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综述孙建华王建华(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恶化的地质作用或地质过程,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有地震、崩塌(山崩或岩崩)、滑坡、泥石流、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江门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加剧,因我市各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我市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的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有计划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对江门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现状和危害进行分析基础上,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江门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逐渐加剧.我市各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的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并有计划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在对江...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防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产生、发展和展望,并尝试从理论上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战略问题.着重论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现状和防治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彦奇 《中州煤炭》2020,(4):52-55,60
为了给辉县景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研究了辉县部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防治措施,预测评估了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19(1):F002-F003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创建于一九九O年,持有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地基与基础处理二级、测绘乙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施工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乙级、地质勘查证书及深基坑支护二级资质。是一支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治理、监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地质勘察与凿井,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施工,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测量的专业化科技型工程勘察施工单位。  相似文献   

7.
魏翔  杨兴科  柴小兵 《资源与产业》2010,12(Z1):134-138
本文阐述了榆林市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关系, 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针对这些现象, 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以促进地质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榆林市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关系,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促进地质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多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这些地质灾害问题制约了该市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这些地质灾害问题均可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减轻或得以治理,从而恢复其良好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水土污染与地质灾害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2001~2013年地质环境事件分析表明,地质环境事件分布密度与区域开发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越密集、经济活动越频繁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就越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质灾害威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要把地质灾害防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转移过多的人口和减少工业化城镇化活动,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重点开发区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污染,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建设,要把水土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和加强污染修复,提升地质环境质量。为了服务和支撑主体功能区建设,建议国家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在稳定东部投入的同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XX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评估区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灾种的分布特点,对该工程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做出了定性评价,从而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靖下岭大理岩矿区地形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工程地质灾害及诱因,提出监测预报技术方法,并结合采矿生产实践的经验,对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提出防治的技术措施,并运用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分别实施了在地表的防治,巷道掘进施工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地下采矿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边坡灾害已成为国家基础建设中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以深圳某边坡为例,在充分调查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北京理正边坡稳定性计算软件及传递系数法理论对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然后依据稳定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边坡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家相应标准对其防治工程进行了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肇庆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削坡建房修路、地下空间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日益加剧,加之地质环境条件的脆弱性、复杂性、空间差异性及气侯条件的多变性,由此导致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在局部地区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较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加快科、工、贸一体化步伐汤国起(地矿部探矿工艺研究所成都610081)我所是地矿部唯一专门从事钻探和坑探工艺的研究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又扩展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有关岩土工程方面的业务,现具有科研设计、勘查、施工、监理和产...  相似文献   

16.
茅台镇赤水河沿岸是盛产酱香型白酒的黄金地段,同时也是滑坡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结合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滑坡的种类及分布。并以典型事例分析了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提出了有关防治建议,希望能为本地区工程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深圳市位于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强烈的区域,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及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崩塌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是深圳市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中由人类工程活动开挖且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而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占绝大多数,研究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防治对策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深圳市近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的整体发育规律,结合目前深圳市斜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总结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山体表层受大气、水、生物、地质应力的共同作用等综合影响,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致使许许多多不稳定边坡形成,进而出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规模逐年增加,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也构成极大威胁。就多年的施工经历,对不稳定边坡的地质灾害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促进了地质勘查工作前瞻性和先导性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国家大批重要基础建设项目和城市扩建项目的启动,地质科技工作者乘“春风”而上,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大大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提高,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和城镇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我省地质学会广大会员兢兢业业,投身地质科技事业,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工程勘察、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等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总结交流近年我省地学科技成果,迎接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的召开,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8篇论文结集出版,供会员学习和交流。本专辑论文内容涉及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矿床地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地质、矿山地质、旅游地质等方面以及物化探技术方法在找矿工作中应用等等。专辑论文成果展示了湖北地质科技工作者在危机矿山深部资源勘查中,使得百年老矿(大冶铁矿)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示了湖北省地热资源的勘查及开发利用走向了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具有多发性、广泛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地质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广东省急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当前实际需求,基于广东省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背景与地质灾害状况分析,探讨了省内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广东省更好地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基础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