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模型计算与分析,对沥青路面再次开裂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再次开裂时,视内外条件不同,可出现先从路表开裂与先从面层底开裂两种模式,文中分析了两种模式的发生条件,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其成果可供工程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扩展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反射裂缝.首先根据西尔斯和不里恩公式计算了半刚性基层中的温缩应力和干缩应力,指出它们是导致基层首先开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断裂力学观点阐述了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两种开裂模式:剪切型,拉裂型.分别分析了行车荷载与温度荷载造成的不同破坏模式.最后针对影响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因素提出了3种防治措施,即增加面层厚度,改善基层的温干缩性质,设置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期开裂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就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期开裂分析及预测进行了一些探讨,针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开裂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试验成果和理论公式的计算得到半刚性基层路面开裂的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3种开裂模式和对其材料性能、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的分析,指出防治反射裂缝应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结构组合着手,以便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的研究发展,通过概括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阐述路面几种主要病害的力学模型和力学机理。 针对道路条件复杂、超载现象严重的现状,梳理沥青路面永久性变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目前主要的车辙预测方法;针对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断裂损伤,研究沥青材料的开裂及损伤力学模型;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损坏机理,并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探究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针对车辆反复作用下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路面磨损机理,以及不同因素对道路抗滑性能衰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层间不同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定量研究层间滑移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方法通过定义滑移系数来准确模拟层间不同的连接状态,分析了同一沥青路面在优、中、差三种接触条件下力学响应的变化,以及分析在不同滑动条件下基层回弹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受力的影响.结果层间连接条件由优良转差后,弯沉和最大剪应力增长了近20%、沥青层层底由受压状态变为受拉状态.基层回弹模量增加,均能有效减少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但同时导致沥青层内竖向压应力和剪应力过大增长。使出现车辙的概率增加.结论在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时应做好黏结层,避免层间滑动的出现.同时将基层模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1000~1200MPa内.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低温地区沥青路面的开裂和提高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钢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常温、低温劈裂强度、纤维防腐方法等,分析了钢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试验路研究了钢纤维沥青路面的现场拌和施工工艺和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钢纤维可使低温劈裂强度明显提高,开裂时的变形显著增大,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同时钢纤维对常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高温抗车辙性能有一定改善,钢纤维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同,可以利用沥青对钢纤维直接防腐而不需要作其它防腐处理。成果对低温地区和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材料选择有重要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减缩剂与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减缩剂、聚丙烯纤维及其混合掺入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板状试件法测试混凝土在两种干燥条件下的早期开裂状况,利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仪测定混凝土早期自收缩与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并通过压汞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各混凝土孔隙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加入减缩剂明显降低了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因而显著地减轻了混凝土早期开裂.聚丙烯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期自收缩,但由于早龄期部分纤维-砂浆界面处结合不良且在混凝土中引入一些大孔,使干燥条件下混凝土的总收缩值增大;它使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分散、宽度减小,但却增加了小裂缝数量和开裂面积.结论减缩剂、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均能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其作用效果优劣次序为:减缩剂〉减缩剂+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期开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入手,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湿胀干缩性和热胀冷缩性进行了分析,对施工期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进行分析,得出沥青路面施工期出现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评价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早龄期的抗裂性,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研究35%,80%两种粉煤灰掺量的常态大坝混凝土在绝热与温度匹配模式下的综合抗裂性.结果表明:温度匹配模式下混凝土的抗裂性优于绝热温升模式;在两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下,80%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相比于35%掺量的混凝土,有较低的温升值、室温应力以及开裂温度,较高的开裂应力和应力储备,并从开裂细化指标、开裂核心指标和开裂综合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早龄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散元法分析路面结构的疲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考虑疲劳损伤和恢复性能的基础上,获取路面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征,采用离散元方法建立了路面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在正弦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沥青层底部的受力特性.由于路面荷载的随机性,分别以荷载大小、荷载间歇时间、荷载作用次序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对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受力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周期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大,沥青层底部拉应力快速增大至某一基础值,并在此基础值附近呈周期性波动,拉应变则在以一定幅值波动的同时,呈现整体水平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增大的规律;延长荷载作用的间歇时间,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拉应力和拉应变的波动幅值,但却显著降低了沥青层底拉应力和拉应变的整体水平;不同的荷载作用次序在沥青层底引起的应力应变状态不同,从小至大序列的荷载对沥青层造成的损伤明显小于从大至小序列的荷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力学响应,通过基于辽宁省沥青路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开展路面结构力学仿真方法及力学响应特征研究.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测足尺加速加载路面的面层底部、基层底部和路基顶面的力学响应,利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获取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参数,通过FWD弯沉盆反算得到基层及土基的弹性模量,利用接触痕迹得到轮胎的接触面分布;通过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及四点弯曲动态模量试验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基于实测参数的路面结构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路面结构在不同加载位置和速度下的力学响应,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路面力学仿真模型能较合理地模拟沥青层底三向应变、半刚性材料层底纵向、横向应变以及土基顶面的压应力.沥青混合料粘弹特性导致弹性后效,使力学响应曲线表现出非对称特点.随着温度的增加和加载速度的减小,沥青层底三向应变、半刚性基层底的水平应变以及土基顶面压应力的响应幅值增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沥青面层层间污染导致面层层间粘结不良的问题,采用壳牌路面设计软件BISAR3.0,选择市政道路典型的两层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根据弹簧柔量接触模型,对比分析基、面层层间接触条件和面层层间接触条件对沥青路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影响,进而确定面层层间接触条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面层层间接触条件对路表弯沉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影响较小,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影响较大,在路面结构设计时有必要验算层间不连续状态下的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面层层间粘结。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黏弹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路表及沥青层底的水平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荷载模式及温度对黏弹性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路表和沥青层底都经受水平压应力和拉应力的重复作用,且在路表和沥青层底分别产生少量的残余拉应力和残余压应力,这有可能是造成沥青路面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疲劳开裂的原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残余应力减少,且路表产生的压应力幅值和沥青层底产生的拉应力幅值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级配碎石基层非线性对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级配碎石上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规律,进而为该种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运用Fortran语言对级配碎石非线性本构模型进行编译,建立级配碎石上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随级配碎石层和面层厚度的增加,级配碎石非线性沥青路面结构各结构层所受层底拉应力较级配碎石线弹性沥青路面结构都有所增加,路表弯沉变化不大.推荐在中等级交通下的面层厚度为7—15cm,级配碎石层厚度为10—15cm.结论应用该种路面结构时,考虑到级配碎石层非线性对该路面结构受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确定合理的级配碎石层和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选择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提高其在使用年限内的性能,应用BISAR程序,选取代表路段,分析了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对基层底面应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层底部压应力与基层底部拉应力随着各结构层厚度的增大均逐渐减小,而路面各结构层模量的变化对结构层应力影响不同,面层底部压应力与基层底部拉应力基本随着面层与基层模量的增大而上升,而随着底基层与土基模量的增大则减小.对基层层底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基层与底基层厚度与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显著.因此在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应注重基层与底基层的厚度与刚度.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practical measurement structure response of asphalt pavement. Analysis of the pavement layer moduli was determined from a Back-calculation of 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 (FWD) data and the measured stiffness moduli of asphalt layer cores. The pavement response was calculated using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measured strain response at the bottom different layers. Layered elastic theory was used to back-calculate the layer moduli and three different theory models were used to forward calculate the strain and deflection. The models were: Layered Elastic Theory (LET), the Method of Equivalent Thicknesses (MET) with linear elastic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here asphalt layer may be viscoelast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ulation structure response from FEM was consistent with measur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行车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松弛特性,更好地做到防裂控制工作.方法确定黏弹性材料参数及能够反应温度、沥青混合料黏弹性本构关系,建立典型的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面层材料在不同初始变形的应力状态,分析路表弯沉、沥青面层层底和土基顶面的响应.结果沥青路面在荷栽和温度作用下,面层黏弹性材料会使路面应力减小.面层层底和基层层底应力会发生松弛,最后趋于稳定值;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弯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回弹,最后逐渐趋于稳定.结论松弛是材料本身属性与其他因素无关;应力松弛模量越小,松弛性能越好,低温抗裂性越好.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厚度,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厚度或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基层(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与结构疲劳损伤之间的关系,选择了两种典型高速公路常用沥青路面结构和以往较成功的路面结构及参数,应用SHELL公司Basir3.0程序计算在标准轴载作用下不同路面结构厚度的路表理论弯沉、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面理论弯拉应力、半刚性基层底面理论弯拉应力和半刚性垫层底面理论弯拉应力,计算分析得到路面结构的合理厚度;并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交通荷载下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移动荷载下黏弹性层状体系动力学模型,分析加厚式半刚性基层结构、改进型半刚性基层结构、倒装式路面结构和全厚式路面结构等4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标准荷载工况和超载100%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研究各种路面结构之间差异.结果发现,面层底部水平剪应变对路面结构使用寿命影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