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纳卫星电源系统担负为整星供电的任务,皮、纳卫星的电源系统采用高效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集成化的电源管理和配电系统,皮、纳卫星电源系统采用能量直接传输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锴 《电源技术》2023,(10):1364-1367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成像(SAR)卫星在军用、民用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SAR卫星电源系统具有峰值功率大及脉冲工作的特点,针对SAR卫星电源系统的特点,介绍分析了几种方案,通过限定输入条件,对比了几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后续电源系统的优化提升方向,该研究可为我国SAR卫星电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线路等效阻抗存在偏差,采用下垂增益分配不同容量微电源输出无功功率时不尽合理,导致微电源之间无功环流增加,从而增加系统损耗、降低电能质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将无功补偿环节和微源侧电压损耗恢复机制引入传统下垂控制,提高无功功率的分配精度.搭建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准确分配无功负荷,提高了系统电网稳定性,既不影响微电源的有功输出又大幅降低无功环流.  相似文献   

4.
空间电源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智能飞行机器人系统是我国第一颗机器人卫星.针对小型智能飞行机器人卫星的电源系统,阐述了当今空间电源系统控制器的新型拓扑结构及功率调节技术等新技术特点和空间电源的发展方向.在对当代空间电源系统控制技术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器电源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电源系统控制器中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管理电路和S4R功率系统调节技术的原理及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卫星微小化对电源系统功率密度提出的更高要求,结合空间电源设计要求给出了提高小卫星功率密度的方案。选用一种高功率密度的双向DC/DC拓扑,给出了主电路的控制传递函数,设计了补偿网络,采用SABER软件进行仿真,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结果证明,该变换器不但满足卫星电源的性能要求,而且有效提高了电源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地自适应调节的微电网全局协调控制策略。对直流子微网内的分布式电源(DG)设计模糊自适应下垂控制,通过自动调节下垂系数消除线路阻抗的影响,实现直流子微电网内部有功功率的精确分配。对交流子微电网内的分布式电源,设计基于同步补偿的改进下垂控制,从而消除线路阻抗的影响,保证有功功率均分的同时实现无功功率均分。在本地调节的基础上,设计计及储能参与的混合微电网全局协调控制策略,消除频率/电压偏差并恢复至额定值,实现交直流子微网间、子微网与储能系统间功率的合理流动和自主分配。与此同时制定功率交换控制规则,以避免不必要的功率交换,降低了功率损耗并延长了储能寿命。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林伟  张莎  李哲 《电源技术》2011,35(8):938-940
针对物联网中RFID节点的电源供电需要,论述了太阳能发电、温差发电、压电材料发电三种实时环境能量获取方式,比较了以上三种利用环境能量发电的微电源的优缺点.基于对三种环境能量的特性,提出在提高能量获取效率、降低供电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性能稳定、低功耗的动态电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分配能量,提高供电效率.  相似文献   

8.
小型电子仪器的使用往往离不开微电源系统的支持。在分析各种微电源能量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MCU为控制中心、太阳能为能量采集方式、锂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微电源能量采集系统。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整个系统以短距离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了集中管理,协调分配的管理方式,并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多代理方法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特别在考虑了由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组成微网运行的情况下,建立了以恢复负荷最多、开关操作数最少为目标的供电恢复模型。在提出配网调度中心、微网、分布式电源三者的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应用多代理理论,建立了一个由全系统控制协调代理(CAG)、微网控制代理(MGAG)、分布式电源代理(DGAG)以及母线代理(BAG)组成的多代理系统,在保证配电网辐射状运行、满足配电网电压与电流及馈线容量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供电恢复。通过分析一个含2个变电站、14条母线和4个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的单重及多重故障供电恢复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将高压悬浮取能工作电源结合电源管理机制来为配网系统一体化设备供能.该工作电源采用高压悬浮双边取能,保证了一体化设备核心模块合并单元能在全相、非全相运行时可靠工作.在分压电容后端串联补偿电抗器和添设过电压保护电路来消除负荷波动影响和解决过电压防护问题.电源管理模块通过对高压取能模块与后备电源的管理控制,实现二者的配合工作,为高压侧有源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最后给出了电源控制模块的唤醒机制逻辑设计和备用电源选型及容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