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聚丙烯 /二氧化硅 (PP/Si O2 )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方法 首先用熔融共混法制备 PP/Si O2 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再通过分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冲击试样断面的 SEM照片来探索硅烷 KH-560的最佳用量 .结果 硅烷 KH-560的用量为 Si O2 纳米粒子的 1 0 %时 ,PP/Si O2 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结论 传统的计算处理微米级无机填料硅烷用量的经验公式不能适用于无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基纳米SiO2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并深入探讨了纳米SiO2粒子的分散机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复合材料,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适当处理的纳米SiO2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中,对PP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对PP的结晶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纳米SiO2在用量为2%时可以使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倍,同时拉伸强度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选用 KH5 5 0、TMS等偶联剂对纳米 Mg进行活化处理后 ,将其与 PP熔融共混制备了纳米 Mg/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钛酸酯类偶联剂 TMS对纳米 Mg的活化效果好于硅烷类的 KH5 5 0 ,TMS的最佳用量为填料质量的 2 %。通过 FTIR光谱分析了 TMS与纳米 Mg粒子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HDPE/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硅烷类偶联剂(KH-570)和高分子偶联剂处理高岭土,研究了高岭土疏水值的变化;制备了高岭土/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HDPE中填充用偶联剂处理的高岭土,可起到增韧增强作用,其中KH-570的最佳用量为2%,高分子偶联剂的最佳用量为1%;在相同用量时,高分子偶联剂处理的高岭土比KH-570处理的高岭土具有更好的增韧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
SiO2纳米粒子增强改性聚乙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比例的SiO2纳米粒子与mLLDPE/LDPE基材进行熔融共混所获得的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力学性能测试和SEM、TEM观察照片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经处理的2%SiO2纳米粒子时,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与纯mLLDPE/LDPE相比,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13.7MPa和174.9%,表明了SiO2无机纳米粒子被分散于基材中,与基材形成牢固的界面结合,与基体树脂之间的链段发生缠结,形成了有利于力学性能提高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6.
纳米SiO_2增强增韧聚丙烯(PP)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对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粒子(nano SiO2)进行了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DSC及材料断面形貌分析等表明:用此改性方法制得的 nano SiO2 微胶囊采用常规的熔融混合法就能在基体树脂PP中达到纳米级的均匀分散,且在复合材料中可起异相成核的作用,从而提高 PP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并能使PP/SiO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43%,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07%。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母料法工艺制备了H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处理的纳米SiO2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在HDPE中,能显著改善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6%时,HDPE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未经改性的PP材料的8倍;用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PP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未经改性的PP材料基本一致;在相似的工艺条件下,共混法对PP的增韧效果较聚合法显著.  相似文献   

9.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的一些优异特性以及由其特殊的结构而使其具有的特点。着重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几种主要方法,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研究方面的进展。对影响PP/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指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的机理主要是剪切屈服和银纹化理论。  相似文献   

10.
纳米SiO2增强增韧HDPE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对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SiO2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材料断面形貌分析等显示.此改性方法制得的纳米SiO2微胶囊采用常规的熔融混合法就能在基体树脂HDPF中达到纳米级的均匀分散,对基体树脂HDPE具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法制备SiO2/PMMA复合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法,制备了SiO2/PMMA复合粒子.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亲水亲油性实验,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10%).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证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化学键合接枝到纳米SiO2粒子表面.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SiO2和复合粒子在乙醇中的分散情况,表明复合粒子的分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法,制备了SiO2/PMMA复合粒子.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亲水亲油性实验,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10%).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证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化学键合接枝到纳米SiO2粒子表面.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SiO2和复合粒子在乙醇中的分散情况,表明复合粒子的分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纳米粒子对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3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St?ber法,通过调节反应物的配比对纳米SiO2微球的尺寸进行调控;同时,为改善SiO2与有机体系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发现:乙醇和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显著影响SiO2的微球尺寸,乙醇用量越大,粒径越小;随着KH570用量的增加,SiO2表面羟基含量先急剧下降,后趋于稳定;含7%纳米SiO2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复合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明显增加.将纳米SiO2复合凝胶电解质组装为导电玻璃(ITO)‖SiO2/碳酸丙烯脂-高氯酸锂(PC-LiClO4)/PMMA‖金属-超分子聚合物‖ITO的透射式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可在蓝紫色和黄绿色之间变色,与空白样品相比,其色差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胶囊包覆的方法对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SiO2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材料断面形貌分析等显示,此改性方法制得的纳米SiO2微胶囊采用常规的熔融混合法就能在基体树脂HDPE中达到纳米级的均匀分散,对基体树脂HDPE具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对不同填料如滑石粉(Ta)、碳酸钙和硫酸钡填充的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经PP-g-Si偶联的滑石粉、CaCO3和BaSO4填充的PP复合材料,并测试其机械性能和结晶熔融行为,结果与未经偶联的体系相比,在一定PP-g-Si含量范围内,PP-g-Si可使T3/PP体系力学性能提高,但拉伸模量降低;而对PP/CaCO3和PP/BaSO4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或使其性能有所降低,同时,PP-g-Si对这3种填料填充的PP体系中PP的结晶熔融行为也有较大影响,结论在实验范围内,PP-g-Si对聚丙烯和滑石粉界面有增容作用,可作为PP/Ta材料的大分子偶联剂,而对PP/CaCO3和PP/BaSO4体系则没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制备纳米SiO2的配方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工业硅酸钠为原料、盐酸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在复合剪切力场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纳米SiO2和原位进行改性的改性纳米SiO2。分析了乙醇与水体积比、硅酸钠浓度、盐析剂用量、溶液pH值、改性方法、表面活性剂或改性剂的加入量等对纳米SiO2型貌的影响。对制备纳米SiO2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粒径分析仪等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剪切力场下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iO2的优化配方为:乙醇与水的体积比1﹕4,硅酸钠的质量分数约12%,PEG,KH570和氯化钠的质量约为理论制备纳米SiO2所需质量的40%,5%~10%和30%,最佳pH值约等于9。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并利用有机化的纳米SiO2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性良好,而且聚氨酯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形成了“孔洞结构”.采用电子拉力机、TGA以及介电谱仪等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缺口的断面微观形态和纳米CaCO3粒子在PVC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提高材料的韧性.当CaCO3用量在10份左右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迟到最大值,是普通CaCO3/PVC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2倍,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也略有提高.在流变学研究方面,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与普通CaCO3/PVC复合材料同是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20.
以用双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相同浓度的纳米SiOx/LDPE和微米SiO2/LDPE聚合物复合材料.为了了解无机粒子的添加对LDPE微观结构的影响,对纯聚乙烯、纳米SiOx/LDPE和微米SiO2/LDPE复合材料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DMA动态机械谱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聚乙烯分子链没有改变微米SiO2的谱峰,但可使纳米SiOx的谱峰的波数变小、变宽.此外,纳米SiOx粒子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并且由于纳米SiOx粒子和聚合物分子链之间氢键的作用,加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