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非弹性回复行为及其对回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因塑性变形而引起的非弹性回复行为.通过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在不同应变水平下单向拉伸试验,对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扫描电镜金相观察,用位错理论对非弹性回复的机理进行分析,重点对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卸载后的应变回复的组成及其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讨论,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建立弹性模量模型.将该模型引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U形件的回弹仿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相变产物马氏体引起微观结构改变,导致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具有显著的非弹性回复行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卸载后的应变回复由弹性部分和非弹性部分组成,其中非弹性回复所占比例最高可达20%;采用建立的弹性模量模型的回弹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3.
基于M-K模型的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成形极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K模型的基础上,将描述相变诱发塑性的硬化方程引入到成形极限的推导中,通过考虑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硬化性能的变化对TRIP钢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TRIP钢板的成形极限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提出的考虑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成形极限预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相变诱发塑性钢的极限变形能力,有利于指导相变诱发塑性钢板成形工艺。 相似文献
4.
800MPa级冷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自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800 MPa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CCT曲线,据此制定了12种工艺对试验钢进行退火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经不同工艺退火处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确定出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对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钢的显微组织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工艺处理钢均获得了800 MPa以上的抗拉强度,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强塑积最大)的热处理工艺为830℃退火120 s后,先以20℃.s-1的速率缓冷至700℃,再以40℃.s-1的速率冷至400℃,并在400℃等温处理400 s,最后以20℃.s-1的速率冷至室温;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为50%铁素体+38%贝氏体+12%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或铁素体与贝氏体的晶界处,还有小部分存在于大的铁素体晶粒内;在拉伸过程中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大部分发生变形量为10%~20%阶段。 相似文献
5.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水淬和随后的两相区退火与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冷却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多,其中铁素体大部分为长条状;经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后,显微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大部分以板条状存在于贝氏体板条界,极少量以块状存在于先共析铁素体内,其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780℃保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试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单调上升,伸长率在780℃等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8-8不锈钢在大生产条件下的相变诱发型性和变形马氏体。建议采用100-200℃温轧+常温冷轧二极轧制工艺以提高冷加工性能。对用户单位应用于二次再国工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试验,探讨了T8—T8同类材料及T8—DT3异类材料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的可行性,并以T8—T8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为例,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相变点的T8—T8与T8—DT3,均能实现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加热到最高温度时,压力和热循环次数会影响接头强度,主要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它们对接头强度有相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探讨了T8-T8同类材料及T8-DT3异类材料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的可行性,并以T8-T8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为例,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相变点的T8-T8与T8-DT3,均能实现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加热到最高温度时,压力和热循环次数会影响接头强度,主要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它们对接头强度有相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忽略薄板厚度变化对有限元仿真计算时间和计算结果的影响 ,得到薄板冲压成形过程中压边力和材料特性与薄板回弹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0.
11.
回弹对柱面扁壳类覆盖件刚度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能代表汽车覆盖件的柱面扁壳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与研究对象相一致的数学模型,对柱面扁壳件的成形、卸载回弹及刚度加载三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各个过程的几何及应力信息.通过改变成形工艺中的压边力得到扁壳件回弹量的变化,研究回弹对刚度影响的机理.对扁壳件的卸载回弹的研究结果表明:回弹后,沿柱面及曲面方向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且分布不均,是刚度发生变化的力学条件;曲面方向引起的曲率半径的变化及柱面方向的形状特点是刚度发生变化的几何条件.柱面扁壳件回弹量越大,残余压应力越大,且分布越不均匀,刚度越小;曲率半径越大,刚度越小,反之,刚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分析了渗碳淬火齿轮残余应力的形成,建立了一种含相变塑性的热弹性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一个渗碳淬火齿轮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引入相变塑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ZGMn13钢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热处理方法及在工作过程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在矿石破碎中高锰钢捶击件与其它常用材料捶击件的耐磨性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