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纺比对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下降,顶破强力逐渐下降,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柔软性提高,悬垂性和保暖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
周月琴  杨自治 《江苏纺织》2013,(11):35-36,39
介绍了柔丝蛋白纤维、竹炭改性涤纶的性能特点,与羊毛混纺织物设计及开发中的工艺要求、关键技术和产品特色。通过三种纤维有机的结合,赋予了产品特殊的功能和外观风格,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及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竹炭改性涤纶精梳棉混纺织物的生产技术措施。通过测试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性能,分析竹炭改性涤纶精梳棉混纺纱的特点,指出:竹炭改性涤纶精梳棉混纺纱强力低、毛羽多,浆纱工序宜采用PR-Su浆料,遵循"小张力、小伸长、重加压、湿分绞、分层预烘、后上蜡、复分绞"的工艺原则;织造工序采用"大张力、早开口、小开口、中引纬、低后梁"的工艺原则,适当增大车间相对湿度。结果在喷气织机上成功生产了该织物,织机效率达到84%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了开发及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对5种不同混纺比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的主要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刚柔性和保暖性越来越好,而耐磨性变化不明显,但顶破强力减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长型大豆蛋白纤维与中长型高收缩涤纶纤维混纺仿毛织物的生产工艺。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和经过预开松的中长型高收缩涤纶纤维先在机下进行人工混和,然后再喂入A006C型混棉机进行混和及纺纱生产。中长型大豆蛋白纤维与高收缩涤纶纤维混纺股线强力高,但毛羽偏多,所以要进行上浆,从而贴伏毛羽,减少静电。  相似文献   

6.
介绍蚕蛹蛋白改性粘胶混纺提花格织物的生产工艺。对比分析了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综合成本和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最终选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涤纶/棉50/25/25 14.7 tex混纺赛络纱为设计织物的经纬纱,通过在各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车间温湿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使得织机效率达90%以上。认为:所设计的提花格织物具有丝绸的光泽和质感,适宜制作高档衬衣、女装裙装等夏季贴身服装。  相似文献   

7.
为纺制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40/30/30 18.4 tex混纺针织纱,根据合金锗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合理选择三种纤维混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组分纤维优势;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优化梳棉、粗纱及细纱工艺配置,控制好各工序车间温湿度,最终解决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散湿严重、纤维间抱合力差、可纺性差等技术难题,顺利纺制了合金锗纤维混纺针织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总结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要点。介绍了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和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性能指标;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混纺织物的纺纱及织造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优化配置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测试了纱线及织物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开发出的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50/30/10/10 14.7/14.7 551/354 266混纺织物完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指出:合理生产工艺,规范操作,解决纺纱和织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是研制开发该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探讨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精梳棉四组分混纺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改性涤纶纤维、丝麻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并与普通粘胶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性能进行了对比。重点论述了原料选配、原料预处理、各工序工艺优化配置等技术措施。认为:优选各项技术措施后,可以确保纺纱顺利,开发出的四组分混纺纱的质量水平能满足最终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梳长绒棉/竹炭改性粘胶纤维/凉爽玉改性粘胶纤维/赛迪斯纤维35/25/25/15 9.7 tex针织纱的生产技术措施。针对几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针织纱线条干均匀、棉结少、成纱强力高的质量要求,优选原料规格,采用包混和条混相结合的混和工艺,增加精梳棉预并工序以确保成纱混纺比,在各工序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损伤、均匀混和、黏缠、条干均匀度、纱疵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了成纱质量较好的四组分混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11.
探讨咖啡炭改性涤纶混纺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及其成纱的质量指标.针对织物设计特点,整经工序采取中张力,中伸长的工艺原则;浆纱工序采用S432型浆纱机以及双浸双压的工艺路线,并优化浆料配方;织造工序合理调整经位置线,织机速度采用575 r/min,最终使织机效率达到80%以上.经检测,织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保温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改性涤纶粘胶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介绍了改性涤纶纤维质量指标和织物规格;采取条混工艺,将6根改性涤纶纤维预并条与1根粘胶纤维生条混并;清棉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适当采用较大的隔距,优选针布型号;在改造的A1291型细纱机上纺制细纱,采用851双层涂料胶辊,保证成纱质量;浆纱工序优选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织造工序采用"小张力、小开口量"工艺原则,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2%。认为:各工序优选工艺参数,重点避免错号纱、错线纱,最终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3.
探讨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合理选择生产工艺流程,优选各道工艺参数配置,有针对性地选配相关器材,络筒工序重点调节好稔接参数,保证捻接质量,最终成功纺制出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精梳棉60/40 9.7 tex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椰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交织物的生产要点.采用椰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作为经纱,圣麻纱作为纬纱,生产中通过采用条混工艺,解决了不同颜色纤维混纺易出现色差的难题;浆纱采取了“轻上浆、重渗透,中披覆”的原则,保证了经纱的强力;通过织造工艺技术攻关,解决了织造难度大、物理指标不易控制等难题.最终使织机效率达到97%,经向停台率2.5%,下机一等品率达97.5%,织物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总结Outlast粘胶纤维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过程。针对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的特点,选用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竹浆纤维、涤纶三种纤维混纺开发了凉爽型衬衣织物。通过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低车速、低张力以减少纱线断头及条干恶化,保证纱线通道平整、光滑以避免微胶囊破裂,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得织机效率达85%以上,织制的织物穿着舒适、美观,达到了设计及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负离子功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的负离子功效.测试了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相对湿度和不同的测试时间对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负离子功效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负离子浓度试验测试值的影响显著;竹炭改性聚酯纤维对环境负离子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环境负离子浓度随竹炭改性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染色对竹炭改性聚酯纤维负离子功效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了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弹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为y=-0.0005x2 0.074x 93.398,并得出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具有良好弹性的合适混纺比为50%.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对各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做了测试分析,并与传统的简化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简化模型,主要是由于混纺纱中两种纤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交互作用越大,差异越大;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功随混纺比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