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对金刚石热沉材料表面金属化进行了研究,制备了Ti/Ni/AuIn和Cu/AuIn金属化体系。采用俄歇、EDS、XRD和SCRATCH方法对膜层和界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对金刚石热沉材料表面金属化进行了研究,制备了Ti/Ni/AuIn和CU/AuIn金属化体系。采用俄歇、EDS、XRD和SCRATCH方法对膜层和界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 2kw的 Nd: YAG激光器,在铝合金基体表面用预置法分别激光熔覆 NiCrAl/SiCp(颗粒)、NiCoCrAlY/SiCp、NiCoCrAlY/SiCw(晶须)复合粉末,获得了厚度约为 1mm的耐磨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对不同涂层的显微组织作了对比分析,并测试了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由于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及未熔SiC的弥散强化作用,与基体相比涂层硬度提高了4~5倍,耐磨性能提高了2~5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具有不同厚度Ni过层的Co5.0nm/Cu3.5nm/Co5.0nm三明治在各个制备阶段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的结果,发现Ni过渡层可以使Co/Cu/Co三明治的界面平整,并形成强的(111)织构,从而导至瓣巨磁电阻值增大和矫顽力减少。电阻率的分析是表明过厚的Ni过渡层由于分流效应的存在会削弱材料的巨磁电阻值。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敷NiCrSiB合金组织与物相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安安  袁波 《中国激光》1997,24(2):169-173
报道了对NiCrSiB激光熔敷合金中共晶组织的研究和观察,将共晶中的第二相标定为Ni31Si12。γ′(Ni3Si)相与γ(Ni,Cr)相共存于枝晶中,共晶包围着枝晶形成合金的基体,其上弥散分布着硬质强化相CrB,Ni3B和M23(CB)6。研究方法包括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RD(X射线衍射),EDAX(能谱分析)和波谱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重送粉法,在45钢 表面用宽带激光熔覆了Ni-WC/Co 复合涂层.借助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宽带激光熔覆Ni-WC/Co复合涂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干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Ni-WC/Co复合涂层熔覆区主要组成相为WC、W2C、r-Ni、M23(C,B)6及M7(C,B)3.熔覆区组织形貌及分布特征与 WC 颗粒含量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涂层内 WC体积分数增加至 70%时,有M3C2碳化物新相形成. 复合涂层内显微硬度沿层…  相似文献   

7.
采用Ge/Ni/TiWN/Au多层金属化结构与n-GaAs的固-固相反应来获得理想的欧姆接触性能。经600℃热处理可获得7.3×10 ̄(-7)Ω·cm的最小接触电阻率,俄歇能谱分析表明TiWN与Au之间,以及它们与GaAs界面之间的互扩散较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Ge/Ni/TiWN/Au多层金属化结构与n-GaAs的固-固相反应来获得理想的欧姆接触性能。经600℃热处理或获得7.3×10^-^7Ω.cm的最小接触电阻率,俄歇能谱分析表明TiWN与Au之间,以及它们与GaAs界面之间的互扩散较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发射研究了Cr/GaAs(100)界面形成和结构.室温下,当Cr覆盖度低于0.2nm时,Cr与GaAs衬底的作用很弱,没有反应产物生成.覆盖度高于0.2nm时,开始发生界面扩散和反应,As原子与Cr生成稳定的CrAs化合物,而Ga原子则与Cr形成组分变化的CrGa合金相,并居于界面处.提高界面形成温度可显著地加剧界面混合和反应,引起表面偏析As的出现.芯能级谱的结合能与强度分析表明,反应产物可作为有效的势垒(化学陷阱),阻止衬底的Ga的外扩散.此外还比较了Cr与GaAs(100)及GaAs  相似文献   

10.
氮化铝(AIN)基板由于其优良的热性能和无毒性,成为一种重要的微电子材料。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研究了氮化铝基板的薄膜金属化问题:(1)金属薄膜同AIN基板的附着力;(2)AIN基板上薄膜电阻的温度系数;(3)AIN基板上NiCr薄膜电阻的功率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氮化铝上薄膜金属化层的附着强度可以大于AIN陶瓷本身。成功地将薄膜金属化氮化铝基板应用于功率混合电路和功率对晶体管模块中。  相似文献   

11.
脉冲激光淀积高电流密度的YBCO超导带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加辅助离子源的方法在长为6.0cm的NiCr合金基带上制备0.13μm厚的Y-ZrO2(YSZ)隔离层,再用脉冲激光在YSZ/NiCr带上制备1.5μm厚的YBa2Cu3O7-x超导厚膜形成YBCO/YSZ/NiCr超导带材。实验测得在77K,0Tesla下其临界电流密度为8.75×104A/cm2,超导转变温度为88.6K。  相似文献   

12.
OrCAD在陶瓷封装技术中的应用储章生(江苏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宜兴214221)OrCAD是OrCAD公司推出的印刷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OrCAD/SDT用于电路图设计;OrCAD/PCB用于线路板设计。OrCAD本来是用于设计印刷线路板的,将它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OrCAD/VST软件对OrCAD/SDT软件绘制的分层式数字电路的仿真方法。弥补了目前资料中对OrCAD/VST软件介绍的不足。对于OrCAD电子CAD系统软件工具的推广使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 Ni8OCr20、Cr_3C_2、Ar、CaF_2/BaF_2四元混合粉末为原材料,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r-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Ti-48Al-2Cr-2Nb表面上制得了以r一NiCr为基体、以初生M_7C_3及M_(23)C_6为耐磨相、以弥散分布颗粒Ag、CaF_2或CaAgF_4为自润滑相的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涂层,涂层显微硬度大大提高且与基体呈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5.
TiN_p/镍基合金复合耐磨涂层的激光熔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45钢表面用激光束熔覆了TiN_p/镍基合金复合耐磨涂层,对涂层的组织和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不同激光工艺参数下涂层稀释度的变化情况。熔覆层由TiN颗粒、γ-Ni初晶以及γ-Ni+(Fe,Cr)_23(CB)_6共晶构成。初晶γ-Ni中观察到高密度的位错,共晶化合物(Fe,Cr)_23(CB)_6中出现了大量的层错亚结构,这些特征均使得涂层中的基体相得到了强化。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硬质相TiN颗粒边缘发生了部分溶解,冷却过程中重新凝固的TiN以细小枝晶状独立形核析出。复合涂层中由于TiN颗粒的存在使得涂层硬度显著提高,在摩擦系数不明显变大的前提下耐磨性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6.
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30%TICp/Ni基合金复合耐磨涂层,其组织由TiC颗粒、γ-Ni固溶体枝状初晶及其晶间的M23C6+γ-Ni共晶组成。TiC颗粒既分布在γ晶内,也可被固液界面推移至晶间与共晶共存。TiCp的形貌特征与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溶解析出行为密切相关,其生长机制包括原位析出、桥接生长、独立形核生长和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WCp增强Ni-Cr-B-Si-C复合涂层。含量为30vol-%WC典型涂层的XRD,SEM和TEM分析表明,WCp在熔覆的熔化阶段发生部分溶解和分解。激光熔体凝固时形成的微观组织由Ni+Ni3B共晶基体上分布的杆(或薄片)状α-W2C,块状β-W2C和四方形η1碳化物M6C相组成。这类碳化物主要含W,并含大量Cr。销-环式干滑动磨损试验表明,当WCp含量约为30vol-%时,磨损抗力最大  相似文献   

18.
表面无小丘Al双层栅电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DSC方法研究了纯铝薄膜中的小丘现象,同时制备了Al双层栅电极Ta/Al、Cr/Al和Mo/Al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双层结构中上层金属Ta、Cr和Mo)厚度对Al薄膜中小丘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上层Ta膜厚度在80 ̄90nm左右(在本实验条件下)时,可得到表面无小丘的Ta/Al薄膜栅材料。实验制备的表面无小丘Ta/Al、Cr/Al和Mo/Al等栅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均在7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测试爆炸喷涂获得Al2O3/Cr12MoV界面层的微 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l2O3/Cr12MoV界面层中Fe,Cr,Al等元素呈梯度分布,界面层内存在着海绵状结构。同时,Al2O3/Cr12MoV存在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Si(100)衬底上用离子束溅射方法淀积Ni,Co,Ti薄膜,形成Co/Ni/Si,Ni/Co/Si和Co/Ni/Si等结构,通过氮气中快速热退火反应生成三元硅化物(CoxNil-x)Si2。用AES,XRD,RBS沟道谱,SEM及四探针等方法对(CoxNil-x)Si2薄膜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在Si衬底上Co,Ni多层膜经快速热退火可形成高电导的(CoxNil-x)Si2薄膜,其电阻率在15~20μΩ·cm之间。Co/Ni/Ti/Si(100)多层结构固相反应可以得到外延(CoxNil-x)Si2薄膜。(CoxNil-x)Si2的晶格为CaF2立方结构,晶格常数介于CoSi2和NiSi2之间。通过热处理和选择腐蚀等工艺,可在有CMOS图形的衬底上形成自对准的三元硅化物源漏接触和栅极互连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