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通过改变粉末锻造Fe–Cu–C–Cr合金中C、Cr的质量分数,研究C、Cr含量对合金组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Cr的情况下,合金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渗碳体,合金硬度和抗拉强度随C含量的增加小幅增加,C含量对合金最终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添加Cr元素后,合金密度降低,组织也较为复杂,合金硬度随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HRA68.6。C和Cr共同影响合金高温抗拉强度,Fe–2Cu–0.5C–5Cr抗拉强度最高,为378 MPa。合金摩擦系数随C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Cr质量分数为10%时,合金最终摩擦系数为0.195,磨损方式为氧化磨损和少量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2.
Cr13系铸造马氏体不锈钢铌和碳的合理配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洋帆  臧其玉  张拓  杨弋涛 《钢铁》2019,54(3):87-95
 铌作为常用的微合金元素,常被用于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强度与韧性,而在不锈钢中关于铌与碳化物质量分数的定量关系以及铌和碳的合理配比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通过对不同铌质量分数的1Cr13与3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碳化物质量分数等进行观察和测量,总结出了比较合理的C-Nb关系式以及这两种元素对碳化物质量分数的影响的定量关系,并结合文献提出了铌元素对Cr13系列马氏体碳化物沉淀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铌会促进碳化物的沉淀并改变碳化物的成分(碳化物中出现铌元素),并且随着铌质量分数的增加,Cr13系列马氏体不锈钢中的碳化物都出现了指数型增长。得出Cr13系列马氏体不锈钢中碳化物的质量分数与碳和铌的质量分数存在指数型关系,同时合理的C-Nb关系配比呈线性。  相似文献   

3.
王培智 《山西冶金》2004,27(1):26-27,45
电罩退火因时间长造成钢板表面不易酸洗,为了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改善1Cr13表面酸洗质量,通过试验,确定了利用常化炉各段温度合理调整,进行1Cr13热处理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Cr不锈板坯通过采用精炼和坯料加宽的工艺优化,提高了成材率、提高了成品板质量、降低了成本、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李海生 《特钢技术》2003,8(2):23-26
本文简要的叙述了模具钢Cr12W生产的工艺流程。针对Cr12W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从生产环节入手并通过缺陷样品的数据总结分析,找出了影响Cr12w产品质量的几处主要因素。围绕这些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海生 《四川冶金》2003,25(6):13-15,12
简要的叙述了模具钢Cr12W生产的工艺流程。针对Cr12W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从生产环节入手并通过对缺陷样品的数据总结分析,找出了影响Cr12W产品质量的几处主要因素。围绕这些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兴澄特钢公司在12Cr1MoVG钢方面的部分实践,阐述了连铸过程对夹杂物的影响。通过在浇注环节采取控制夹杂物的措施,改善了兴澄特钢12Cr1MoVG钢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8.
2003年初,我公司生产的1Cr11MoV钢锭在初轧开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翻皮和角裂,判废的比例高达42%。通过对裂口缺陷和冶炼工艺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开坯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经生产实践检验,1Cr11MoV钢锭开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Cr12型冷作模具钢在加热和锻造过程中客易产生缺陷的原因,并结合其它钢种的联锻工艺特性,对Cr12型冷作模具钢的二火成材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工艺为“两锤联锻、一次成材”。工艺改进后,不但增加了锻材长度和提高了产品实物质量,而且降低了加工步骤费用和缓解了退火压力、为模具钢放量生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针对4Cr5MoSiV1锻材退火硬度不均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锻材退火设备、操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使4Cr5MoSiV1锻材退火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焦油管式炉辐射管材质为Cr5Mo,其体积庞大,形状特殊,焊接质量要求较高,作业环境差,施工难度大。根据现场实际,通过焊接试验,得出较合理的焊接参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以保证辐射管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济钢生产中产生裂纹的40Cr棒材取样分析发现,试样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多,试样截面上有大量针孔、中心疏松和偏析,因此认为40Cr棒材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钢中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过多和铸坯质量缺陷。通过对相应设备进行改造、完善冶炼和连铸工艺操作,钢材的不合格率由0.68%下降到0.35%,有效地控制了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攀长钢轧钢五车间生产2Cr13薄板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轧制过程二辊翘头、表面质量差、板形差,通过理论和生产实践数据分析,全面优化2Cr13薄板的生产工艺:改进传统的加热工艺,在二辊大胆地采用铸铁材质的轧辊。2cr13薄板的生产、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DC处理对Cr12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12MoV钢在950℃及碳的质量分数为1.0%碳势条件下做CDC处理,材料表层细小碳化物的数量明显增加,细小碳化物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00nm;材料显微硬度提高了Hm400左右,硬化层厚度为100μm。与常规处理的Cr12MoV钢相比,洛氏硬度提高HRC3,材料的耐磨性是常规处理的两倍以上。经实际生产考核,使用寿命是常规处理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酸性条件下,Cr(能将二苯碳酰二肼(DPC)氧化成紫红色二苯偶氮碳酰,自身被还原为Cr(Ⅲ),Cr(Ⅲ)可与二苯偶氮碳酰生成深紫红色Cr(Ⅲ)-二苯偶氮碳酰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水相中不易溶解且不稳定,而在有机溶剂苯中稳定且极易溶解,用N2将Cr(Ⅲ)-二苯偶氮碳酰络合物浮选于苯中,形成真溶液,通过测定有机相吸光度测定溶液中Cr(含量。通过用过硫酸铵将溶液中Cr(Ⅲ)氧化成Cr(可测定Cr(和Cr(Ⅲ)合量(∑Cr),差减法计算出Cr(Ⅲ)含量。由于采用了大剂量富集倍数,使灵敏度大大提高,ε540=4.2×105,比水相光度法提高10倍。50 mL溶液中,Cr(质量线性范围0~12μg,测定5.0μg Cr(,RSD=1.8%(n=6),方法检出限7.1×10-9mol/L。由于络合和浮选的选择性,使本法选择性大大提高,实测了天然水中Cr(和Cr(Ⅲ),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吕世霞 《天津冶金》2011,(6):41-42,57,62
对40Cr无缝钢管主要质量缺陷——裂纹进行了综合分析,查出裂纹产生的原因,斜裂纹是由管坯带来的;纵裂纹产生是钢管生产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温度控制不合理造成.通过采取降低钢水中夹杂物、优化连铸工艺、优化管坯生产热工制度等控制措施,调整生产工艺,有效地控制了40Cr无缝钢管裂纹继续产生,提高了钢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压锅炉管12Cr1MoVG热处理工艺改进过程。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正火、回火及冷却工艺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管的性能、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炼钢过程中Cr的加入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由于大量随机因素存在,使得Cr含量的测量值低于钢水中Cr的实际含量,从而导致过多Cr加入,成品钢中Cr含量偏高。为此,提出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模型来估计钢水中Cr含量,寻求一组过程变量,通过主元分析降低输入维数,训练神经网络,对钢水中Cr含量进行有效估计,该方法可以一次性调整Cr的含量到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我公司生产1Cr13不锈钢轧材情况,对比1Cr13不锈钢连铸坯与模铸坯轧材的内部质量差异,重点围绕轧材内部质量差异较大的炉号作了分析对比,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发现1Cr13不锈钢连铸坯轧材内部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由连铸坯的缺陷、轧制过程中较小的压缩比和1Cr13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造成的,对此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陈攀全  余晟 《特钢技术》2008,14(1):49-50
轧钢厂中小型材车间在生产Cr12时常出现劈头、劈尾情况,不仅造成该钢种的生产率低下,小时产量低,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Cr12的成材率.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对该钢种加热工艺进行摸索,加强控制,保证加热质量,为顺利轧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