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氯化钠离子交换和氯氧化锆沉积沉淀两步法改性天然沸石,得到具有脱除水中氨氮和磷的双功能锆钠改性天然沸石(Zr-Na/Zeolite),考察了不同pH、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下Zr-Na/Zeolite对氨氮溶液、含磷溶液及氮磷共存溶液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Zr-Na/Zeolite能够在保持Na改性沸石(Na/Zeolite)优良的吸附氨氮性能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吸附磷的能力。在不同pH下,Zr-Na/Zeolite 吸附氨氮和磷的效果呈现不同的规律。对于氨氮,水溶液pH在4~8时具有最佳吸附性能,最高吸附量达到4.5 mg/g。对于含磷阴离子,脱磷能力随pH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容量从pH=2时的4.71 mg/g降到pH=10时的2.20 mg/g。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从10 mg/L提高到200 mg/L时,氨氮和磷的单位吸附容量分别从1.42和2.46 mg/g提高到11.6和11.8 mg/g,去除率分别从57.0%和98.2%降低到23.2%和23.6%。溶液温度从25 ℃升高到45 ℃,氨氮的吸附容量提高了10%,磷的吸附容量提高了11%。磷和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0.1 mol/L NaOH和1.0 mol/L NaCl混合溶液可以再生Zr-Na/Zeolite,循环吸附14次,吸附效率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氧化铈改性沸石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焙烧法制备稀土吸附剂,用于静态脱氮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铈改性的稀土吸附剂吸附性能优于氧化镧和氧化镧-氧化铈复合改性的稀土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2 g/L,进水pH为4~6,吸附时间为2.5 h,氧化铈改性稀土吸附剂对模拟废水氨氮浓度为20 mg/L的吸附率达到80.23%;吸附剂再生6次后氨氮的去除率下降不到7%,说明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化钠离子交换和氯氧化锆沉积-沉淀两步法改性天然沸石,得到具有脱除水中氨氮和磷的双功能锆钠改性天然沸石(Zr-Na/Zeolite)。考察了Zr-Na/Zeolite在不同pH、氨氮和磷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下对氨氮溶液、含磷溶液及氮磷共存溶液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Zr-Na/Zeolite能够在保持Na改性沸石(Na/Zeolite)优良的吸附氨氮性能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吸附磷的能力。在不同pH下,Zr-Na/Zeolite吸附氨氮和磷的效果呈现不同的规律。对于氨氮,水溶液pH在4~8时Zr-Na/Zeolite具有最佳吸附性能,最高吸附量达到4.5 mg/g。对于含磷阴离子,脱磷能力随pH的升高而降低,吸附量从pH=2时的4.71 mg/g降到pH=10时的2.20 mg/g。当Zr-Na/Zeolite投加量为0.2 g,氨氮和磷初始质量浓度从10 mg/L提高到200 mg/L时,氨氮和磷的吸附量分别从1.42和2.46 mg/g提高到11.60和11.80 mg/g。溶液温度从25℃升高到45℃时,氨氮的吸附量提高了10%,磷的吸附量提高了11%。磷和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0.1 mol/L Na OH和1.0 mol/L Na Cl混合溶液可以再生Zr-Na/Zeolite,循环吸附14次后,吸附效率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将含有2 g/L镁离子的镁剂烟气脱硫废水用于废水脱氮除磷,探讨了影响废水脱氮除磷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对NH3-N为578 mg/L、PO43--P为1 352 mg/L的废水,当n(Mg2+)∶n(NH4+)∶n(PO43-)=2∶1∶1.6,pH=9.5,反应时间为10 min,搅拌转速为300 r/min时,氨氮去除率可达到80%,磷酸盐去除率达到91.5%。脱氮除磷的产物磷酸铵镁(MAP)可以用做缓释肥等。将镁剂烟气脱硫废水用于废水脱氮除磷,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段宁  张银凤  吴依远 《硅酸盐通报》2013,32(12):2595-2599
本文主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硅藻土-沸石作为复合吸附剂对氮磷废水的处理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与硅藻土或沸石相比,复合吸附剂对氮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试验的最佳条件为:对于该吸附剂去除氨氮,pH=8,初始浓度为40 mg/L,吸附时间为350 min,吸附剂用量20 g/L;对于该吸附剂去除磷,初始浓度为5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剂用量20 g/L.  相似文献   

6.
稀土吸附剂处理含铬微污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宁平  金建琼  张振龙 《水处理技术》2006,32(4):43-45,52
本文采用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镧制成复合吸附剂处理微污染水体中的铬(Ⅵ).结果表明:研制的稀土吸附剂适于处理弱酸性废水,稀土吸附剂最大静态吸附容量达到2.1651mg/g,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除铬.在含铬浓度为12mg/L、pH值4~6、吸附剂投加量2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条件下,铬的去除率达99%以上,且出水pH在6~9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碳纳米管(CNT)对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及活性污泥特征的影响,以实际生活废水为探究对象,构建了序批式反应器,探究了中温环境下不同剂量CNT(0、1.0、10.0、20.0和30.0 mg/L)长期暴露下活性污泥特征及脱氮除磷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CNT(1.0 mg/L)对污泥特征及脱氮除磷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CNT降低了污泥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和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至3 165~3 450 mg/L和111~116 mL/g。在生物脱氮除磷方面,CNT显著降低脱氮除磷效率,尤其当CNT为30.0 mg/L时,出水COD约为66.9~71.7 mg/L,COD去除效率75.6%~76.6%,氨氮去除效率80.6%~81.3%,磷酸盐去除效率75.5%~76.3%,均显著低于初始状态。机制探究表明CNT降低了生物脱氮除磷涉及的关键酶活性并降低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量,促进了糖原质在典型周期内的代谢。毒性测定分析表明CNT存在促进了活性氧(ROS)产率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ROS释放,尤其当CNT浓度为30.0 mg/L时,ROS的相对产量高达294%,L...  相似文献   

8.
在对NaCl改性沸石吸附处理模拟氨氮水单因素研究基础上,对该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改性条件下得到的NaCl改性沸石在室温(27℃),初始氨氮浓度30 mg/L,溶液pH值6,投加量5 g/L以及反应时间90 min时,氨氮去除率高达90.7%,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为8.97 mg/g。且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973。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NaCl改性沸石吸附模拟氨氮水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988。  相似文献   

9.
赵玉华  赵杰  徐丽 《辽宁化工》2010,39(12):1239-1242
利用烧杯实验考察钢渣、沸石、炉渣、硅藻土对磷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对氨氮,CODCr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基质对磷的吸附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钢渣,硅藻土,炉渣,沸石。钢渣180 min内升至30%左右;NH4+-N的吸附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沸石,钢渣,硅藻土,炉渣。沸石180 min内升至80%左右,钢渣次之,达到了40%;CODCr吸附性能强弱顺序:硅藻土,沸石,钢渣,炉渣。硅藻土180 min内可达到50%。钢渣,硅藻土除磷的最佳pH值范围为10~12,另2种基质的最佳pH值范围为6~8;原水磷浓度低于3 mg/L或高于5 mg/L时4种基质磷去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蜂巢石纳米水合氧化铁复合吸附剂(PUMICE-NHFO),研究投加量、溶液pH和共存阴阳离子对PUMICE-NHFO同时吸附氮和磷性能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PUMICE-NHFO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纳米水合氧化铁成功地负载到蜂巢石上。当PUMICE-NHFO投加量为7.5 g/L、溶液pH为7时,氮和磷被吸附的效果较好,共存阴阳离子与氮和磷竞争吸附位点,降低氮磷吸附效率。PUMICE-NHFO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氮和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09 mg/g和5.12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描述PUMICE-NHFO吸附氮和磷的过程,R2可分别达到0.992和0.996,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PUMICE-NHFO对氮和磷的吸附容量仍保持在初次吸附容量的68%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以片沸石为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粒径、反应时间、废水pH、氨氮初始含量、沸石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片沸石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8K下,当投加沸石质量为8g、粒径为74μm、废水用量为100 mL,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pH为7、吸附时间3 h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70.83%,天然片沸石吸附氨氮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为298~318 K时,吸附等温线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热力学计算发现ΔH0、ΔG0、ΔS0,表明氨氮在片沸石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以改性沸石(MZ)和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添加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和造孔剂碳酸氢钠(NaHCO3),制备出可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颗粒材料(MZP),并探究了投加量和pH等因素对氨氮和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ZP投加量为7 g/L,pH为6~8条件下,MZP对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均高于84%。MZP对氨氮和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且吸附过程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MZP对氨氮和磷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5.92、2.25 mg/g。共存离子对MZP吸附氨氮和磷有一定影响。经过5次吸附-解吸再生循环利用后,MZP仍能保持74%的氨氮去除率和52.6%的磷去除率。结合材料表征分析结果,MZP对氨氮的吸附主要为离子交换,对磷的吸附主要为静电吸附和配体交换。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锆负载凹凸棒石(Zr-ATP)除磷吸附剂,利用XRD、FTIR、SEM等技术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以吸附效率及吸附容量为考察指标,探究了吸附剂的制备路线,并对其吸附除磷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锆负载于凹凸棒石上,可优化其吸附性能,加快吸附速率。当锆溶液浓度为0.2 mol/L、负载温度100℃、陈化时间12 h时,所得Zr-ATP吸附剂在吸附时间为60 min时的吸附效率可高达99.9%,吸附容量为9.99 mg/g(以P计)。  相似文献   

14.
微波稀土改性无机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和CTMA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①制备无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浓度15%,镧浓度0.4%,浸渍pH值10,微波功率340 W,辐射时间为5 min;②制备有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浸泡浓度为5%,微波功率为166 W,微波辐射时间为6 min;③无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值为3~6,振荡时间为45 min时,对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41 mg/g以上,有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为3~4,振荡时间为45 min时,其效果比原来镧改性的无机吸附剂吸附量提高了30%,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60 mg/g以上。从而为含磷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分地区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排水氨氮超标的问题,通过制备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结合吸附试验、表征分析和中试试验对改性沸石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考察了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最佳的制备工艺与氨氮去除特性。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有着更多的钠型沸石与孔道;在NaCl浓度为1.5 mol/L,搅拌时间为3 h,加热温度为75 ℃时,平均氨氮去除率与吸附量分别达到83.51%和0.840 mg/g;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经改性沸石氨氮吸附剂过滤后的水中氨氮含量稳定在2.0 mg/L以下,且吸附剂可再生后重复使用。该研究可为城市生活污水氨氮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单一的SOD型粉煤灰沸石,并用于氨氮废水处理与再生.研究了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沸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均影响合成沸石的种类和结构.在100℃晶化温度下,反应10h可获得单一的SOD型沸石.沸石再生前后氨氮吸附容量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0mg/L时,沸石的吸附容量为0.713 mg/g,而再生后吸附容量仅为再生前26%左右,且对极低浓度的氨氮废水2.5h就可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17.
罗涛  刘皖彦  黄健  张华  张勇  金震 《净水技术》2021,40(8):126-131,166
氨氮废水经生物脱氮处理后,氨氮一般为5~10 mg/L,仍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标准.针对这一问题,选用安徽省某生物质发电厂燃烧底渣作为吸附剂,吸附低浓度氨氮废水,系统研究了初始浓度、初始溶液pH以及反应时间对生物质电厂灰吸附工业废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影响,并从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上研究了其吸附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在25℃,废水中氨氮初始浓度为5.78 mg/L、pH值为8.5时,生物质电厂灰对氨氮的吸附量为0.036 mg/g,去除率为74.84%,达到V类水标准.动力学模拟显示,生物质电厂灰吸附氨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显示,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18.
张曼  李多松  王可 《广东化工》2011,38(3):152-153
以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碳作吸附剂,在室温28℃下采用吸附法对冲灰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活性氧化铝作吸附剂时,当用量为12.5 g/L,pH为7,吸附时间为6 h时,除氟效率最好,达到86%;选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时,当用量为17.5 g/L,pH为5,吸附时间为7 h,除氟效率最好,达到92%。  相似文献   

19.
金宏  邬学清  李强 《水处理技术》2020,46(6):65-68,75
为探究重金属镉(Cd)胁迫下,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脱氮除磷的特征,以絮状物质为探究对象,采用摇床震荡并添加不同剂量Cd胁迫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脱氮除磷特征。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0.1mg/L和0.5 mg/L)时,颗粒污泥浓度增加,污泥沉降性加强,而当Cd质量浓度为3.0 mg/L,颗粒污泥稳定时期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下降至2.16~2.19 g/L,污泥体积指数(SVI)升高至124.6~129.5 m L/g。进水Cd影响颗粒污泥脱氮除磷,0.1 mg/L和0.5 mg/L Cd提高总氮(TN)去除效率至81.5%~82.3%和83.4%~83.6%,而当3.0 mg/L Cd降低TN去除效率至54.9%~55.6%。低浓度Cd对总磷(TP)去除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Cd抑制TP去除。元素分析表明Cd浓度降低颗粒污泥表面Na与C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静态吸附状态下对人造沸石处理含磷模拟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用量、磷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pH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初始浓度,沸石除磷效果也不同,当废水含磷(以P20s汁)为16mg^-1。时,最佳除磷条件是:沸石质量浓度为18g,L,废水pH为6.8在右,吸附时间为20min,30℃条件下,磷去除率可达98%,沸石作为废水除磷吸附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