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榫联接微动摩擦状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榫联接在接触区上的正压力分布和摩擦系数分布的规律,为榫联接的微动疲劳强度的分析计算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2.
表面粗糙度对微动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对微动摩擦特性影响的作用。表面粗糙高时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会有明显增加,在微动状态下表面粗糙度对表面磨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最近从国外引进的一些传动机械设备中,有很多采用锥形弹性圈摩擦联接的结构。这种联接结构是利用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紧力来工作的,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装拆方便等优点,在我国类似的机械传动结构中,还未见到。为此,经我们分析研究,介绍如后;并认为在轻载传动机构中推广和应用这种结构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套式铰刀(扩孔钻)加工较深的孔,特別是刀杆悬伸较长时,退刀时刀头常从刀杆上脱落。要将刀头从已加工深孔中取出是十分棘手的。若将套式铰刀与刀杆的联接形式设计成类似反切 相似文献
7.
8.
压缩机转速的高低,除通常的影响作用外,还因改变了活塞力曲线形状而影响切向力、法向力曲线形状及旋转惯性力值,最终又影响曲柄销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作者通过毕业设计工作,对此进行了计算、分析找出了转速过高时曲柄销磨损区域有集中的现象;指出了集中的具体位置和集中程度;并给出了ISmax/PFmax的比值,做为设计压缩机时对于一定的气体力PFmax时应选取的合理转速的尺度,深化了动力学曲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在我厂引进的设备中,原动机轴和工作机轴的联接采用了一种新式联接方法——胀套联接.如图所示,左右紧圈1和4的内外锥表面分别与有一条开通的窄槽的内外胀套3和2相配.当拧紧螺栓5时,压紧圈1、4便相对轴向位移,施加的轴向力通过锥面的斜楔作用,使内外胀套3和2产生径向弹性变形,从而将内胀套箍紧在轴上,同时将外胀套2与轮毂涨紧并产生少量过盈,将两 相似文献
11.
12.
圆锥形弹性环摩擦联接是靠弹性环与轴、轮毂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的,当紧固螺母时,弹性环相对移近,外环胀紧轮毂而内环压紧轴。由锥形弹性环与压紧螺母组成的摩擦联接装置如图1.弹性环不宜开口,因开口式弹性环不能保证高的对中精度。 相似文献
13.
14.
一、概况 我厂向日本引进的300kg/cm~2氮气压缩机,经多年运行,于83年进行大修测绘工作,该机敞用55kw电机。曲轴端三角皮带轮直径φ1.2m,重量约350kg,轴颈φ75mm由于无资料说明,三角皮带轮同轴配合性质不明,估计拆卸工作有一定困难。但实际工作中发现不是用键联接,而采用斜楔摩擦联接结构,一旦斜楔松开,轴同孔联接较松,使拆卸工作和安装都很方便顺利,检查轴和孔摩擦联接处也无滑移现象。从这联接方式来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用可靠。结构如图1。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解弹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分析了榫联接的微动摩擦的接触状况,及其接触表面间的微动相对位移幅,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和它们在接触表面上的分布。为联接的微动疲劳设计的计算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选用接触副材料以减缓钛合金的微动失效,采用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载荷条件下,摩擦配副材料GCr15和Si_3N_4对TC4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载荷下选择高硬度的Si_3N_4陶瓷作为摩擦配副更理想,而高载荷下选择GCr15钢作为摩擦配副更理想;TC4钛合金与GCr15钢对磨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磨损率随载荷增大而减小;Si_3N_4/TC4组成的摩擦副对摩过程中,磨屑的形成过程伴随有硅的水化物产生,使形成的磨屑黏性增加,载荷较小时磨屑易粘结形成致密的第三体层覆盖在TC4钛合金表面,起润滑、承载和隔离摩擦副的作用,降低材料的磨损率;载荷较大时,第三体层在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作用下从TC4钛合金表面脱落,摩擦副直接接触,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