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透水性混凝土具有耐候性好,透水、透气、保温及隔热的特点,可用于人行道、停车场、透水性路面、水工建筑和排水系统反滤层等。但因强度低影响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对透水性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和透水性的的主要因素(水灰比、粗骨料种类和级配、增强材料)进行了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原材料、配比和试验方法,可以得到强度达25MPa,渗透系数达3.0mm/s以上的透水性混凝土。可满足一般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透水性是透水性混凝土的重要特征,现有的透水性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存在试件侧壁渗漏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试件侧面防水涂抹+柔性夹层+套筒刚性壁的防侧漏复合结构,提高了渗透系数测试精度。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强度是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但目前对它们之间关系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室内渗透性和强度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如:水灰比、集灰比、孔隙率)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建立了强度孔隙率模型、渗透性孔隙率模型和强度渗透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性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存在一个最佳水灰比,最佳水灰比对应的强度最大;强度和水灰比成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而孔隙率和集灰比均与渗透系数成正相关关系;透水性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关系服从Lorentzian函数,强度随渗透性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降低速度先快后慢。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最佳的强度和渗透性组合。  相似文献   

3.
根据复合地基排水性能对桩体材料的要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诸多因素,如水灰比、骨灰比及骨料级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大量室内试验,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该配合比下的透水混凝土既能满足复合地基桩体材料强度要求,同时具有理想的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要求.根据现有试验室条件,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试验原理对C15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因素3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进行了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对混凝土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的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绝对数值法和相对数值法的多项式拟合和线性回归,定量研究了各单因素和多因素对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并定量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4  
杨静  蒋国梁 《混凝土》2000,(10):27-30
本文阐述了透水性混凝土道路材料开发应用的背景与意义,采用小粒径骨料、矿物细 产和有机增强剂等方法,提高透水性混凝土道路材料的强度,研制出力学性能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要求、同时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混凝土道路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开展透水性泡沫混凝土在透水铺装基层结构的应用,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发泡剂、水灰比和细砂对透水泡沫混凝土渗透系数、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泡剂种类和水灰比是影响泡沫混凝土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关键因素,使用专用发泡剂以及水灰比为0.27时泡沫混凝土透水性最好,渗透系数为0.73 cm·s-1,28d抗压强度为3.12MPa;使用少量的砂替代水泥,可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渗透性,当砂掺量为50%时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7.
以粗骨料粒径、矿渣及硅灰掺量为变量,设计8组配合比,研究了骨料粒径与矿物掺合料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骨料粒径越小,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性越低。随着矿渣掺量的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透水性不断提高。硅灰的掺入可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但对透水性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提出了透水混凝土优化配合比方法,为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和海绵城市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及掺海砂混凝土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因素及水平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因素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并给出了氯离子扩散系数关于研究因素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混凝土及掺海砂混凝土材料而言,其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复合超细粉掺量、标养时间、水胶比。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实验原理对C15透水性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方法研究,以满足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要求。本实验采用3因素3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对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率和抗压强度影响进行研究,根据透水性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试配强度、水泥用量、水灰比、粗集料用量等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正交试验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最优配合比和各因素显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此研究方法在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等方面都以实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护坡板的应用技术背景,通过对不同孔隙率(15%、20%、25%)条件下透水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重点分析适合护坡板混凝土的透水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指标性能,归纳出振捣时间、孔隙率与透水性等关联因素对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耐久性能影响,为透水性混凝土应用于护坡板提供试验参考,并推动生态环保的透水性混凝土护坡板的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梁凯  朱惠英  陈正  邓鹏  卢凌寰 《混凝土》2020,(4):134-137
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分析多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平下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拟合28 d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试验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建立了两者的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的综合排序为: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呈反相关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不同掺量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透水性混凝土的新拌性能,显著提高透水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较小。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考虑,聚合物在透水性混凝土中的适宜掺量在15% ̄20%之间。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聚凝物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掺入不同含量的聚凝物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改善混凝土的透水性;但它对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提出了聚凝物混凝土中掺入量在15%~18%之间是最适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骨料级配、水灰比、砂率、设计孔隙率、胶骨比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水泥品种、添加增强剂、电炉渣与再生骨料复配等方式协同优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力学性能、抗冻性能、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均为: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砂率>水灰比;建议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10%~20%,水灰比为0.29~0.32,砂率控制在5%~10%,胶骨比为0.29;采用电炉渣可以大幅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但其透水性和抗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透水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透水性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材料的背景与意义,研究了各种因素(如集料的种类和尺寸、集灰比、水灰比、外加剂等)对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率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料种类与尺寸、集灰比和水灰比是影响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及透水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配制,可以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达25 MPa以上、耐久性能优良、透水率大于10 mm/s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骨料粒径、孔隙率、胶凝材料掺量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孔隙率越大其抗压强度越低、透水率越高,硅灰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压强度,但会降低透水能力,矿粉的增加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且在掺量10%左右时透水能力提高较大;增加增强剂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但过多的增强剂会降低透水能力。水胶比在0.28~0.30、骨料粒径5~10 mm、矿粉掺量10%,增强剂为4.5%、孔隙比为17%时,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可达1 mm/s、21 d抗压强度可达到29.6 MPa。  相似文献   

17.
高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灰比分别为0.25、0.30、0.50的混凝土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研究,并根据低渗透性混凝土的特点,测量了压力水渗透的深度,利用公式初步估计了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采用硅灰与高效减水剂双掺的方法,可以制备抗渗透性能极为优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江京平 《施工技术》2007,36(8):97-99
介绍了渗透可控模板的排水作用机理、结构组成及材料、制作方法。通过对排水量、水胶比变化的测定,得出渗透可控模板的排水效果对混凝土拌合物影响深度的试验结果。渗透可控模板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如混凝土强度、表面硬度、耐磨性能、抗冻性以及抗碳化能力。采用渗透可控模板技术可以改善混凝土观感质量和耐久性,是值得在客运专线铁路中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