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3.3 大幅提高煤比的限制条件 1998年宝钢高炉煤比大幅提高,并在其中一座高炉上实现长期喷煤200 kg/t的稳定操作,1999年宝钢三座高炉全部推广,使全厂平均煤比达到了207 kg/t。将煤比提高200 kg/t以上水平的想法并不是1998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为提高喷煤比,包钢、鞍钢分别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但均未达到预期目标。鞍钢在试验期间煤比达到200 kg/t时,炉况顺行变差,且煤粉对焦炭的置换比明显降低,与喷煤比150 kg/t时相比炉况差得多。国家没有在宝钢组织过试验,但宝钢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将煤比逐步提高到200 kg/t以上,并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且煤粉置换比没有降低(表11)。为什么包钢、鞍钢组织攻关都  相似文献   

2.
攀钢炼铁厂3~#高炉在风温不足的情况下,将富氧率由1.68%逐步提高到3.16%,结合高炉上、下部调剂,使炉况稳定顺行,实现了较高的冶炼强度。2018年连续四次突破高炉生产历史最高水平,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799t/(m~3·d),焦比426kg/t,煤比131.16kg/t。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河钢宣钢2 000 m~3高炉冶炼的技术进步情况。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实施高富氧、高顶压,强化出铁组织,细化原燃料管理等手段,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技术指标大幅提升。2017年较2013年,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 21 t/m~3·d,焦比降低35 kg/t,煤比提高14 kg/t。  相似文献   

4.
莱钢炼铁厂由于高比例配加经济塞矿使高炉炉况出现了较大波动,高炉频繁出现悬坐料。通过加强高炉的基础管理、改善高铝渣系、控制渣中镁铝比、活跃炉缸、加强炉前生产组织等措施,保证了炉况的稳定顺行,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均衡和高效化生产,产能由2 600 t/d提升至3 200 t/d,入炉焦比由380 kg/t降低至330 kg/t,降低了高炉燃耗成本,生铁成本降低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5.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6.
赵新民 《山西冶金》2005,28(3):50-52
太钢1650m^3高炉煤比突破160kg/t,主要措施如下:改善原燃料质量;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保持炉况长期稳定。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与2000年提高了煤比53kg/t。  相似文献   

7.
针对 1 #高炉喷煤比受风温水平及富氧率制约的问题 ,济钢第一炼铁厂进行了大喷煤试验 ,采取大喷煤比 1 40kg/t ,通过加强原燃料的筛分、增大鼓风动能、提高富氧率、提高炉缸热容等 ,使入炉焦比降低 2 5kg/t ,保证了炉况稳定 ,实现了高炉高产、低耗。  相似文献   

8.
李红卫  唐顺兵 《钢铁研究》2014,(1):47-49,52
太钢5号高炉投产以来,在稳定高炉操作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通过总结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细化原燃料质量管理,实施4.50%以上高富氧率和190~200kg/t高煤比操作,同时,采用硬质压入修复炉型和稳定使用小粒度烧结矿相配合来规整炉内煤气流,实现了煤比长期190kg/t以上和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到67.1~69.2t/(m2·d)的长期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9.
新宝泰公司针对1 080 m~3高炉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停、开炉准备,制订了合理的开炉方案,历时40天实现了安全停、开炉。开炉2天,高炉利用系数突破2.0 t/m~3·d,实现喷煤富氧,煤比达120 kg/tFe;开炉3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66 t/m~3·d,煤比133 kg/tFe;开炉7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25 t/m~3·d。煤比达到155 kg/tFe;开炉第10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72 t/m~3·d。在开炉第11小时出第一炉铁,真正实现了快速开炉和快速达产。对新宝泰1 080 m~3高炉停炉、开炉及快速达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广大炼铁工作者在操作技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俊虹  李小峰 《炼铁》2001,20(Z1):15-17
南钢高炉提高煤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喷煤系统进行改造和扩建,提高喷煤能力;二是做好精料工作,提高富氧率,确保喷煤量提高后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因而,煤比从1995年的63.16kg/t提高到1999年的99.04kg/t,2000年上半年煤比进一步提高到115.24kg/t.  相似文献   

11.
刘玉全  韩金玉  贺大鹏 《炼铁》2000,19(1):21-23
分析了天铁高炉喷煤特点,通过采取改善原燃烧条件、提高风温、实行均匀喷吹、改进送风系统、加强高炉操作等措施,使天铁1、5号高炉经分别达到了190kg/t、200kg/t以上。  相似文献   

12.
安钢2#高炉1996年煤比为50kg/t,近几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进喷煤设备和工艺,改善原燃料条件,改进高炉操作等,煤比逐年提高,1999年利用系数达到2.73t/m3d;焦比达到455kg/t煤经达到124kg/t。  相似文献   

13.
对安钢7#高炉高喷煤比攻关操作管理进行了总结。针对低成本的原燃料,通过理论统计计算和实践相结合,改善入炉原燃料,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和管理,预警预控数据化,细化、量化、标准化高炉操作,使高炉2008年9-12月连续4个月喷煤比突破180kg/t,期间平均焦比与攻关前的8月份相比降低了49kg/t,炉况稳定顺行。2009年上半年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创新。  相似文献   

14.
对鞍钢喷吹西山贫煤进行了单一煤种的工业分析、元素组成分析及制粉、热值、结焦性能等的测定,应用数学优化配煤方法,在综合评价不同煤种配比下的燃烧率、置换比基础上,确立了西山贫煤最优化的配煤方案,并进行工业喷吹试验,试验期间新1号、10号高炉炉况都呈现出稳定顺行状态,2座高炉分别取得了提升喷吹煤比5.17 kg/t、4.67 kg/t,降低燃料比2.00 kg/t、1.75 kg/t的效果,达到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施宏  张洪海  庞江 《炼铁》2001,20(5):14-17
宣钢8号高炉喷煤系统采用中速磨制粉、一级布袋收粉、双管路喷吹等技术。通过改善原料条件、提高风温、富氧、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煤比稳步提高,2000年全年煤比平均为123kg/t,2001年3月份达到143kg/t。  相似文献   

16.
朱仁良  刘振均 《炼铁》1997,16(5):5-8
荷兰霍戈文高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比保持在180 ̄200kg/t,今年以来煤比又进一步提高到210kg/t,霍戈文高炉能保持这么高的煤比生产,除了喷煤工艺及设备先进合理外,关键还在于先进的生产操作技术,诸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加强炉顶布料,降低渣比,高富氧(富氧率为6% ̄8%),低风速(鼓风速度控制在190 ̄200m/s);开发实用的数学模型,指导高炉操作。  相似文献   

17.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1,36(12):6-10
宝钢的3座高炉(1、2号高炉内容积均为4063m^3,3号高炉4350m^3)现处于满负荷生产。近年来在生产技术上大力提高高炉喷煤,1号高炉1999年年均喷煤比达238kg/t铁。高炉生产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得益于精料技术的推进,得益于高炉操作技术以及长寿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孔凡朔 《山东冶金》2005,27(1):9-11
改善炉内透气性、保证高炉良好的热状态是提高喷煤量的关键,济钢350m^3高炉通过采取设备改造,优选喷吹用煤,改善炉渣性能,调整操作参数,提高风温及富氧率等措施,煤比大幅度提高。2003年6月350m^3高炉平均煤比153kg/t,4%#高炉煤比达到181kg/t,入炉焦比降低到330kg/t。  相似文献   

19.
对鞍钢新购峰景北瘦煤进行了基础成分及性能分析,在考虑煤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优化配煤技术,对配入峰景北瘦煤的混合煤粉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率、置换比展开综合评价,从中甄选出最优配煤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鲅鱼圈分公司喷吹峰景北瘦煤的工业试验,试验期间1号、2号高炉运行状态平稳,2座高炉分别取得了提高喷吹煤量4.49 kg/t、4.14 kg/t,降低燃料消耗3.03 kg/t、2.32 kg/t的良好效果,达到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