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原状粉煤灰粗灰进行粉磨,研究粉磨时间对磨细粉煤灰的细度、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和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粉磨时间从0min增加到120min时,磨细粉煤灰的中位径、平均粒径、45μm筛余、80μm筛余均随粉磨时间的增大而降低;粉磨时间小于100min时,粉煤灰的比表面积随粉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磨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随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活化方式(物理活化、物理-热复合活化、热-物理复合活化、物理-化学复合活化)对钼尾矿粉粒度、细度、比表面积、活性的影响,探究了活化钼尾矿粉的掺量(0~30%)对胶砂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活化钼尾矿粉相比,几种活化钼尾矿粉的细度和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粒径显著减小,且均主要分布在10~100μm之间;几种活化钼尾矿粉的7 d、28 d活性指数均相差不大,且分别不低于70%、60%;与基准组相比,掺活化钼尾矿粉试件的7 d、28 d抗折、抗压强度均降低,内部结构相对疏松,且存在孔洞和微裂缝。  相似文献   

3.
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磨不同时间后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然后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到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方程参数,探讨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较大粒径废弃玻璃粉颗粒粉磨效率逐渐降低,120min后粉磨效率趋于0.废弃玻璃粉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采用RRB(RosinRammler-Bennet)分布模型描述废弃玻璃粉累计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废弃玻璃粉比表面积与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粉磨时间越长,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越大,越不容易破碎.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不同粉磨时间得到的磨细粉煤灰进行性能表征,并对成型掺有磨细粉煤灰水泥浆试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活性分析,研究不同粉磨时间的磨细粉煤灰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火山灰活性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在水泥浆体中的反应程度,使粉煤灰水泥浆体表现出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粉磨时间的铜矿渣的粒径分布进行测试,测试不同粉磨时间铜渣粉的比表面积及各等效粒径,选取粉磨120min的铜渣分等量替代0-40%普通硅酸盐水泥,测试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3d、7d和28d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铜渣粉比表面积增加,各特征粒径减小,在粉磨过程中存在粗颗粒易磨,细颗粒难磨现象。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发展而提高,随着铜渣粉掺量的提高而降低,但这种降低趋势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6.
探讨稻壳灰的粉磨效应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稻壳灰粉磨时间与比表面积和45μm筛余的关系,分析在助磨剂加入的情况下,粉磨时间对稻壳灰的活性作用及粉磨后的稻壳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稻壳灰粉磨产生的粉磨效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油基钻屑灰渣进行了高速机械粉磨处理,研究了粉磨时间(0~7 min)对灰渣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掺灰渣胶砂试件的力学性能,并进行了XRD、SEM、FTIR微观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粉磨处理的灰渣相比,粉磨3 min灰渣的粒径分布范围缩小至1.220~40.100μm,D50降低了60.9%,比表面积增大了27.6%;与其他粉磨时间的灰渣相比,用粉磨3 min的灰渣等质量取代30%水泥所制备的胶砂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28 d抗折强度也较高;适宜的粉磨时间能够促进灰渣中的活性Si O2、Al2O3等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C-S-H凝胶和AFt,提高胶砂结构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8.
在对不同钼尾矿粉的需水量比及活性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钼尾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尾矿粉比表面积为547m~2/kg时性能最好。在混凝土中替代水泥量不大于10%的条件下,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不影响混凝土的抗碳化、抗冻融性能。但随着磨细钼尾矿替代量的继续增加,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9.
《建材发展导向》2015,(8):40-43
主要研究了粉磨时间、比表面积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比表面积增大,抗压抗折强度均增大,且抗压强度增大幅度更显著;粉磨时间与比表面积以及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比表面积与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存在相关性,但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粉磨时间、比表面积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比表面积增大,抗压抗折强度均增大,且抗压强度增大幅度更显著;粉磨时间与比表面积以及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比表面积与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存在相关性,但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倪骏鹏 《福建建筑》2022,(10):109-112
研究利用粉煤灰改性制备铅锌尾矿复合掺合料,分析不同掺量铅锌尾矿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粉煤灰有助于改善铅锌尾矿的粉磨性能和活性指数。当粉煤灰掺量20%,粉磨时间60min时,复合掺合料兼具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强度活性指数;适量的复合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降低拌合物的泌水,复合铅锌尾矿掺合料对拌合物坍落度改善不明显,当掺量增加到30%时,其坍落度开始下降;复合掺合料不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但适量的复合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后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硫酸盐水泥(简称SSC)胶凝材料体系中矿粉、石膏和水泥熟料的粒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粉料粒度分布和SSC试件的微观形貌,得出从粉料粒径角度提高SSC力学强度的相关方法。研究表明,矿粉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矿粉粒径变小,力学强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矿粉比表面积为545m2/kg的试件相对于比表面积为227m2/kg的试件28d抗压强度增加31.8%;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比较适宜,不磨或粉磨时间过长对力学强度均有不利影响;水泥熟料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相对较小,粉磨至比表面积高于350m2/kg就可以满足SSC的配制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梯级粉磨技术制备铁尾矿矿渣基胶凝材料(TSBC),研究了梯级粉磨时间组合、材料配比和助磨剂对TSBC粉料粒度分布与浆体强度的影响,通过压汞、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TSBC浆体的亚微观结构及水化产物,探讨了利用TSBC和铁尾矿砂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合理的梯级粉磨时间组合有利于TSBC粉料的颗粒分布宽化和亚微米级铁尾矿颗粒含量的增加,可改善TSBC浆体的孔结构和提高强度;材料配比主要通过影响TSBC的水化活性而影响浆体早期强度;掺入适量助磨剂使TSBC粉料粒径细化,增强组分的胶凝活性和填充效应,利于改善TSBC浆体的孔结构和提高强度;TSBC和原状铁尾矿砂可用于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下水泥的比表面积及颗粒分布特征对不同龄期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合水化热测定仪探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规律,并运用SEM对水泥颗粒细度对其水化进程不同阶段展现出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量助磨剂下,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靠近,水泥颗粒细度与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且水泥颗粒细度的增加,可提高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从SEM图像分析得,无论是3 d还是28 d,颗粒细度较大的水泥水化产物越多,水化程度越完全,微观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2017,(9)
稻壳灰的颗粒粒径对其火山灰活性和稻壳灰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显著。为获得粉磨稻壳灰的颗粒特征变化规律,开展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存放时间稻壳灰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状稻壳灰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导致其具有超高活性;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稻壳灰的比表面积非线性增大并趋于稳定,细颗粒逐渐增多,粗颗粒相应减少;稻壳灰的粉磨过程分为快速粉磨和缓慢粉磨阶段,中粒径D50在快速粉磨阶段迅速下降,而后缓缓降低直至平稳;稻壳灰粉磨后短期存放和长期存放均出现了颗粒团聚现象,短期存放较长期存放的团聚更为明显;粉磨过程引起的静电库仑力、范德华力和极大表面能是稻壳灰粉磨后颗粒团聚的诱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钼尾矿的粉磨特性。利用钼尾矿替代水泥制备胶凝材料,研究了尾矿掺量、尾矿粒度、水胶比对发泡水泥力学性能和干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钼尾矿的易磨性远优于矿渣;掺尾矿发泡水泥的适宜配合比为:水泥掺量90%,尾矿掺量10%,粉磨时间80min,水胶比0.52。此条件下制备的保温材料28d龄期时,抗压强度和干密度分别为0.47MPa和242kg/m3。  相似文献   

17.
以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再生微粉为研究对象,测试其理化特性,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机械力活化处理后,分别以不同比例替代水泥制备水泥胶砂试体,研究不同粉磨时间、不同掺量的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延长,再生微粉活性逐渐增加,利用气流粉碎机对再生微粉进行活化处理的时间宜控制在25~30 min;相同粉磨时间下,随着再生微粉掺量增加,水泥胶砂强度逐渐降低,再生微粉替代水泥掺量宜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磨机对铜尾矿进行粉磨,分析对比不同磨机的粉磨效率、粉磨后的粒径分布区间等特征,并将不同粉磨方式处理的铜尾矿作为填充料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行星球磨粉磨效率较高,不同粉磨时间的铜尾矿粒径分布范围接近现有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分布,工业化气流磨可以对铜尾矿进行微纳米化处理;根据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利用改进Andreason模型,结合软件模拟和实验进行掺铜尾矿UHPC配合比设计,铜尾矿(粉)作为填充料分别替代相应粒径区间的原材料,掺铜尾矿UHPC的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不会降低,且不同龄期的重金属离子浸出毒性也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钼尾矿粉进行活化处理,掺加硅酸盐水泥及外加剂制备复合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工艺制备了40%钼尾矿粉掺量水泥基保温板。研究了钼尾矿粉掺量对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了孔径大小及分布,探讨了泡沫混凝土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对其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的机械-热力复合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于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宏观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煤矸石进行了系统的机械-热力复合活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热力复合活化,煤矸石中的活性来源矿物高岭石转变为偏高岭石的温度明显低于纯高岭石的转变温度。机械-热力复合活化的煅烧温度、粉磨时间参数对掺煤矸石水泥早期强度的影响不大,但对后期强度有较大影响。在保持细度相同的情况下,对于煤矸石的热力活化存在最佳活化温度;在相同的热力活化制度条件下,对于煤矸石的机械活化存在最佳机械粉磨时间。在相同的热力活化制度、相同的粉磨时间条件下,采用“先混后磨”的粉磨方式优于“先磨后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