《辽宁化工》2014,(11):1417-1420
分析了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的现状以及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政策,提出了简易垃圾填埋场的修复技术,简易垃圾填埋场诱发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本文通过列举案例对垃圾填埋场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未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趋势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明  许蕾  郭昱锋 《广东化工》2022,(23):155-156+137
针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现状,分析介绍好氧降解、封场、搬迁、筛分等治理技术,并着重对现在应用较广的筛分处置技术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筛分施工主要包括场地建设、填埋物开挖和短驳、填埋场沥水筛分、建筑垃圾冲洗、固废暂存与外运、废水处理等环节,分析了各环节中的大气、噪声、固废、水等四个方面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其中重点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中的恶臭问题进行重点介绍。本文对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筛分施工过程二次污染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况柏华 《广东化工》2012,39(8):22-24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扩容工程的调试运行,表明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存在设备维护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般地区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垃圾填埋后的沼气回收利用过程,因垃圾填埋产沼制取压缩气的清洁度、热值同液化天然气相近,它可以代替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使用。作为清洁燃料可用来供热、发电、及其他民用或商业区域性的供气站中,如果压缩气用作汽车燃料,其环保效益好于汽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娜 《山东化工》2012,41(3):32-35
随着集中焚烧法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与利用也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在填埋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有可能会发生迁移和转化,重金属形态、毒性也会随之变化。本文对不同粒径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总量、形态及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为其在安全填埋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预测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固体垃圾的填埋处置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衬垫层在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中居于关键地位。从我国国情出发,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征特性、击实特性以及在不同状态下的渗透性能等的试验研究,揭示下蜀黄土的渗透规律,确定其用作垃圾填埋场衬垫层的有效方式,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下蜀黄土这种廉价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产生及收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红 《广州化工》2011,39(16):115-117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产生过程、产气规律、收集及利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利用现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曹占峰 《广东化工》2012,39(6):276-276
我国目前有大量的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在运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简易填埋场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渗滤液,而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雨水。通过对简易填埋场进行工程技术改造并提高填埋作业水平,能够提高其雨污分流效率,从而有效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7.
易凯 《贵州化工》2011,36(1):40-42,50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通过贵州省榕江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的介绍,对垃圾渗滤液性质及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重点介绍"预处理+MBR+RO"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延鹤 《安徽化工》2010,36(2):51-53
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运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综合利用处理技术是城市生活垃圾优化处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Performances of combined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were evaluated as one of the options for pretreatment or post-treatment of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andfill leachate and leachate from an industrial solid waste landfill. The COD and color removals of the leachate from a MSW landfill were 35% and 33% at an alum dose of 300 mg/L with preceding PAC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dose of 200 mg/L, respectively. For MSW leachate, the combined adsorption and coagulation process showed 2.3 times higher COD removal at PAC dose of 200 mg/L and alum dose of 500 mg/L than the unit process of adsorption with poor settleability. The COD removal was accomplished mainly by adsorption, while coagulation was a key mechanism of color removal. The COD and color of the biologically treated leachate from an industrial solid waste landfill were removed up to 32% and 68%, respectively, at addition of 490 mgAlum/L and 1,000 mgPAC/L in adsorption-coagulation process with pH control. Combined adsorption and coagulation process with pH control showed better COD and color removal than the process without pH control. The color removal was influenced greatly by pH control, while COD removal was not. No difference i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between adsorption-coagulation and coagulation-adsorption. Maximum net increases in the COD and color removals by the adsorption-coagulation process were 40% and 4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removals by sol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exclusively described the adsorption of leachate components on the PAC. Thus, a combined adsorption and coagulation process was considered to be effective for pre-treatment or post-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and has distinct features of simple, flexibl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against fluctuation of leachate quality and flowrate.  相似文献   

20.
邝敏儿  姚镇 《广州化工》2010,38(7):171-173
佛山市高明苗村白石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一区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对垃圾场已运营部分的污染物排放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评价,及时掌握垃圾场运行期间出现的环境问题,为垃圾场环境管理和后期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