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下设17个作业区(大队)、2个直属单位、339个生产班组,在厂千人百项“小练兵”,强基固本“大比武”活动中,各单位本着“易练、能练、常练、熟练”的原则,在站区内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小练兵场”和“小练兵角”,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小练兵”,全方位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日常生产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建立练兵制度,保证“小练兵”活动有效开展为了切实将“小练兵”活动落到实处,基层各单位相应制定了“小练兵”培训、考核制度。采油作业六区完善班站练兵制度,建立岗位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三个一”,即员工…  相似文献   

2.
<正> 四省区(辽宁、山东、河南、新疆)第八届稠油热采技术研讨会7月5日~8日在辽宁丹东召开。来自四省区稠油油田以及中国石油学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10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水驱后注蒸汽开发、薄层稠油注蒸汽开采、水平井及火烧油层采油、细粉砂治理、注汽管网防护、新工艺在特超稠油开发  相似文献   

3.
热采是目前开采稠油的常规方法,但是其采收率较低。为提高稠油采收率,近年来发展了新的稠油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稠油热/化学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及配套技术,超稠油HDCS强化采油技术,稠油化学驱等技术。文中详细阐述了这几种采油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作用机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空心抽油杆穿空心泵电加热采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宝福 《石油机械》1997,25(7):17-21
空心抽油杆穿空心泵电加热采油技术是解决稠油及超稠油开采的有效方法,依据该技术而研制的空心抽油杆穿空心泵电加热采油装置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分析总结了该装置在各油田的应用情况;为提高热采效果,提出了应用该装置开采稠油及超稠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油区冷家堡油田深层超稠油特点,提出应用注化学添加剂辅助蒸汽吞吐热力采油方案,优化设计注汽、采油工艺,形成配套稠油开采技术,并在冷37-40-18井进行矿场试验,成功地把超稠油采到地面,日产油20~40t,为开采超稠油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浅层稠油热坑道内开采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坑道采油技术是稠油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利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原理,通过油砂层下面的巷道系统向油砂层中钻水平井进行热力采油,对开采特浅层、超稠油油藏和进一步提高稠油采收率(可达50%以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坑道采油技术在国外稠油油田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加拿大阿尔伯达油砂技术研究局利用竖井和坑道进行的UTF采油工艺以及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技术,并介绍了与常规稠油开采方法不同的坑道内钻井施工,为国内开发稠油油藏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开展基层岗位练兵活动,使岗位练兵规范化、制度化,在岗位练兵活动中建立"三统一"的管理模式,采取"五环节法"的组织形式,以提升员工技术素质。运用特色的管理模式是推动岗位练兵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区稠油开采技术及下步技术攻关方向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18  
辽河油区是中国重要的稠油生产基地,经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形成了以中、深层稠油和特、超稠油开采技术为代表的特色技术,主要包括稠油热采、防砂、举升、集输及稠油钻、完井等工艺技术。辽河油区稠油油藏开采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应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稠油开采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发挥油藏地质研究、钻完井工艺技术、采油工艺技术的综合优势,重点在蒸汽吞吐后经济的接替技术、薄层稠油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稠油热采水平井(侧钻水平井)生产寿命技术、海上稠油经济开发方式几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试验。参10  相似文献   

9.
以蒸汽吞吐为主的热力采油技术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采油效果变差,目前急需寻找相应的接替技术,以便大幅度地提高稠油、超稠油的采出程度.为此,开展了液化石油气(LPG)吞吐开采稠油试验研究.介绍了LPG吞吐开采稠油物理模拟的室内研究,利用宏观物理模拟技术,进行LPG吞吐试验,研究了LPG萃取剂的注入方式、注入压力、注入速度以及焖井时间对LPG吞吐提高辽河油田稠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PG吞吐开采稠油效果显著,为稠油开采技术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蒸汽-二氧化碳-助剂吞吐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波 《石油学报》2006,27(2):80-84
针对辽河油田杜84块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二氧化碳吞吐开采,总结出蒸汽-二氧化碳-助剂辅助吞吐开采稠油工艺的技术机理.利用经验方法确定了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的热力学物性特征,包括溶解度和粘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了二氧化碳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差别.结合杜84块油藏的实际情况,对二氧化碳吞吐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施工工艺.最后对施工效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蒸汽-二氧化碳-助剂吞吐工艺可加快采油速度,是开采稠油、超稠油的经济、有效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夏新跃 《钻采工艺》2018,41(1):110-111
塔河油田超稠油区以稠油电泵开采为主,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电泵因耗电量大、检泵费用高及地面维修成本高等问题造成采油效益变差,为此,开展了大排量抽稠泵替代稠油电泵应用实践。为提高70/32、83/44大排量抽稠泵的超稠油适应性!先后开展了改进凡尔球及球座、加泵筒强度、优化泵挂深度及泵间隙等技术攻
关。通过提升大排量抽稠泵适应性,现场替代稠油电泵应用22口井,减少直接费用1421.2万元,日节约用电880kW.h/井,有效降低稠油开采成本,解决了超稠油区抽稠泵无法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2.
智能式中频电加热采油成套装置,使多年来采用常规方法不能启抽、不能正常生产的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给超稠油、特稠油的开采提供了新的采油工艺。它以程控中频电源取代工频电源,解决了工频电热采油耗能大、热效率低的缺点,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稠油热采中,随着老井吞吐伦次的增加,吞吐效果变得越来越差,为了实现油田的稳产,改善开采效益,我们提出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技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技术可以达到较理想的驱油效果。其采油机理包括:调剖机理;CO2溶解驱机理;CO2萃取、降粘机理。其中,蒸汽的注入,使地层超稠油温度升高,原油粘度大幅下降,这是超稠油开采的根本原理,也是三元复合吞吐最主要的机理。三元复合吞吐工艺中注入CO2和表面活性剂助剂,是对蒸汽吞吐的一种辅助作用,起到改善吞吐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曙光采油厂是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第一大采油厂,现有员工四千余人,年产原油230万吨以上,3/4以上为稠油和超稠油。工作场所分布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芦苇荡里,点多面散,生产人员紧张、任务繁重。为深入贯彻油田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和党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纲要》,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曙光采油厂进行了员工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掀起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千人百项“小练兵”,强基固本“大比武”活动新高潮。通过制度练兵、实物练兵、网络练兵和比…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塔河油田采油二厂员工研制成"新型稠油防沙系列油嘴",破解了油嘴防沙技术瓶颈。前两年,油井反复多次出现频频油嘴沙堵,成为超稠油油井生产的瓶颈,生产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6.
紧密结合油气开采行业的生产实际,总结了开展一线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实践活动经验,阐述了在继承传统的岗位练兵方法的同时,针对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等,全面提升操作员工综合技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浅薄层特超稠油资源利用程度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河南油田稠油油藏特点,在对国内外稠油开采方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脉冲注汽吞吐、加密井蒸汽吞吐、间歇蒸汽驱、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出砂冷采以及低频脉冲波强化采油等6项提高浅薄特超稠油油藏资源利用程度,改善开采效果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河南油田稠油油藏特点,在对国内外稠油开采方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脉冲注汽吞吐、加密井蒸汽吞吐、间歇蒸汽驱、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出砂冷系以及低频脉冲波强化采油等6项提高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资源利用程度,改善开采效果的技术途径。预测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稠油资源利用率和采收率均可望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9.
由于超稠油的开采,造成稠油性质重质化、劣质化,稠油性质的重质化和劣质化与国内外原油性质变化趋势一致。以准噶尔盆地油田浅层稠油为例,采油区块较多,原油性质差异大,密度、黏度、残炭、酸值均高。随着超稠油开发规模的不断加大,论述了稠油性质的变化以及对加工效益的影响,原油进一步重质化,渣油收率大幅度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组分大幅减少,生产BS光亮油也变得更加困难,加工效益大幅度下降。基于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原油重质化应合理确定超稠油价格。  相似文献   

20.
电杆越泵加热技术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杆越泵加热技术是把整筒抽油系改制成空心环流抽油泵,把空心抽油杆直接穿越过泵下到泵下一定深度,电缆下入空心杆中,利用集肤效应原理,同时对泵上、泵下及泵体内的原油加热,降低原油粘度及原油入泵阻力,提高油井产量。该技术解决了特稠油、超稠油入泵难的难题,是开采深层特稠油、超稠油这类无法动用油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采油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