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R-W方法是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应用此方法进行汽车悬架系统的空间运动分析。文中讨论了多体系统模型的建立及简化方法,推导出树形系统运动学关系式,并以单斜臂、滑柱摆臂式悬架为实例给出了计算结果。工程应用的实践表明,用此程序进行汽车悬架运动分析,所得结果精确、计算迅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ADAMS虚拟样机的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多体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分析,应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夹紧机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对该系统各部件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通过虚拟运行对比设计变量的敏感度分析多次优化结果,进行所研究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设定对最终结果影响较大的参数在优化约束条件下使输出的多刚体系统的数据最为理想为优化目标,进行了该机械动力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可为多刚体系统物理样机的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把分析力学中已经发展成熟的基本方法应用于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首先给出三类空间(坐标空间,速度空间和加速度空间)中刚体虚位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把分析力学的三个基本微分原理(D'Alembert—Lagrange原理,Bertrand—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推广到适用于刚体系统、对有非线性非完整约束的刚体系统,应用Bertand—Jourdain原理推广了Wittenburg方程。应用Gauss原理,推导出有二阶非线性非完整约束的刚体系统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汽车碰撞过程人体的响应,本文以国内某厂生产的旅行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模拟了该车正面碰撞刚体墙的过程,并且与该车所做的实车正碰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安全带在实车正碰过程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应用图论的概念推导出汽车斜置单臂悬架的运动学关系式;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及计算实例;分析了汽车单臂悬架运动过程中车轮倾角、轮距等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悬架结构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完全笛卡尔坐标描述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突出优点。导出用完全笛卡尔坐标表示的刚体及多体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研制了相应的通用仿真软件DAMS。通过DAMS软件对算例进行的动力学分析与计算,表明该方法及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用完全笛卡尔坐标描述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突出优点。导出用完全笛卡尔坐标表示的刚体及多体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研制了相应的通用仿真软件DAMS。通过DAMS软件对算例进行的动力学分析与计算,表明该方法及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欧拉参数是规范四元数。在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中,日益广泛地采用欧拉参数来描述系统中刚体对于惯性参考系的绝对方位。而系统中两邻接刚体的相对方位如何描述,是目前正在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利用四元数方法来推导确定多刚体系统中邻接刚体相对方位的相对欧拉参数。为多刚体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种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9.
机枪系统的建模与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动机组件的运动与枪身的运动结合考虑,进行参数识别,分析所受载荷.利用理论分析与试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某高射机枪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证明:有机结合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因工程分析,构造多刚体系统的人体模型,应用数理方法,建立高速公路汽车碰撞乘员动力学响应的数学模型,开发出仿真软件.应用该模型可以部分代替实车碰撞试验,进行汽车主、被动安全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以及乘员致伤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ADAMS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演示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DAMS动力学软件建立了整车多刚体系统模型.分别考虑车型、悬架、轮胎、车速等不同因素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整车操纵稳定性6个性能试验的仿真分析.利用获取的动力学分析数据、仿真动画,实现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演示系统.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R-W方法进行机构运动计算,编制了汽车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转向误差计算机辅助分析通用程序,程序中把麦弗逊悬架和轴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考虑了汽车非平衡状态下的转向时,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麦弗逊悬转向机构设计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The study of ocean mining system is a greatconcern in international ocean resources research.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many subjects, such as o cean re connoitering, mining, mechatronics, mate r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 It is considered thatthe first commercial mining system will be possiblymade up of mining subsystem, lifting subsystem,remote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subsystem andsurface supporting system. The mining subsystemis used to crush and collec…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建立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非对称分离动力学的问题,对高超声速非对称分离流场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尾流区边界,分析了气动系数的特点,设定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时的受力情况,建立了质心运动方程和纵向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飞行器和运载火箭分离弹道的仿真计算,得出了符合要求的结果。另外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纵向分离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分离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入安全带的当量刚度、当量冗余度及当量滑移系数,建立了安全带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Part572D型标准假人为例,研究了不同安全带形式、刚度、冗余度对人体保护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eal vehicle, the modeling approach and procedure of dynamics of vehicles are expatiated. The layout of vehicle dynamics is proposed, and the sub-models of the diesel engine, drivetrain system and vehicle multi-body dynamic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running characteristic data of the virtual and real vehicles are compared, which shows that the dynamics model is similar closely to the real vehicl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eal vehicle,the modeling approach and procedure of dynamics of vehicles are expatiated. The layout of vehicle dynamics is proposed,and the sub-models of the diesel engine,drivetrain system and vehicle multi-body dynamics are introduced. Finally,the running characteristic data of the virtual and real vehicles are compared,which shows that the dynamics model is similar closely to the real vehicle system.  相似文献   

18.
横向载荷转移是造成车辆侧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计及侧倾的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并没有予以考虑,在对整车建模时假设簧下质量不存在侧倾角,对簧下质量单独分析时又考虑了其侧倾角,建模过程中各变量的正负号规定自成系统,没有统一的方向规定,造成对车辆的各部分受力分析不准确,本文建立的模型将横向载荷转移量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对整车建模时考虑了簧下质量侧倾角,统一了变量的正负号,建立了正确合理的适用于分析重型车侧倾稳定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