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零件结构逐渐变得复杂,不便测量,本文以简单的端盖零件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扫描仪获取零件点云数据,然后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点云进行处理并封装三角面片,再运用Design X对三角面片进行逆向设计,并与原始点云比对分析,获取端盖零件三维模型,详细介绍了零件逆向设计过程,利用这种方法较好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2.
以退役动力电池包壳体为研究对象,采用EinScan HX激光扫描仪获取原始点云数据、Geomagic Control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Geomagic Design软件重构三维数字模型,分析和总结了逆向重构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Geomagic Control软件分析了重构的三维数字模型与原始点云数据的误差,确认误差在±1 mm内,满足了退役动力电池包智能拆解系统对三维数字模型的精度要求。因此,精确的逆向三维重构技术对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拆解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退役动力电池包智能拆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逆向技术,对失效的型腔曲面特征进行数据采集、点云处理,并重构3D数字模型,通过CAM进行数控加工。研究表明:逆向建模与制造能使模具型腔这类关键零件产品失效后得到复原再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为工艺提升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COMET L3D对钣金件进行了点云数据的获取,将钣金件实物模型的立体信息转换成了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随后利用点云数据对钣金件进行了逆向重构,并对逆向重构过程中曲面的重构以及精度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到了精度较高的钣金件重构模型。逆向工程在钣金件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正向设计的局限和不足,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快速重建,从而缩短了钣金件的设计研发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5.
航空活塞发动机机匣数字模型的建立对其深度维修至关重要,基于Geomagic Design X软件,文中介绍航空活塞发动机机匣的逆向建模流程,包含点云获取、处理,三角面片封装,数模逆向建立,数模与点云的偏差对比,最终得到了较高精度的航空活塞发动机机匣数字模型。同时提供了逆向建模的关键思路,对其它逆向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点云数据处理、曲面质量评价、特征提取与曲面建模是逆向CAD模型重构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简要介绍逆向工程的概念、特点、工作流程,以及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的原理和方法,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由大量数据点进行曲线、曲面反求的曲面逆向设计方法,完成了头盔曲面的三维几何模型逆向设计,并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设计方法大大缩短了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螺旋锥齿轮逆向造型进行研究,首先对螺旋锥齿轮进行数据采集,其次对扫描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点云对齐、点云分割、点云光顺和点云简化,然后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螺旋锥齿轮三维模型重构,最后对重构的三维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发现造型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提高造型的准确度.逆向造型弥补了螺旋锥齿轮传统加工方法的不足,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3D逆向技术,对门把手的曲面进行数据采集和点云处理,通过Geomagic DesignX进行逆向数字建模,重构3D数字模型。对重构后的曲面进行精度与质量分析,通过UG软件进行曲面优化并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单。研究表明,逆向技术是产品实现再生设计与加工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质量和效率、增强设计能力、降低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端盖外形特征及逆向重构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取较为精确的端盖实体模型并提高多孔类零件的建模效率,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完成端盖的模型重构。重构中对端盖边界及深孔位置运用二次正向设计的方法修正了端盖在逆向建模中的误差,通过对重构后点云模型的精度校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借由3D打印技术得到了端盖的实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运用3D扫描技术,结合正、逆向建模软件,对复杂曲面类零件进行反求设计与再设计。首先对叶轮的外形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和点云处理,然后通过Geomagic DesignX进行逆向数字建模,重构3D数字模型,并对重构的曲面进行精度与质量分析,最后对叶轮的再设计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可为叶轮的逆向设计、结构参数优化再设计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生成点云数据并由此进行曲面逆向设计的方法,介绍了点云数据生成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利用逆向设计的曲面进行月饼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实现个性化食品图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生成点云数据并由此进行曲面逆向设计的方法,介绍了点云数据生成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利用逆向设计的曲面进行月饼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实现个性化食品图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精确而完整的斗齿三维点云模型,研究了基于三维扫描仪测量的斗齿自然点云漏洞的修补方法。应用RBF神经网络重点对于逆向软件难以修补的大面积自然漏洞和跨面漏洞进行了修补研究,取得了成功;并将其修补结果与采用逆向软件的修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RBF算法对斗齿散乱点云漏洞的修补效果要远好于应用逆向软件修补的结果,证明了RBF神经网络算法在斗齿散乱点云自然漏洞修补中的实用性;解决了工程实际中几种具有复杂内腔及外形斗齿的逆向点云数据修补的实际问题,为后续采用"点云-曲面-实体模型"逆向策略来获取这些斗齿的设计数据提供了可靠依据。就漏洞修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点进行了扼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刘锋  黄勇 《机电工程》2014,31(10):1270-1273
针对市场对家电产品开发周期日益苛刻的需求,为满足家电产品快速开发,快速更新的需要,以空调遥控器外形三维模型重建与再设计为例,从遥控器外形点云数据的快速测量、点云数据的处理、点云几何拓扑结构分析、主辅曲面重建以及结合新产品开发需求再设计遥控器三维模型结构等方面对家电产品的快速设计进行了研究。对基于逆向工程的家电产品三维模型快速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一种正、逆向设计相结合的产品三维模型快速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再设计方法,有利于提高家电产品设计效率,为家电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介绍汽车覆盖件产品逆向开发流程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点云数据采集、处理、曲面重构、曲面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要点。以某车型翼子板的逆向设计为例,由ATOS光栅扫描仪测得点云数据,利用Image-ware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且基于NURBS曲面重构理论进行覆盖件造型表面重构,完成了汽车翼子板复杂曲面的三维几何模型逆向设计,为后续的分析、模具设计、NC加工等奠定了基础,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UG/Open二次开发工具和VC++程序语言所开发的逆向模块,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避免了在专用逆向软件中操作的复杂性和多种软件格式转换过程中特征的丢失。本文以点云数据“POCKET”为例,实现了点云特征线在UG界面上的显示以及三维模型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专用逆向工程设计软件提供的工具及面的质量不如正向软件,正向软件读取海量点云数据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Geomagic和CATIA相结合的机械零件逆向建模方法。以某车型发动机盖的逆向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ATOS&TriTop系统采集点云数据,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正向工程软件CATIA进行零件曲面造型,并针对重构后的曲面进行了精度与光顺性检测。研究表明,充分结合两大软件的优势,能有效的提高产品设计的速度与质量,进而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大尺寸复杂零件逆向重构再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逆向重构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逆向重构技术作为数字化与敏捷制造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在无设计图纸或无CAD模型的条件下,从已有零件或产品出发,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重新构造CAD模型的过程.通过对大尺寸零件逆向重构技术和反求测量方法的应用研究,将现代坐标测量设备作为产品设计的前置输入装置,可有效提高产品的快速响应能力,丰富了几何造型方法和产品设计手段,完成基于点云数据的模型再设计,从而使制造企业能快速跟踪、消化吸收及二次开发国外先进产品.  相似文献   

19.
逆向设计中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设计是随着计算机及数据测量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也是CAD/CAM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点的点云处理技术是逆向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总结了国内外在逆向设计中点云数据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分析了典型算法的特点应用情况,比较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目前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应用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萍 《现代机械》2010,(1):17-19
阐述了逆向工程的概念及工作流程,通过利用逆向工程CAD软件IMAGEWAREA对轿车引擎盖的逆向设计分析了对模型扫描采集点云,以及对点云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曲面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