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氧是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葡萄酒的生长、成熟过程离不开氧的参与,适量的氧有助于提高葡萄酒的饮用质量,如颜色的稳定、香气的修饰及口感的改善等。然而,过量的氧会加速葡萄酒的氧化衰老,导致其货架期的缩短。SO2是葡萄酒行业内普遍使用的一种添加剂,具有延缓葡萄酒氧化衰老,延长葡萄酒货架期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氧对葡萄酒感官特性的影响及SO2对葡萄酒抗氧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充氮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在酿造、陈酿过程中,氧常常会渗入其中.一般而言,溶解氧量的多少受工艺操作的影响,如倒罐、转罐、盛酒容器(橡木桶、瓶塞)等.在葡萄酒的储存期间,过量的氧气会对葡萄酒的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将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造成酒体颜色变暗、褐色加深,色泽、口感质量下降;易造成葡萄酒中有害好气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醋酸等对酒体风味质量有不利影响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
在葡萄与葡萄酒的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可以引起葡萄汁和葡萄酒的氧化,尤其是白葡萄酒,严重影响了葡萄酒的品质。本文总结了葡萄中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葡萄中的分布情况,并且揭示了在葡萄酒酿造工艺中其引起氧化褐变的机制,同时介绍了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因素和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应用等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控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引起的氧化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葡萄酒的风味主要由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产生,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其组成比例决定着葡萄酒的特性。葡萄酒的风味特征主要表现为色泽、香味、滋味。葡萄酒的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本身和由酵母发酵代谢产生的物质。可利用风味酶水解和果胶酶浸提法有效地浸取葡萄中原有的风味物质;还可通过诱导苹果酸-乳酸发酵和控制好葡萄酒陈酿时期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增加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协调葡萄酒的风味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孙悟)  相似文献   

5.
微氧化作为改善红葡萄酒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可以代替传统的橡木老熟方法,降低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在微氧化过程中,葡萄酒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酚类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产生一些酚类聚合物,这些酚类聚合物加强了葡萄酒的色泽稳定性,同时改善了葡萄酒的口感。微氧化也可去除葡萄酒的一些生疏味、还原香气。对加强葡萄酒微氧化过程的参数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在酿造、陈酿过程中,氧常常会渗入其中。一般而言,溶解氧量的多少受工艺操作的影响,如倒罐、转罐、盛酒容器(橡木桶、瓶塞)等。在葡萄酒的储存期间,过量的氧气会对葡萄酒的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白葡萄酒的马德拉化与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的马德拉化是酒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及因氧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续反应的过程,马德拉化能引起葡萄酒颜色和口感的变化,在防止民德拉化的工艺操作中,酶处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德拉化的反应机制和能消除葡萄酒中引起马德拉化反应的多酚类物质的酶的种类及其酶促反应类型,比较了酶处理与传统方法的异同,并给出了酶处理防止马德拉化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橡木桶与葡萄酒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橡木桶中,葡萄酒表现出深刻的变化:其香气发育良好,并且变得更为馥郁,橡木桶可给予葡萄酒很多特有的物质;橡木桶的通透性可保证葡萄酒的控制性氧化。因此,橡木桶不单单是只能给葡萄酒带来“橡木味”的简单贮藏容器。由于橡木桶的通透性和能给葡萄酒带来水解丹宁,使葡萄酒发生一系列的缓慢而连续的氧化,从而使葡萄酒发生多种变化。在此条件下,可以认为,所有的红葡萄酒都能承受由这一贮藏方式带来的变化。如果葡萄酒的酿造工艺遵循了一系列原则(原料良好的成熟度、浸渍时间足够长),在橡木桶中的陈酿,可以使葡萄酒更为柔和、圆…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有害微生物为酵母菌属、乳酸菌属和醋酸菌属中的一些菌株,这些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会对葡萄酒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如产生苦味、异味、浑浊、沉淀等。为了控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葡萄酒行业普遍使用化学防腐剂SO_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些绿色生物防腐剂如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等在葡萄酒有害微生物控制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对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降低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酿酒酵母的乙醇产量。方法:将编码NADH氧化酶的Spnox基因过量表达于酿酒酵母T73中,构建胞内异源NADH氧化途径。结果:与出发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相比较,重组菌株酿酒酵母T73/p Y26-Spnox胞内总NADH氧化酶活性提高49%,胞内NADH/NAD+比率降低了9%;酿酒酵母T73/p Y26-Spnox发酵模拟葡萄汁所获得的乙醇产量及醇类物质总量分别降低了7%和13%,挥发酸增加了4.5%,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略有增加。结论:过量表达NADH氧化酶可使葡萄酒在发酵条件下,酿酒酵母合成乙醇或其它醇类物质的能力降低,为进一步优化葡萄酒发酵条件生产降醇葡萄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是葡萄中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脏病和防癌、防血管松弛和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谤变等作用。因受气候、产地、感染程度、产量、加工工艺等制约.现有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不高、不均衡。在半成品葡萄酒中加入高纯度的白藜芦醇.生产高含量白藜芦醇葡萄酒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白藜芦醇含量易控制、成本低廉、无任何污染和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等特点。(孙悟)  相似文献   

12.
山葡萄酒浑浊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葡萄酒浑浊的主要原因有酵母菌自溶、微生物污染、氧化过度、蛋白质和酒石酸盐过多等。生产中常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添加果胶酶、及时分离酒脚、严格下胶、冷处理、防止微生物污染、做好原料的分选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的感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彬 《酿酒科技》2005,(8):89-91
对葡萄酒的感官分析需要一定的仪器和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通过人的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对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内容包括对葡萄酒的颜色、澄清度、香味、风格个性的评价;根据葡萄酒的评分标准对分析结果打分。(孙悟)  相似文献   

14.
怎样在葡萄酒加工过程中更好地使用SO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2对葡萄酒具有防氧化、防微生物败坏、澄清和护色等作用,SO2在葡萄酒中主要以游离态和结合形式存在。添加SO2的形式有液态SO2、SO2水溶液、偏重亚硫酸钾盐溶液等。可在采收葡萄时添加,也可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添加。(孙悟)  相似文献   

15.
葡萄酒陈酿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酒陈酿有自然陈酿和人工催陈方法,都能促进葡萄酒的老熟。自然陈酿葡萄酒老熟慢,但酒的风味好。人工催陈法有微氧熟化和氧化法、加臭氧法、电磁场催陈和微波催陈。采用综合催陈法提高葡萄酒老熟,可使葡萄酒更接近自然陈酿酒的风味,缩短葡萄酒陈酿的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酿酒后葡萄籽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磊 《中国酿造》2012,31(1):16-18
酿制葡萄酒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包括葡萄籽。该文对酿酒后的副产品-葡萄籽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葡萄籽中葡萄籽油、多酚物质和蛋白质的提取及其应用技术。将葡萄籽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而且将增加葡萄酒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橡木桶陈酿过程葡萄酒溶解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干红葡萄酒在橡木桶中陈酿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酒入桶后,酒中的溶解氧逐渐减少,3个月后达到稳定值;在橡木桶中,距液面深度不同的葡萄酒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同,愈深含量愈低,但溶解氧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桶贮的初始3个月内,不同板材制作的橡木桶中酒的溶解氧含量有差异,3个月后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选用90%以上的全黑山葡萄为原料 ,干白原酒、进口葡萄酒酵母、白砂糖、果胶酶、蛋白粉为辅料 ,经发酵、淋酒等酿造工艺可生产出11.6度、总酸8.5g/L、残糖3.6g/L、浸出物为27.5g/L的优质山葡萄酒  相似文献   

19.
安琪葡萄酒酵母在多种果酒中应用。从最先成功的挂月雪梨酒推广到现有的草莓酒、李子酒、杏酒、桃酒等水果酒。每一种果都经过小试中试,结果表明,经安琪葡萄酒酵母酿制而成的果酒,酒体丰满,醇厚,具典型的水果香气,保留了原有水果的各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中挂月雪梨酒2001年5月29日在天津农科院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受到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打出了百分制92分的好成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创直接经济效益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葡萄酒的酿造生产过程中 ,不同的微生物起着不同的作用 ,酿酒酵母将糖转化成酒精 ,乳酸菌会将苹果酸转化成乳酸等 ,这些是正常的发酵过程 ;而醋酸菌会使葡萄酒发生酸败 ,产膜酵母会使葡萄酒起膜浑浊 ,霉菌会影响酒的风味等 ,这些是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