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单因素轮换法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电阻点焊DX51D+Z冷轧热镀锌钢板时,焊接电流、预压时间、电极压力、焊接时间、维持时间的优化匹配对焊点质量的影响权重.通过对焊点拉伸和剥离试验分析表明,5个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点质量影响最大的是点焊电流,其次分别是电极压力、点焊时间、预压时间,而维持时间是相对最弱的影响因子.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为:点焊电流11 180A、预压时间40周、电极压力0.25 MPa、点焊时间17周及维持时间9周,此时能够获得外观成形良好、强度较高的焊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超薄不锈钢板的点焊试验,得到了可行的工艺参数,获得了外观良好及性能合格的接头,解决了超薄钢板点焊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3.
闫红 《焊接技术》2013,42(7):25-29
分析了电阻点焊各工艺参数对点焊质量的影响,尤其是电极形状及几何尺寸、电极压力和焊接时间,设计了EQ6380贮液干燥器抱箍组件电阻点焊的合理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达到了保证点焊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厂在高级游泳客车生产中,厚1.0mm顶盖外蒙皮的焊接采用单面双点焊工艺的情况,介绍了所实施的工艺措施。通过焊接质量控制和焊后检验,使焊接质量和外观变形得到控制,与原工艺-手工电弧焊相比,提高工效3~4倍,焊接质量好,外形美观,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伍水生 《电焊机》2007,37(5):72-74
通过对SPAH590高强度板的点焊试验,确定了可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获得了外观良好和性能合格的接头,解决了SPAH590高强度板点焊工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生产中交流电阻点焊焊后无损检测较难实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交流电阻点焊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以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作为开发软件,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实现了对点焊电流、电压2种参数的采集、分析、显示和储存。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系统的电流有效值的监测精度达到100 A,为交流点焊质量的分析和判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构架,开发周期短、维护简单,适用于点焊工艺参数监控系统,为点焊工艺参数监测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BT20钛合金板材的焊接特点和点焊工艺,提出了采用单面点焊技术替代目前广泛采用的铆接工艺.通过实验研究和性能测试,得出了BT20钛合金板材单面点焊的最佳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8.
点焊工艺窗口是评价汽车板电阻点焊工艺适应性的重要指标,镀锌汽车板由于镀层的存在对点焊工艺具有较大的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高强GI汽车板锌层重量与点焊窗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锌层质量增加,点焊工艺窗口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对合理制定GI高强钢点焊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阿普拉斯焊接工艺、中频逆变点焊工艺对1.0 mm厚SUS301L-ST与1.5 mm厚EN1.4318+2G轨道车辆用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电阻焊接,焊后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断面质量观察,剪切拉伸、轴向拉剪疲劳试验与分析.结果 表明,与中频逆变点焊接头相比,阿普拉斯焊接接头外观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达到无...  相似文献   

10.
吕巨起  王自根 《焊接》1994,(3):14-17
介绍了汽车生产上的镀锌钢板电阻点焊新工艺,分析了点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拉剪强度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并推荐了一般接头点焊的工艺规范参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
杨瑞军  胡敏  杨伟国  洪涛 《电焊机》2017,(12):44-46
传统风机网罩产品制造以手工制造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自动化生产。为提高风机网罩产品制造效率,研制了针对风机网罩产品制造的点焊机器人工作站。介绍该工作站的组成和特点,阐述焊接夹具的设计,并提出焊接夹具设计的难点。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来保证焊接质量。与焊条电弧焊及其他半自动焊接制造工艺相比,该工作站取得了高效率、高质量、柔性化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角焊缝低真空填丝电子束焊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液力变矩器泵轮和上盖总成角环缝焊接的特点,通过试验论证提出了一种低真空填丝电子束焊接方法,解决了焊接质量与生产率的矛盾。本文详细讨论了束流形态、聚焦点位置、填充金属送进、电子束斑位置等主要填丝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经试验与分析,提出了保证焊缝内在质量和良好外观形状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焊接参数的调整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大离焦模式下Nd:YAG激光-MAG复合热源焊接工艺。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焊接条件下,与MAG焊相比,大离焦Nd:YAG激光-MAG复合热源焊接仍可以表现出增大焊缝熔深、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等复合热源焊接优势。在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焊接电流范围内,大离焦Nd:YAG激光-MAG复合热源焊接能显著地改善焊缝成形,提高焊缝金属的铺展性。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电阻点焊接头中的缺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型轻质镁合金在电阻点焊中的主要缺陷,分析了焊接缺陷的形貌特点、形成原因和危害,为提高镁合金点焊接头质量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镁合金电阻点焊接头中的裂纹为结晶裂纹,与电流特性、结晶时的应力状态和成分偏析有关;缩松和缩孔的产生主要与焊接过程中金属热膨胀及焊接后期锻压力大小有关;电极粘附和焊接喷溅是镁合金点焊中最常见的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极与工件以及工件与工件界面处局部过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点焊多信息融合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焊质量一直是国内外焊接国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点焊过程的复杂性、熔核形成过程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点焊过程采用的质量监控方法的单一性决定了点焊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基于单一传感器信息资源来描述焊点熔核形成过程存在的局限性,首次提出了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控制点焊质量的思想。通过参数选择、特征信息提取,建立了点焊过程多信息融合模型。采用结合法、平均法和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铝合金与钢的点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了工艺垫片法电阻点焊、搅拌摩擦点焊和超声波点焊技术等点连接工艺方法,其中工艺垫片法电阻点焊能在相对低的焊接电流务件下获得具有高强度的点焊接头;搅拌摩擦点焊和超声波点焊属于固相连接,在异种金属焊接领域优势明显.可根据技术条件和具体要求选择点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工艺参数对板管间接点焊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板管间接点焊过程中焊接变形较大,引起接头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通过采集电极位移曲线,研究板管间接点焊过程中膨胀量和变形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极力和焊接时间)对该点焊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管间接点焊焊接阶段,膨胀过程与变形过程相互耦合;保持阶段,在电极力作用下,焊接变形进一步加大,最大变形量随着电极力的增大和焊接热输入的增多而线性增加.发生喷溅时,电极位移曲线出现阶梯状畸变,可利用位移曲线斜率的变化评判该点焊的喷溅现象.研究结果为板管间接点焊过程在线监测与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1.lhtroductionTherearetwOwaystojoinmetalprotectivewasherstoexternalbearingrings,flaggingandfasteningbyspringlockingrings(Fig.la).Thefirstisveryreliableandinexpensive,butitdeformsabearingandsoisnotusedforfabricationofprecisionones.TheseconddoesnotcompletelygUaranteeagainstleakofthegrease,preloadedintothebearing.Veryoften,suchleakisabsolutelyinaddrissible(forexample,inbearingsforcomputerharddiskdrives).InadditionItherearesometechnologicalproblemswithmakingofgroovesforlockingringsinsmallsizebea…  相似文献   

19.
低碳钢多层板点焊动态过程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电阻点焊生产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同层数的搭接点焊接头.由于多层板接头在实际点焊过程的焊材厚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焊机二次回路中的阻抗大幅度波动.因而焊接热量也必然产生显著波动.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时调节焊接热量,熔核质量无法保证.通过对焊接热过程的动态测试与分析,探讨了3种不同机制监控方法对低碳钢多层数点焊的适应性,为生产企业选择准确的监控模式和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介绍了不锈钢电阻点焊基本原理、冷作硬化不锈钢板电阻点焊的工艺特性、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常见缺陷类型,如:焊核直径不符合要求、缩孔、飞溅、未熔合、熔透率不达标、过烧、焊点外观不良等。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如焊接电流、电极压力、通电时间、工件装配及电极形状材质等影响因素。通过相应的工艺手段,提升焊点质量,保障产品的焊接和商品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