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板带出口厚度的补偿控制、压下调节量的补偿控制、油膜厚度的补偿和辊缝零位实现对热连轧板带厚度控制的补偿,提高板带出口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莱钢宽厚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基于油膜厚度补偿的辊缝调节量计算、加减速厚度补偿控制、AGC和HGC的控制原理,为类似轧机的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莱钢宽厚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基于油膜厚度补偿的辊缝调节量计算、加减速厚度补偿控制、AGC和HGC的控制原理,为类似轧机的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莱钢宽厚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油膜厚度补偿控制、基于油膜厚度补偿的辊缝调节量计算、加减速厚度补偿控制、AGC和HGC的控制原理,为类似轧机的板材厚度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油膜轴承补偿、头部冲击补偿因素、油柱压缩补偿系数、伺服阀线性补偿系数、RAC补偿等宽厚板轧机辊缝控制补偿技术。指出在充分考虑到生产特点及设备因素影响的同时,适当进行参数调节可获得板形控制的最佳效果,并相应提高钢板轧制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6.
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一套高精度全液压四重九辊矫直机系统。该系统基于Siemens S7-400工艺板FM458和全数字调速装置Sinamics S120,通过主传动控制、矫直力控制、辊缝控制、弯辊补偿等方法,实现了对矫直机辊缝的精确调节。生产实践证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动、静态品质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厚板连铸大压下扇形段工艺要求,实现大压下扇形段高精度辊缝调节功能,开发出一套同时具有大压下和轻压下功能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采用三通伺服阀控制液压缸的形式调节扇形段辊缝,背压腔压力采用比例减压阀控制,实现大压下与轻压下功能切换。从节能角度确定了液压动力元件参数,对主要元件进行计算分析,建立辊缝系统的控制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辊缝系统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得出了相关评价指标。最后结合设备结构,通过相关计算及补偿,取得了较好的辊缝精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梁勋国 《钢铁》2009,44(12):62-62
 本文针对六辊冷连轧机,研究了采用工作辊弯辊的整体补偿板形前馈控制方法和采用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相结合的最优综合补偿板形前馈控制方法。实际控制效果表明,整体补偿板形前馈控制方法只能抑制由于轧制力波动产生的二次板形,而对四次板形几乎不产生影响;最优综合补偿板形前馈控制方法对轧制力波动造成的二次和四次板形均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铰链点结构型式扇形段存在的不足之处,研发了无间隙辊缝调节扇形段,并在连铸生产中进行了应用。在研发过程中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样机的测试,掌握了扇形段强度、刚度及倾动对辊缝精度的影响,并提出补偿措施,达到对扇形段辊缝精确控制的目的。新扇形段辊缝精度较铰链点结构型式扇形段有显著提升,在线辊缝精度达到±0.5mm以内,消除了二冷导向段锯齿形辊缝现象,使辊缝收缩更平滑。在动态轻压下实施过程中,消除了辊缝升降过程中的累计误差,能够对扇形段的弹性变形量进行补偿,对压下量的控制更精确。扇形段在生产中辊缝控制更稳定,维护更方便。  相似文献   

10.
罗木 《宽厚板》2009,15(4):34-38
传统的扇形段辊缝调节主要通过辊缝调节电机、齿轮箱、万向接轴来带动扇形段上框架上下动作。目前新设计扇形段辊缝调节方式,通常靠液压进行调节,在上位机上进行操作,调整精度高,调整速度快。本文主要描述了远程辊缝液压调节的设备构成,重点介绍了实现其动作的比例阀及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连铸机现场控制程序,归纳出扇形段辊缝计算公式,通过PID控制模型,实现扇形段辊缝的远程调整。  相似文献   

11.
宽带钢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轧同型选择配置、支持辊及工作辊型的配置与设计、弯辊/窜辊工艺制度的设定以及控制模型的建立,是决定宽带钢热连同板形控制系统工作性能和析质量的要素。武钢1700热 轧机进行了“VCR变接触支持辊”和“ASR非对称自补偿工作辊”的自主开发和生产应用,在提高板形质量、增强薄规格品种轧帛么及有效改善支持辊磨损性能、防止辊面剥落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实绩 。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轧辊的弹跳现象和辊缝调节模型,介绍了AGC厚度控制系统中的厚度锁定方法、硬度前馈AGC、X射线测厚仪监控AGC、尾部补偿、活套补偿、自动复位等控制方法。河北敬业集团1250热轧卷板生产线采用AGC厚度控制系统,带钢厚度偏差控制在0.05~0.10 mm,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轧辊的弹跳现象和辊缝调节模型,介绍了AGC厚度控制系统中的厚度锁定方法、硬度前馈AGC,X射线测厚仪监控AGC、尾部补偿、活套补偿、自动复位等控制方法。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分公司1780热轧卷板生产线采用AGC厚度控制系统,带钢厚度偏差控制在0.05-0.1mm,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铸坯规格多样化和提高铸坯产品质量的要求,连铸机扇形段需要具备辊缝自动调节功能。为此,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的厚板坯连铸机使用扇形段辊缝控制技术,通过辊缝折算获得精确的扇形段辊缝反馈,采用位置控制、同步控制和框架变形补偿等方法实现扇形段辊缝的自动控制;同时还通过压力闭环和位置补偿的策略使扇形段的压下力尽量保持平衡,实现"软夹紧"功能,确保设备安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辊缝控制技术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连铸坯,并能大幅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宝钢5m宽厚板轧机工作辊的弯辊/平衡系统,对这一系统的功能,机械、液压设备,压力补偿控制原理,闭环控制系统,参考值,板形及平直度控制,错误及警告等内容做了阐述,着重分析了弯辊系统的压力补偿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六辊轧机对使用两组弯辊力进行四次板形控制的理论不足,提出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利用Marc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建立辊系-轧件耦合模型,分析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的两种实现方式——在线闭环控制模型与基于弯辊力组合系数的设定参数在线调节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进行配合调节,对长期困扰生产的四次板形缺陷实施快速精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提高扇形段在线辊缝控制精度的问题,分析对比了扇形段的主要几种结构型式及存在的不足,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间隙辊缝调节扇形段,并在多台板坯连铸机上成功运用。对于扇形段刚度引起的辊缝控制偏差,基于仿真分析与样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扇形段在不同夹紧液压缸压力条件下的弹性变形量,通过该变形量对辊缝进行补偿,提高了在线辊缝控制精度,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扇形段不同倾动角度的影响,通过对扇形段在不同倾动角度条件下的受力分析,推导获得了扇形段不同倾动角度与进出口辊缝偏差之间的补偿关系。研究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对实现扇形段辊缝的在线精准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热连轧带钢板形控制中,磨损和热胀会影响LVC工作辊的辊缝形状,进而影响到其板形调控性能,本文应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轧制过程中LVC工作辊承载辊缝形状和承载辊缝凸度的变化情况,针对原有窜辊公式不能反映辊缝随轧制过程变化的缺点,建立了新型的LVC工作辊窜辊补偿公式以及相应的窜辊补偿策略,并将其成功应用在鞍钢ASP2150热连轧板形自动控制模型中,从而实现板形预设定的高精度控制.从现场轧制的带钢板形工艺数据可以发现,使用LVC辊形加窜辊补偿可以明显改善带钢板形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几种跳动辊结构形式,并对跳动辊的作用及控制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跳动辊具有控制和补偿炉内带钢张力的良好作用,为大型高速连续带钢生产线提供了很好地张力稳定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吉帕级高强钢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弯辊及窜辊达到最大值时仍无法补偿轧辊的弹性变形。即在原CVC轧辊配型制度下,中间辊窜辊量达到200 mm时,等效凸度仅为0.8 mm,轧机的辊缝凸度调控域不能满足超高强钢板形的控制要求。只有辊缝凸度调控域能够覆盖超高强钢的板形控制需求时,才能解决超高强钢板形不良的问题。本文对超高强钢生产专用中间辊辊形进行技术探索,当窜辊量达到120 mm时,等效凸度就达到了0.8 mm,最大等效凸度为1.075 mm,其凸度调节范围高于国内同类型冷轧厂CVC辊形板形控制能力。通过改进轧辊辊形配置,拓宽了辊缝凸度调控域,凸度调节能力同比提升34.75%,且板形调节响应较快,能较好地弥补常见中间辊辊形在冷轧超高强钢生产过程中板形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超高强钢生产专用中间辊辊形应用后,带钢平直度值由20 IU降低到4 IU以内,板形改善幅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