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病灶较前段易发生侧支循环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份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40份(单纯手术组),按影像学检查符合筛选标准31例分两组。A组:13例,病灶位于肝右叶前段(Ⅴ、Ⅷ段);B组:18例,病灶位于肝右后段(Ⅵ、Ⅶ段﹚。采用免疫组化联酶卵白素染色(SP)法,检测残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TACE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86.0%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TACE组MVD值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增高,分别为79.37 ± 15.36和43.23 ± 1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TACE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s = 0.493,P < 0.01)。B组病灶周围MVD略高于A组,分别为80.44 ± 13.74和78.08 ± 15.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ACE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理论可能并非肝右叶前后段病灶侧支循环建立差异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肝癌于术后继发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3例原发性肝癌行,分别于术后第1、4、6天突发血红蛋白尿,监测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显著下降,2例伴有急性肾功能损害。本组发病与介入治疗相关,考虑为药物相关性HUS。经治疗后2例病情好转,1例死亡。结论HUS罕见但可能致命,典型临床征象有助于早期识别该疾病,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有利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136例,其中行1~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79例(TACE组),按治疗方式不同分4组,A组11例,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1~4次;B组33例,化疗药加碘化油栓塞,治疗1~5次;C组23例,化疗药加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1~3次;D组12例,化疗药加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1~3次.单纯手术57例(非TA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 ~ 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 = 41)和TAI(n = 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Kaplan 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 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3,P = 0.645)。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 ± 1.5)个月,TAI组为(17.4 ± 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 0.038)。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 ± 1.8)d,TAI组为(5.9 ± 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22)。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区疼痛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TACE术后肝区疼痛程度分为两组,A组无明显肝区疼痛,B组有明显肝区疼痛,比较两组病灶在首次介入治疗后的反应,分析TACE后肝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首次介入术后4~6周行CT检查,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A、B两组CR、PR、SD、PD分别为0、1.45%、88.41%、10.14%和0、14.29%、81.63%、4.08%,有效率OR(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7)。分析术后疼痛原因可能与术前病灶血供、包膜、肝硬化和术后病灶碘油充填类型有关,其中碘油沉积分型与疼痛分级呈负相关(r=-0.539,P<0.01)。结论介入术后肝区疼痛多提示患者肿瘤栓塞效果好、预后好。充分认识TACE后肝区疼痛与疗效相关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碘油沉积良好患者疗效.方法采用Kaplan-Meier统计学方法对144例碘油沉积良好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生存率.结果 144例患者总体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3.7%、51.7%、33.9%、16.9%.与本科报道的肝癌总体生存率比较,1、2、3、4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88).结论肝TACE治疗中肝瘤内碘油沉积良好能提高肝癌患者近期的治疗效果和1、2、3、4年生存率,但5年以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啡用量等。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96例(96/121,78.5%)在介入术后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72例(72/121, 59.5%)为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以上的中重度疼痛。平均吗啡用量为19.7 mg /例次。统计分析发现TACE术后腹痛与年龄(≥60对<60;odd ratio(OR)0.307,P=0.008),术前ECOG评分(2对0~1;OR 0.195,P=0.006), 肿瘤至肝包膜距离(>1 cm对≤1 cm;OR 0.296,P=0.007),动脉栓塞时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THP)对其他药物(非THP对THP;OR 0.232,P<0.003 4)。具有上述危险因素1个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结论 腹痛是TACE术后的高频事件,更年轻者、更好的ECOG评分、距肝包膜更近的肿瘤位置以及使用THP混合碘油栓塞者是腹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腹痛的中高危患者,在术前至术后12 h内常规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发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30%醋酸(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术后15~20 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3次.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1、2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82%.结论 TACE结合B超下PAI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余晨曦  滕皋军 《工业加热》2017,(12):1063-1067
【摘要】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推荐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表明,TACE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案存在缺陷,如多次TACE治疗后肝癌病灶控制不佳,因此有学者提出“TACE抵抗”观点。本文就TACE抵抗概念及其治疗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 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和检验,D- D判断TACE疗效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病情控制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分别为124.00(88.00,212.00)、190.00(75.00,273.00)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分别为261.50(138.25,559.50)、554.50(398.25,1 080.00) μg/L,治疗前D- D水平高于病情控制组(P<0.05),治疗后D- D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ACE治疗前、后血浆D- D判断术后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907,两者分别取界值181.5、339.0 μg/L时,判断术后疗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70.7%及85.7%、87.8%。结论 血浆D- D水平变化对PHC患者病情评估及TACE疗效有一定评估作用,血浆D- D升高,意味着患者病情较重,TACE疗效差。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单独TACE或RFA对肝细胞癌(HCC)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或手工收集近期国内外关于TACE联合RFA疗法与TACE或RFA单独治疗HCC效果对比的文献,对符合分析条件的21篇文献录入分析,重点比较患者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高,肿瘤复发率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数据敏感性分析显示,联合组无论1、2、3年生存率还是复发率均优于TACE或RFA组(P < 0.01)。联合组1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优于RF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年生存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ACE联合RFA对于HCC治疗效果要优于TACE或RFA单独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及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d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17.
尹芝兰  肖恩华 《工业加热》2014,(12):1114-1116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是否能引起HBV激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相关报道并未统一,本文就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对HBV激活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目前已广泛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治疗。THACE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0%~5%),但其预后一般较差、病死率高。因此,充分了解适应证的选择、化疗栓塞剂的应用和导丝/导管的操作技术等因素与THACE的严重并发症的关系,对减少这些严重并发证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严重并发症累及的解剖部位将其分为下列6类:①肝脏并发症,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梗(坏)死、肝脓肿和肝破裂。②肝脏血管并发症,包括肝动脉内膜损伤剥离、肝动脉狭窄/闭塞、肝动脉穿破/假性动脉瘤和多发性肝内动脉瘤。③胆系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坏死、胆管坏死/胆汁瘤。④肝胆以外脏器的并发证,包括脑、脊髓、肺、脾脏、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异位栓塞或梗死。⑤上消化道出血。⑥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对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亦作详细讨论,以便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3例,肝转移癌 102例;其中有外科手术史患者98例;共并发肝脓肿5例,3例并发于原发性肝癌,2例并发于肝转移癌。采用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冲洗。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脓腔于术后12 ~ 25 d愈合或明显缩小。结论 TACE术后肝脓肿由多种原因导致,采用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是治疗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含笑  吕维富 《工业加热》2013,(5):387-39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单独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的区别。方法 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ElsevierSciencedirect、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Springer数据库,收集所有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独性TACE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中外文献8篇,分别行亚组分析显示,TACE联合RFA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TACE单独治疗组[1年生存率:OR = 0.49,95%CI(0.33,0.75),P = 0.001;2年生存率:OR = 0.40,95%CI(0.23,0.70),P = 0.001;3年生存率:OR = 0.50,95%CI(0.36,0.69),P = 0.000]。结论 与单独行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RFA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