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N,N'二(3-硝基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席夫碱及其Cu(Ⅱ),Ni(Ⅱ),Zn(Ⅱ),Mn(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进行^1H NMR和MS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建宁  赵建设等 《化学世界》2002,43(10):530-532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Ⅳ)、Ni(Ⅱ)、Cu(Ⅰ)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和碳化双(环己基亚胺)(DCC)催化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种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一N,N,N',N’-四乙酸和谷氨酸二甲酯的缩合物,并采用波谱学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体N,N'-双(2-氨乙基)邻苯二甲酰胺(L),并合成了它的Cu(Ⅱ)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元素分析、红外、荧光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可以与Cu(Ⅱ)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水杨醛类Schiff碱N,N’-二(2,5-二羟基水杨醛基)乙二胺和六水合氯化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配合物。文章重点介绍了在常温下配体与碱的摩尔比为1:2、配体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时,用分层法培养出N,N’-二(2,5-二羟基水杨醛基)乙二胺和六水合氯化钴所形成的黑色针状单晶。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微波法合成了配体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并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在常温条件下合成了配体与硫酸氧钒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紫外吸收峰随pH值的变化及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在紫外光区吸收峰的强度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而配合物吸收峰的强度随pH值的增大先降低后增高,二者均发生红移;氧钒配位后使配体发生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7.
以邻苯二胺与乙酰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了N,N'-(1,2-亚苯基)二乙酰胺(PEDAA),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合成工艺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借助催化剂的条件下,PEDAA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乙酰氯)/n(邻苯二胺)=2.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溶剂氯仿与邻苯二胺的液固比(mL/g)为7 41,产率最高达64.7%.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型二元配合物二水合-[N,N'-双(2-苯胺基)乙二酰胺]合铁(Ⅱ),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其荧光性能的研究,发现Fe^2+对配体二水合-[N,N'-双(2-苯胺基)乙二酰胺]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蕾  张学俊  张丹 《河北化工》2011,(11):47-5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576 nm;热重分析实验也表明了金属锌配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由1,4-二(2‘-l甲醛)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邻氨基苯硫酚缩合的含硫席夫碱配体H2L及其与Ni(Ⅱ)、Cu(Ⅱ)、Cd(Ⅱ)和Hg(Ⅱ)的配合物,所有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测试进行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稳定性和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两个含蒽酰亚胺基团的新配体N-(2-(6-氨基吡啶))-9-蒽酰亚胺(L^1)和N,N’-(2,6-吡啶基)-二(9-蒽酰亚胺)(L^2),以及L^1的铜(Ⅰ)配合物[CuL^1(PPh3)2](BF4)(1),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理论计算表明配体L^1配位前为反式构象,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显示L^1配位后发生结构扭曲呈顺式构象,羰基氧原子与铜(Ⅰ)离子配位、光谱研究表明配体L^1和配合物1都表现出蒽的特征吸收和发射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化合物N,N’-二(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草酰胺的合成。3,3’,5,5’-四氯-2,2’,4,4’6,6’-六硝基草酰苯胺(Ⅰ)在DMF中,室温下与叠氮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化合物3,3’,5,5’-四叠氮基-2,2’,4,4’6,6’-六硝基草酰苯胺(Ⅱ),收率79.8%。化合物(Ⅱ)在丙酸中,110℃左右进行热解脱氮得到目标化合物N,N’-二(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草酰胺(Ⅲ),熔点220 ℃(分解),收率79.1%,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由密度瓶法测得化合物的密度为1.86g?cm-3,根据氮当量公式计算的理论爆速为8.529km?s-1,爆压为33.31GPa,根据氧平衡指数值计算的h50值为70.02cm。  相似文献   

13.
王子宜  温晓光 《广州化工》2011,(3):32-33,52
光功能Cu(Ⅰ)配合物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一个亮点。介绍Cu(Ⅰ)配合物发光原理,和常见的几种Cu(Ⅰ)配体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将有机电致发光中最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苯胺(TPD)中的联苯以联萘代替,合成了新型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萘胺(PMPN).与TPD在熔点、薄膜发光、量子效率和电化学行为上进行了比较.PMPN比TPD(m.p.175)有稍低的熔点、稍高的电离势,更高的薄膜荧光量子效率.联萘的引入可以增大体系的共轭作用,对载流子传输有益.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可以对进一步合成高性能空穴材料进而得到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联苯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海唐先忠  李元勋 《精细化工》2003,20(9):522-523,531
以二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联苯胺(TPD)。通过优化实验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为:二苯胺在20℃下,,以V(冰醋酸):V(水)=l:4为溶剂,加入重铬酸钾进行反应得N,N’-二苯基联苯胺,分离提纯后,再加入18-冠-6相转移催化剂,以邻二氯苯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与间碘甲苯进行乌尔曼反应,在200℃下反应20h,产物经柱层析和重结晶提纯。TPD收率为85%,较文献提高5%,w(TPD)=99.9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李伟杰 《广东化工》2012,39(3):59+64-59,64
SnC12作催化剂,1,6-已二醇和氯乙酸在环己烷中网流3h获得1,6-已二醇双氯乙酸酯,然后再与二乙胺在室温下反应3h,合成了新化合物二(N,N-二乙基甘氨酸)-1,6-已二醇酯,总产率达71.8%,并对影响1,6-已二醇双氯乙酸酯产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邻甲氧基苯胺和间苯二胺为主要原料,经磺酰化、酰胺化、脱乙酰基,合成了新型替代致癌染料中间体N,N′-1,3-苯基-二(3-氨基-4-甲氧基)苯磺酰胺,并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产品经元素分析、红外、质谱和核磁表征确证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的锌(Ⅱ)-色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Zn(Trp)(phen)2]Cl·7H2O(Ⅰ)(Trp为L-色氨酸离子,phen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一差热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考察了其与DNA的作用,研究了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并与2种已知结构的锌-邻菲咯啉配合物[zn(phen)2]Cl2·5H2O(Ⅱ)和[zn(phen)]Cl2(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鲑鱼精DNA作用大小顺序为配合物Ⅰ〉配合物Ⅱ〉配合物Ⅲ.但作用方式不同;在抗坏血酸存在下,配合物Ⅰ对pBR322DNA的切割作用最强;配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毒性作用大小顺序为配合物Ⅱ〉配合物I〉配合物Ⅲ。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以4-甲基苯基-6-苯基-2,2’-二联吡啶为主配体、芳炔为辅助配体的铂(Ⅱ)络合物1-3.与苯乙炔、萘乙炔为辅助配体的络合物1,2相比。蒽乙炔4-(4-甲基苯基)-6-苯基-2,2’-二联吡啶铂(Ⅱ)络合物MLCT激发态的能量升高.  相似文献   

20.
周双生  谢复新等 《化学试剂》2002,24(1):26-26,4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席夫碱2,6-吡啶基二甲醛双缩(β-巯基乙安)(H2L)及其Cu(Ⅱ)、Cd(Ⅱ)和Hg(Ⅱ)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1HNMR谱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