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亚运城居住建筑实施节能65%对提高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本文基于广州地区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经验和相关工程实践,从自然通风、空调设备能效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3个方面着眼,利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eST-h对亚运城典型居住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实现节能65%的具体设计控制指标,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其建筑节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建设部及各省市相继颁布了相应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规定或实施细则,《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就是其中之一。该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南部夏热冬暖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特点,对居住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如何进行节能设计作了规定并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评定法”。该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使得夏热冬暖地区建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中对建筑遮阳已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是将现有的三个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以统一修订补充,制定出包括全国各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成为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包括住宅、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空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房地产的大量开发,无论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建筑都离不开空调的使用。为配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倡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其中《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就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已于3月15日起实施,并成为广东节能建房的"硬指标"。《细则》要求,居住建筑的立面设计,应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根据东莞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并结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从建筑规划设计和围护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于东莞地区民用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为建筑节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弥补《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不足,增加可操作性,广东省出台了《广东建筑节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于2006年3月开始实施。据专家介绍,在本《细则》的编制中,编制组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进行了细化,补充了具体的规定,对某些条文增加了相关的要求.并给出了常用的参考数据表等,以方便设计师的设计和计算。本细则还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和“建筑节能的工程监理与验收”两章内容。在原来《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章的基础上增加了“4.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步骤”一节。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20年的建筑节能目标 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 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以大中城市为,  相似文献   

10.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公告,批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其中,《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号为JGJ75—2012,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4,4.0.5,4.0.6,4.0.7,  相似文献   

11.
周滔  王笛 《建筑节能》2013,(10):49-53,65
建筑节能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整栋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是以每一个建筑单元的节能达标为基础的,节能型建筑单元的提出即建筑节能分析的第一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节能建筑设计流程体现了节能与建筑信息化结合在建筑设计中的趋势。通过运用BIM技术对标准房间的被动式得热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模拟节能效应预评估过程,指出建筑节能被动式设计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确立了相关能耗函数与节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设计工作中应重视建筑节能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春梅 《山西建筑》2010,36(1):252-254
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规划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及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以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荀琦  孟杰 《建筑节能》2016,(10):110-112
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的成本相比差距不大,但是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巨大,消费者的超额支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回收。通过对江苏某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与未考虑节能的方案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和实现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取得一致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总结已出台75%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同纬度地区的节能规范,在辽宁省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大量测算阜新地区及新疆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的耗热量指标,并反复推敲各围护结构的限值,综合考虑锅炉效率和室外管网输送效率,最终制定出适用于阜新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相应标准。初步探讨现有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以及如何提升建筑节能应用水平,从而从设计源头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扩大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黄菁菁 《城市建筑》2013,(14):39-39
建筑节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降低能耗的要求。建筑节能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对建筑体型与节能关系的分析,总结出与能耗相关的建筑构成要素,找出建筑体型在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日益受到重视,节能减排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建筑节能又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领域,发展空间巨大。由于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许多建筑没有做节能措施或措施不到位,需要对其进行节能诊断,为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对于新建建筑往往由于施工或设计的不合理,会产生一些围护结构的热工缺陷,导致保温、隔热效果不能达到要求,此时也需要对其进行节能诊断,判断节能效果是否满足要求,指导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目前,建筑节能检测和诊断有许多方法,红外热像技术是其中最为简单、直接、方便的。本文主要介绍红外热像技术的原理和在建筑节能诊断中的应用,结合现场检测的温度分布情况,对测量建筑进行热工分析和节能诊断,判断其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节能建筑冬季供暖临界温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了节能建筑供暖临界温度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日照、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说明日照率低的地区供暖临界温度偏高,日照率高的地区增大南向窗墙比有利于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9.
邓爱英 《山西建筑》2011,37(3):188-189
针对目前能源短缺问题和建筑耗能逐年上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及建筑规划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一些方法,以期将建筑功能与技术更好地结合,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20.
对比我国北方地区不同时期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与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发现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尚有待提高。以某多层住宅为例,按照我国建筑节能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芬兰2008年与2010年节能设计标准可以达到的节能率水平;并对实现不同节能率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方案进行了分析,找出我国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再提高的瓶颈问题,包括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产品匮乏、现有产品的成本过高以及新风耗热量比例过大。建议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产品与技术的同时,加强国内产品和施工工艺的研发,采用有组织通风换气的热回收,以及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比例等应对策略。探讨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再提高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