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逐渐加密,新建工程穿越既有地铁设施的案例将大量涌现,为保证既有地铁设施的结构及运营安全,目前在穿越施工过程中普遍会对既有地铁设施进行专项安全监测。由于每个新建工程的施工工艺、穿越方式、穿越距离及工程环境等均有所不同,相应的对既有地铁设施的监测方法也不尽相同,故对穿越施工影响下既有地铁设施的监测技术进行总结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阐述了地铁施工对沿线既有市政设施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强化地铁工程沿线既有市政设施安全监管,规避工程建设风险,确保地铁建设和既有市政设施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铁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存在工程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的风险。对工程自身结构和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进行分级辨识管理是基础,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开展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是工作重点。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两个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风险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以技防为主的监控管理手段。从北京地铁风险工程的分级识别及调整、周边环境风险源保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与处理等5个方面入手,探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总结城市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的对象,对施工阶段的环境风险和自身风险所引起的不安全状态起到有效的技术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既有地铁车站两侧结建地下三层空间结构,并实现地下二层与地铁站厅层互通,其中存在较多的工序搭接和工序交叉,对既有地铁结构及运营安全影响大,施工风险高。本文以天津地铁5号线思源道站结建地下空间工程为例,针对复杂的工程建设条件,结合周边建筑物、既有地铁车站、周边管线等环境情况,对潜在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应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围护地连墙渗漏情况,阐述了相应的处置措施,最终取得了理想的实施效果,该处理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成功经验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龚文平  王明远 《山西建筑》2011,37(33):235-236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地铁隧道建设热潮,为了确保地铁隧道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寿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对城市地铁隧道全寿命周期工程风险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杰 《江苏建筑》2021,(2):63-66
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迅速发展,与既有地铁线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给地铁结构安全保护带来严峻考验.顶管法施工因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广泛地被应用于市政管线上穿或下穿既有构建物建设中,文章以南京某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铁隧道为实例,从地铁安全保护角度出发,对管廊穿越方案提出优化措施:一是优化管廊纵断面,由下穿隧道方案调整为上穿方式;二是隧道周边土体MJS加固.通过上述措施,项 目实施过程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变形,确保了地铁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为类似穿越地铁区间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津某邻近既有地铁结构的基坑工程实例,介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地铁专项保护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考虑支护形式、支撑体系、开挖方式等方面内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能有明显减小地铁结构的变形。在基坑施工期间,地铁结构的变形均在安全范围内,确保了高架地铁结构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在已有地铁隧道附近进行深基坑开挖存在较大的工程风险.地下结构穿越既有地铁隧道设施施工难度更大.针对某大型深基坑"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结构穿越既有地铁隧道临时施工竖井的特殊工程,综合分析特定场地条件和施工难点等主要矛盾,在确保地下连续墙满足工程需要和隧道变形控制要求等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施工技术措施,最终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新裕商务大厦与新景商务大厦地下暗挖通道结构断面跨度大,穿越众多高危风险源,同时地层松散、自稳能力差,施工过程易对地面、管线的沉降及既有地铁的变形产生影响。通过软件计算结构受力证明了工程结构内力特性,采用合理的暗挖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同时运用对穿越高危风险源段的土体加固措施等暗挖控制关键技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有效控制暗挖施工对地面、管线的沉降及既有地铁的变形。  相似文献   

10.
司剑钧 《山西建筑》2003,29(6):245-246
以北京地铁四号线宣武门车站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为例 ,介绍了其具体工程概况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经采用该方案托起既有地铁车站 ,确保了既有线运营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