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1 灌区概况 我省渭河流域有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等10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21个,设施灌溉面积1214.72万亩,占全省设施灌溉面积的54%。这一区域南依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到撞关,东西长约360km,南北宽约30~80km,土地总面积5.54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6.9%。灌区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海拔  相似文献   

2.
1990年秋,我们和省直五大灌区九地市的30多名干部走访了榆林地区六县十个灌区,参观学习水利管理工作的经验。据了解榆林全区水地设施面积129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实灌面积达到95万亩,实灌占有效的85%。同时,还涌现出芦河渠、响水渠、石湾渠等一批“三个一样”(即设施、有效、实灌三个面积一样)的典型。1989年全区水费总收入184.5万元,比1983年增长3倍,达到简单再生产的(维修费、运行管理费自给)水管单位由1983年的3个增加到19个。在深化改革中,广大干部和职工,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区水利管理工作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今日榆林面目为之大变。  相似文献   

3.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垦区的莫索湾、下野地两大灌区,耕地面积170余万亩占全垦区的60%以上。由于地处垦区下游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如150团场平均年受旱面积5.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6.7%,其中年平均绝收面积1.1万亩占6.6%;136团场平均年受旱面积0.5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6.9%,形成了有水就狠灌,水量浪费大的恶性循环。从1984年  相似文献   

4.
冶河灌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东麓的山区丘陵地带。灌区总控制面积为53.5万亩,其中直接灌溉的设计面积18.5万亩,并承担其他6个灌区的38.5万亩配水任务。灌区由于工程配套尚不齐全,一些设施年久老化,引起效益衰减。同时,又存在农业用水较多,致当地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有效灌溉面积282.83万亩,是陕西目前最大的灌区。灌区分塬上、塬下两大系统。塬下灌区1937年建成,1958年扩建,已运行60年。渠首设于眉县魏家堡,设施面积111.30万亩。塬上灌区1971年建成,已运行26年。渠首设于宝鸡市以西林家村,设施面积180.26万亩,有效面积173.99万亩。两渠首均为低坝自流引水,设计引水流量95m~3/s,校核流量115m~3/s。 灌区现有干渠6条,长412.6km(已衬砌299km),渠道配套较差,仅达70%左右。灌区有渠库结合的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2.29亿m~3,已淤积0.82亿m~3,实际有效库容1.16亿m~3。抽水站21座,共86台机组,装机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礼泉县宝鸡峡灌区包括中、南部14个公社,总耕地面积6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8%,自流灌溉面积59.2万亩。区内干、支、斗、分渠配套设施齐全,灌溉条件比较优越。灌区为大陆季风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48.3毫米,其中7月、8月、9月三个  相似文献   

7.
交口抽渭灌区控制耕地面积126万亩,现有设施面积119.6万亩,目前能正常灌溉的面积为106.5万亩。 交口灌区系无坝引水,机抽灌溉,水资源一是天然降雨,二是渭河径流,三是地下水源。 灌区属内陆型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53.4mm,年际之间相差极大,年内分布也不均匀,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一半,很不适宜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 灌区属古三门湖沉积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不宜灌溉。开灌后,由于灌溉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质逐年淡化。据1990年4月测定,地下水矿化度在1.78g/L以上的仍有71万亩,其中36万亩大于3g/L,宜井区面积有54万亩。 渭河径流是交口灌区的主要水源。由供、需水量平衡计算结果得知,无论按平水年或中早年的灌溉制度推算,冬、春灌溉季节不缺水。夏灌季节供、需矛盾突出。平水年缺水0.27亿m~3,中旱年缺水0.32亿m~3。 解决交口灌区夏灌缺水问题,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淮阴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7处,设计灌溉面积94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有效灌溉面积达800万亩,水稻面积近700万亩。这些灌区经过多年的续建配套和管理运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灌排工程体系,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1991年,全市粮食总产517.15万吨,其中灌区稻麦产量439万吨,占总产量的85%左右。灌区的兴建对于全市工农业生产和水产品的发展及改善人民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城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总幅员面积26万千八公里.耕地面积800万亩。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带领全市人民大规模地进行了以打井为重点的抗旱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从1995年秋到现在,共打农田井43767眼,等于前40年打井的总和.占现有农田井总数的67%。还改造提高了原有的11个老灌区,新建了水旱田控制面积各55万亩的挑儿河灌区工程。全市抗旱播种面积由400万亩增加到600万亩.占实有耕地面积的75%。主粮作物基本实现了坐水种,苗期灌溉面积由100万亩增加到300万亩,水田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冶源灌区在1952年建成时,是个引泉灌区,当年实际灌溉面积不过四千三百亩,由于管理工作作得好,到1958年实灌面积已达三万一千四百亩。1959年冶源水庫建成,并随即兴建了渠系工程,与原有引泉灌区連成一起,使1961年的实灌面积增到六万七千亩。随着灌区工程和管理工作的日趋完善,工程控制面积已达八万三千亩,占全灌区耕地面积的78%,当前能发揮效益的面积有六万九千七百亩,占工程控制面积的83%。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区是陕西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灌区灌溉设计面积291.6万亩,有效面积283万亩。1994和1995两年的持续干旱,宝鸡峡灌区河源来水缺乏,严重影响了灌区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94年灌区缺水5.48亿立方米,粮食总产12.45亿公斤,较1993年的15.04亿公斤减产17%。1995年灌区缺水6.45亿立方米,灌区56万亩秋粮作物未能播种。较1993年减产30%。沉痛教训使灌区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宝鸡峡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大型灌区,在现有的水利设施条件下,要保证灌区农业的全面丰收,在抓好开源和节水灌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  相似文献   

12.
周德金 《治淮》1997,(9):27-28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面积1313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占20%,畈区占80%,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占80%,水田占76%,实灌面积860万亩,灌区内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上游五大水库(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龙河口)共拦蓄60多亿立方米水是灌区灌溉的主水源。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引黄灌溉十分便利,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称,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地阻碍了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全灌区盐碱地面积1958年为60万亩,1964年上升为15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6%),到1973年发展到316.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其中重盐碱地为63.6万亩,中盐碱地为96万亩,轻盐碱地为156.7万亩)。  相似文献   

14.
龙凤山灌区位于五常市东南部,源于库容2.7亿立方米的龙凤山水库,灌区下辖5个灌溉站,区域内有10个乡镇96个行政村521个自然屯。“九五” 以来,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同时,加大了节水灌溉的推进力度,灌区内水田面积由“八五”期间的2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0万亩,5年增加了18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市水稻的主产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全市水田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一、节水灌溉的成效 几年来,龙凤山灌区始终把“工程控水,科学管水,灌溉节水,农民增收,灌区增效”作为灌区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使灌区经营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一是节水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干旱保丰收的能力。龙凤山灌区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促进了节水灌溉,使水田亩用水量由原来的1000立方米,降低到600立方米,相当于增加40%的水资源。龙凤山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2万亩,1990年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通过综合措施节水灌溉现已发展到近40万亩,相当于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龙风山水库的效益。节水改造也增强...  相似文献   

15.
岐山县青化乡属于冯家山灌区,全乡共有耕地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实灌面积3.3万亩,占水利设施面积的83%。各级渠道共197km,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800多座。近年来由于重用轻管,致使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效益逐年下降。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前修复后损坏的问题十分严重。1989年初,青化乡党委、乡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成立乡管护水利设施专业队,坚持常年管护不间断。在公开招聘队员的基础上经过组织审查,确定了11名德才兼备热爱水利建设事业,有一定业务专长,熟悉并热爱农村工作的水利人员组成专业队,并选择了从事农村工作多年,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刘仲林同志担任队长。专业队一成  相似文献   

16.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面积1313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占20%,畈区占80%,近期设计灌溉面积1124万亩,自流灌溉占80%。灌区内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田占76%。  相似文献   

17.
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控制面积168.7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0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7.95万亩.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4个县区,稻谷产量约占唐山市粮食总产量的1/5,占河北省稻谷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河西走廊东部一条较大的内陆河水系,武威灌区位于该流域的山前平原地带,灌溉条件优越,灌溉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全灌区的实灌面积和保灌面积分别由解放前的90万亩和5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39.65万亩和100.161万亩,粮食单产从解放前的85kg增大到现在的293.5kg。对水资源的利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前渠系水利用率只有20~30%,50年代30~50%,60年代42.8%,70年代达到  相似文献   

19.
《水利天地》2004,(8):10-11
香磨山灌区位于松花江一级支流木兰达河两岸,灌区干支渠道总长度为172公里,水工建筑物325座,量测水设施16处,横跨5个乡镇,总控制灌溉面积34.2万亩。2001年经水利部批复被列为国家大型灌区,是我省19处大型灌区之一,总设计灌溉面积30.8万亩。其中水田22.5万亩,旱田8.3万亩。同年经省政府批准被列为全省  相似文献   

20.
宋喜 《中国水利》2009,(11):24-25
吴忠市地处宁夏同族自治区中部,下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等5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02万km^2.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30.6%。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4.8万hm^2.灌溉而积13.2万hm^2(其中自流灌区5.73万hm^2.扬水灌区6.93万hm^2,库井灌区0.5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8%.人均旱耕地0.18hm^2(2.65亩),人均水浇地面积0.1hm^2(1.42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