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海江 《广东化工》2013,(21):81-81
在火灾扑救中,易燃液体储罐经常发生爆炸,为体现“教为战”的指导思想,文章设计一个易燃液体储罐爆炸实验.本实验简单易行,实验成功率高.通过本实验,可以直观地体现液体储罐爆炸过程,科学合理解释液体储罐爆炸原因.  相似文献   

2.
储罐类事故由于其危险性高、爆炸危险性大,易复燃复爆,处置复杂等特性,越来越频发,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石油灌区因其易燃、可燃液体、液化气体、可燃固体的种类数量众多,生产工艺和装置十分复杂,管道网线纵横交错分布,而且处于高温、高压情况下的容器和设施设备数多,火灾隐患的危险性很大。下面本人结合灭火救援工作实际和学习思考,就如何扑救储罐火灾防火防范谈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加抚州市"6.25"海川化工厂甲醇储罐火灾扑救战斗,分析了甲醇储罐火灾的危害特点,并对扑救甲醇储罐火灾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张网  杨昭  李晋  王婕  吕东 《化工进展》2013,32(8):1749-1754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容易发生火灾,且一旦发生火灾难于扑救。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特点。危险品中的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特点,属于消防监督管理的范围。介绍了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测试标准及不同爆炸极限测试标准的特点。介绍了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测试标准,概述了不同闪点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概述了可燃固体、氧化类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级标准。展望了易燃易爆危险品需开展的研究及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型油品储罐火灾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极大,为此,深入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探究此类火灾危险因素及扑救技战术要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4起储罐火灾事故储罐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指导此类火灾扑救行动,提升灭火救援效能。  相似文献   

6.
用事故树方法分析易燃液体储罐区爆炸、火灾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索高效能扑灭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易燃液体火灾的方法是设计人员的共同目的。通过对几种常见消防系统的比较和对水成膜泡沫剂、相应的泡沫-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论述以及设计注意事项的介绍,认为泡沫-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对扑救这类火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储罐区火灾扑救以往面临一些难题,人们也比较关注,特转载本文内容,但仅供专业人员学习交流用。文章内容出自:丁志忠、张学军、林俊著的论文《大型原油储罐全液面火灾扑救措施探究》[J/OL].安全生产应急科技论文集, 2018-06-05。文章权属原作者所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罐区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石油及其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扩散等特点,其泄漏后产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大。油罐区具有罐体高大、型式不一、油品种类多、存储量大、火灾爆炸起因多样化、火灾难以扑救等特点。油罐区泄漏及火灾会引发连续性爆炸、喷溅、沸溢、罐体变形倒塌等危险,本文对油罐区泄漏及火灾危险危害进行分析,对预防控制油罐区油气泄漏和火灾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型浮顶储罐火灾特点的介绍,针对不同类型储罐火灾国内外设置的泡沫灭火设施的不同,指出了大型浮顶储罐火灾现行灭火技术的局限性.建议加强扑救大型储罐全液面火灾的研究,吸收国外的一些理念,提高大型浮顶储罐灭火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广东化工》2012,39(16):148-149,127
根据相关规范和业主要求,某立式可燃液体罐区采用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和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相结合的灭火系统。本设计通过对市场上实际灭火设备参数的选取,确定了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参数:并通过对罐区环状消防冷却水管分区布管的比较,选择最优的布管方式,该布管方式不仅避免了因设计取值较小造成消防储水量的不足而且减少了消防用水量。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标准规定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 ,氨被列为乙类可燃气体 ,液氨球罐也被列为工艺装置的乙类单元 ,对此应引起有关化工企业的重视和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在现行规范尚无如何对液氨球罐进行消防的情况下 ,参考地上立式储罐的消防规定 ,对某复合肥厂一座 40 0m3 液氨球罐所做的消防设计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同时也说明应尽快对液氨球罐的消防设计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在可燃液体罐组的消防冷却水设计时,需要正确理解着火罐和邻近罐的供水强度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等特点,一旦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将会严重偏离安全、环保和健康的宗旨。面对日趋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消防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消防车辆的日常训练管理、应急调度指挥成为119指挥系统的首要任务。本文在119指挥系统中引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消防车辆实时监控系统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爱菊  李凯 《当代化工》2007,36(3):306-307,312
介绍了液态烃罐区消防水喷淋设施采用法兰、丝扣等不动火连接设计,重点论述了该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为现有液态烃罐区的消防提供了安全保障,达到了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茂鹏 《橡胶科技》2022,20(2):0092-0095
如何安全、科学、高效地处置橡胶企业事故已经成为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顺丁橡胶生产工艺过程的火灾危险性,结合江苏某石化橡胶有限公司“1.12”爆燃事故处置方案,探究顺丁橡胶生产类火灾的现场处置措施,为橡胶生产装置类火灾扑救工作提供参考,并针对橡胶生产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媛原 《广州化工》2014,(2):177-178,182
随着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砒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砒霜是剧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发生中毒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当砒霜发生泄漏时,采取何种洗消及救援对策是关系到事故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不同形态氰化物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对策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砒霜的危害,探讨了砒霜泄漏事故的洗消及救援对策  相似文献   

18.
梁洁 《广东化工》2012,39(8):136-137
随着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氰化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发生中毒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当氰化物发生泄漏时,采取何种处置对策是关系到氰化物泄漏事故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承担着全社会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部队来说,研究不同形态氰化物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对策的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氰化物的危害,探讨了氰化物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对策,以增强消防部队氰化物泄漏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新时期消防队伍应急救援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Herein, we describe a reduced‐scale test (“Cube” test), measuring the fire performance of specimens including a fire barrier (FB) and a flammable core material, which acts as the main fuel load. The specimen is intended to reproduce a cross‐section of a composite product where heat/mass transfer occurs primaril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B. The Cube test procedure and benefi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work by adopting residential upholstery furniture as an exemplary study. One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one polypropylene cover fabric, and 10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B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fire performance of FBs, measured in terms of peak of heat release rate, in the ASTM E1474‐14 standard test and the newly developed Cube test. Edge effects severely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FBs in the ASTM E1474‐14 standard test but not in the Cube test. Furthermore, appropriate test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ube test to measure the so‐called “wetting point,” that is, the time and value of heat release rate measured when flammable liquid products were first observ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pecimen. The relevance of the “wetting point” in terms of full‐scale fire performanc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FB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