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叙述了欧盟REACH法规的内容,阐述了欧盟REACH法规实施将对我国化工相关行业产生的影响,针对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欧盟REACH法规的内容.阐述了欧盟REACH法规实施将对我国化工相关行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欧盟REACH法规执法框架及执法现状,介绍了天然气、原油及其助剂在REACH法规中的责任和义务,分析了RMCH法规对欧盟贸易的影响,指出REACH法规的实施和监管将会给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带来比较明显的变化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欧盟REACH法规实施对我国化工行业的影响,及REACH实施的负面影响和积极意义,提出应对REACH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章杰 《上海染料》2007,35(1):33-37
欧盟REACH法规再过5个月就要生效实施.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该法规实施后对我国染料行业和纺织行业在出口、进口、竞争力和创制新产品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应当直面迎接欧盟REACH法规的挑战,及早作好充分准备,从容应对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6.
详细解析了REACH法规中条款2(9)、6(3)、7;分析了我国出口聚合物、聚合物配制品、聚合物物品到欧盟的企业在REACH法规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研究REACH法规实施对我国橡塑工业的影响,针对聚合物是豁免注册的物质以及我国企业在REACH法规中作为进口商,为我国橡塑工业应对REACH法规提出了3条应对建议:为产品中分阶段物质进行预注册、不出口聚合物原料、关注REACH法规中的限制和授权。  相似文献   

7.
赵锦丽 《浙江化工》2007,38(11):12-14,11
介绍了欧盟REACH法规的内容和实施目的,阐述了对我国化工出口企业的影响,提出了化工出口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以减低REACH法规实施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联合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企业关于联合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概念,对比了欧盟REACH法规中所定义的联合注册.在分析联合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利弊后,对企业实现联合应对欧盟REACH法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规划好参与企业,制订一个协议,建立一个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欧盟化学品管理新法规即《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法》(REACH法规)将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欧盟化学品管理新法规包括化学品的注册(Registration)、评估(Evaluation)、授权(Authorisation)和限制(Restriction)4部分。对REACH法规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就REACH法规将会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欧盟REACH法规已经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开始进行产品的预注册.为了帮助全行业企业顺利应对REACH法规,保证中欧化学品贸易不受阻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近日专门成立了应对欧盟REACH法规工作小组,同时经商务部同意成立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技术服务中心,协会应对REACH法规方面的主要工作也将由以前的了解、研究、分析、沟通、反映和宣传等转变为指导企业去进行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即将生效的REACH法规让许多中国纺织企业及燃料、助剂等供应商感到了巨大的危机。就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影响和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论述。对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欧盟REACH法规是一项化学品管理法规,它的实施将会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法规的实施,我国企业家应如何应对,就这些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理性的思考以及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REACH法规的适用范围和管理程序,法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指出REACH法规的实施,我国化学品的安全和环境管理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化学品管理能力建设,把REACH法规的实施当作改进和完善我国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14.
高频 《上海化工》2010,35(4):16-19
欧盟REACH法规是涵盖了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是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入世以来面临的最为复杂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阐述了法规出台、注册时间和成本构成,对上海化学品企业以及华谊集团进出口贸易成本增加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策略和建议。REACH法规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上海企业只有积极应对,才能保证对欧贸易的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5.
洪浩峰 《云南化工》2010,37(5):59-63
欧盟REACH法规是涵盖了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是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在全球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入世以来面临的最为复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介绍了欧盟REACH法规的主体内容,包括注册、许可、授权和限制。对于法规给我国相关化工企业造成成本增加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时欧洲化学品局出台的REACH法规、REACH预注册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物质信息交换论坛的运作方式和作用等进行了介绍;给出了非欧盟国家的出口商完成预注册和注册的途径,并指出中国企业顺利通过REACH认证的当务之急是熟悉REACH注册的相关程序,准确选择唯一代表.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欧盟REACH的预注册情况,论述了全球企业、中国洗涤剂、化妆品以及香料香精企业如何应对REACH法规。并介绍了欧盟REACH法规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范军 《当代石油石化》2011,19(5):22-24,41,49,50
分析了不同聚酯产品的REACH注册义务,以及现阶段REACH注册思路,提出了不同状况的企业合理应对REACH法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e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effects and risks of nanomaterial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they should be tested and assessed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regulations, is clearly holding back the full exploi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potential of nanomaterials. To reduce this uncertainty, the European Union funded NANoREG and ProSafe projects (jointly referred to as N1P) have made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methods to test and assess these risk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 regulation. Where essential methods were lacking, new on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everal existing methods, adjustments have been proposed. Possible improvements to the REACH regulation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in these projects. The results of N1P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recommendations for (European) policy makers and regulators. Part of them have a “no regret” character, meaning that the proposed actions can be considered as necessary, feasible, effective and cost efficient. The recommended measures proposed for data quality and data management will create a more solid information basi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nanomaterials. When implemented, the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REACH will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REACH in both a legal and scientific sense. In practical term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REACH will remain complex,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Besides that, adapting and specifying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in REACH for nanomaterials that are now on the market, will not solve the regulatory hurdles for next generation (nano) materials. To better align the dynamic character of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and the static character of regul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explore possibilities of a more future proof approach for securing the safety of new (nano)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