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 DA)与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 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4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3D DA及3D MSCTA影像资料,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咨询神经外科医师。评估两种方法检测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以常规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作为参考。结果 41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或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共发现44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28例, 2个动脉瘤5例, 3个动脉瘤2例。3D MSCTA检查发现41个动脉瘤,3D DA发现44个动脉瘤,两种方法对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3.2%、85.7%、97.6%、66.7%和100%、85.7%、97.8%、100%。3D MSCTA与3D DA都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体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3D DA在多发的复杂、微小动脉瘤细节显示上更具优势。结论 3D MSCTA具有安全、快捷、无创、准确等特点,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邻近解剖关系,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3D DA能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C臂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正、侧位和各种斜位及三维旋转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工作站上寻找显露动脉瘤最佳视角,利用系统的自动定位功能使双C臂机架自动转到最佳工作角度,在此工作角度栓塞动脉瘤.结果在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检出动脉瘤,其中微小动脉瘤1例,动脉瘤小泡(动脉瘤壁上的小阜)4例(6个动脉瘤小泡).选择栓塞治疗的6例患者中5例致密填塞,再次造影动脉瘤小泡不显影,1例次全填塞,微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另1例选择手术治疗.结论双C臂二维DSA有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动脉瘤小泡,能为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角度,使动脉瘤的栓塞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容积重建(DVRT)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程度评价的作用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单中心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27枚动脉瘤)。随机分为常规评估组和DVRT评估组,每组56例。常规评估组在术前血管造影和麻醉后3D重建基础上选择最佳工作角度行动脉瘤介入栓塞,2D-DSA评估为致密栓塞后完成手术;DVRT评估组在2D-DSA评估致密栓塞后行3D采集和DVRT,评估为非致密栓塞继续介入干预,评估为致密栓塞完成手术。对比两组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术后出血复发率及手术费用等情况。结果 DVRT评估组未出现出血复发,常规评估组出血复发率为5.36%(3/56)(P<0.05)。两组患者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剂量及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全脑血管DSA复查显示,DVRT评估组、常规评估组血栓形成分别为1例(1.8%)、7例(12.5%),动脉瘤复发分别为0例、6例(10.7%),脑梗死分别为0例、5例(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6.340、5.234, P<0.05)。 结论 DVRT技术可有效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栓塞程度,对手术策略选择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并显著降低非致密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8.
【摘要】 目的 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MRA在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温岭社区2 124例颅内动脉瘤可疑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3D- TOF MRA和3D- DSA检查。分析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数据,3D- TOF MR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其与3D- DSA检查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3D- DSA检查显示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发生率为6.87%(146/2 124),其中男71例(48.63%),女75例(51.37%),平均年龄(41.23±11.56)岁;伴随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3D- TOF MRA检查显示149例颅内动脉瘤,其中5例为误诊,2例为漏诊,检查灵敏度为98.63%(144/146),特异度为99.72%(1 773/1 778),准确度为99.67%(2 117/2 124)。两种方法检测颅内动脉瘤纵径及颈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 MRA检查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无创性优势更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初筛。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5例有明确头颅外伤史患儿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病例。经CT、MRI 检查,2例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别表现为右枕部颅内出血及左颞部颅内出血,另1例为后颅凹少量出血伴天幕缘少量硬膜下出血,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少量出血。5例患儿经DSA全脑血管造影分别诊断为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右大脑后动脉远端外伤性动脉瘤,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其中左颈内动脉C 1 段外伤性动脉瘤和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经GDC栓塞术治疗,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及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夹闭。另1例严密随访观察。结果2例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经GDC栓塞术及2例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均获成功,未留任何后遗症;5例均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结论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及手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与非破裂的形态学,了解破裂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将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171例分为破裂动脉瘤(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38例和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瘤部位分布、大小及形态。结果破裂动脉瘤组138例患者共有149枚囊状动脉瘤。115枚(77%)动脉瘤位于前循环,34枚(23%)动脉瘤位于后循环;124枚(83%)为单囊;25枚(17%)远端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患者,共34枚动脉瘤。29枚(85.3%)动脉瘤位于前循环,5枚(14.7%)动脉瘤位于后循环;32枚(94.1%)动脉瘤为单囊,2枚(5.9%)动脉瘤为不规则形,所有动脉瘤瘤壁均光整,瘤腔内对比剂均匀。结论破裂动脉瘤常可见典型的表现,包括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口处瘤壁不光整,破口周围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介入方法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14例119枚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7例.119枚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24枚,其中5枚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行栓塞;2枚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均进行了隔断绝栓塞术.结果 119枚动脉瘤中118枚成功栓塞,其中完全致密闭塞72枚(60.5%),接近完全闭塞30枚(25.2%)、大部分闭塞13枚(10.9%),部分闭塞3枚(2.5%),1枚未能栓塞(0.8%).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DSA特殊功能在子宫肌瘤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46例子宫肌瘤栓塞中26例应用DSA特殊功能:3D-DSA、最佳工作体位、路图技术,20例采用常规DSA造影,对两种方法的对比剂用量、介入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中应用DSA特殊功能与常规DSA组比较,对比剂用量和透视时间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特殊功能在子宫肌瘤栓塞中的应用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可视化三维重建技术对介入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维(3D)DSA与二维(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2名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行3D DSA和2D DSA检查,双盲法诊断3D DSA和2D DSA分别发现的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的关系是否清楚、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结果发现的30个动脉瘤中3D DSA的假阳性数和假阴性数均为0;2D DSA的假阳性数和假阴性数均为2个。3D DSA对30个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均显示清楚,发现2个动脉瘤囊内有穿支;2D DSA仅对8个动脉瘤(其中4个后交通动脉瘤,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的转归及多层螺旋CT(MSCT)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19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行MSCT检查的结果,并与术前资料对照。结果193例中发现支架变形、断裂4例,支架闭塞1例、内漏24例、移植物感染2例;瘤体缩小81例,瘤体增大21例,瘤体无变化91例。结论MSCT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水解可脱弹簧圈(Trufill DCS,Trufill DCS Orbit)栓塞治疗破裂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对3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应用DCS或DCS ORBIT方法,在起病72 h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35例栓塞成功,100%栓塞29例,95%栓塞3例,90%栓塞2例,80%栓塞1例.1例并发术中破裂出血,1例并发血栓栓塞,预后较好.1例死于肺部感染.30例获得1~15个月临床随访,无再出血.16例获得3~12个月DSA随访,1例部分再通.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患者,应急诊治疗.用D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