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挺 《世界建筑》2014,(8):51-56
本文通过作者对自己设计的图表来讲述自己对建筑学的认识,发现建筑学的困境和局限,评价建筑、建筑理论和建筑师的成就。帮助读者发现建筑学中隐性知识做进一步创新。这个图表就是作者评价建筑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筑之于我,始终有一种神圣乃至神秘的感觉。设计的项目愈多,接触的东西愈多,愈觉得在建筑学的大海中游泳,实在是无边无垠而又深不可测。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建筑学本身所具有特殊品质——综合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同时,也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在赋予建筑学以新的内容。我根本不相信所谓“建筑学将在2050年死亡”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正李保峰:您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德国具有悠久的学术渊源,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始绿色建筑研究及实践的国家,华南理工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基于地域气候的建筑学研究平台的学校,您曾在中国和德国学习建筑学,可否谈谈两边在绿色建筑教学上的差异性?近二十年前的留德经历给了我比较和反思两个国家建筑教育和设计实践的机会。当时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建筑节能及新能源技术已是热门课题,也是我回国后便开始致力于绿色建筑研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来了原不准备说话,是想见见老朋友和学会同事,既然被拉上台来,只好说一点。在这里,我年纪大一点,并不想倚老卖老,我只想说说心里话,当然最关心的还是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我们建筑学的水平是值得深思的。中国人是聪敏的,中国的建筑师在国外的建筑事务所有很多都是挑大梁的,从理论上讲,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发展,这么大的建设量,工地遍布全国城乡,这样规模的建设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要出现一流的精品,一流的人才与大师,也就必然会有切合于本国实际的理论,诞生中国建筑学派……。但现在事实上还不是这样,我们要向西方先进的建筑学术学习,也必…  相似文献   

5.
冯江 《新建筑》2013,(1):33-38
1953年,多位重要的建筑师为了武汉三校(即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聚首于喻家山南麓,其中柳士英与夏昌世的设计理念相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上世纪20~30年代他们分别在日本和德国习得了建筑学,但在回到中国之后的几十年里,又逐渐发展出各自的建筑理念.在两位先生屋顶形式之争中,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建筑很快便建威了,并成为新中国建筑史中弥足珍贵的遗产.通过这一段钩沉,讲述了两位建筑师从习得的建筑学到人生的建筑学的转变过程,从而认为有必要重新理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及其作品,应辩证看待习得的建筑学与人生的建筑学共同构成的复杂建筑生涯.  相似文献   

6.
近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日趋完备,为全面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表现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素朴建筑工作室基于建筑学视角提出了可持续设计三条可能的路径,分别对应于满足指标体系下设计品质的提升,无法满足指标体系下适宜技术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物尽其用等思维的建筑学创新。其中第二、第三条路径对于当今中国尤为重要。竹构建筑云在亭是其中一个小的原型,对第二、第三条路径进行实践验证,探索的是先进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提升,以及基于材料需要的容错机制的物尽其用的创新。云在亭作为原型思考,其成果具备拓展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庄慎  ;华霞虹 《新建筑》2014,(6):16-19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能否从纷繁复杂的日常城市和建筑中发现建筑学的新经验?这正是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最近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动力。日常建筑倾向于不断改变,其中蕴含的使用调整、有效建造和时间差异感的力量可以被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策略。这种一直被主流建筑学所忽视的"非识别体系的建筑",可以成为当代建筑师对建筑学进行新的拓展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由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老旧小区暨建筑改造产业联盟、上海市建筑学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联合组建的平台——既有建筑更新研究设计中心,于2015年11月26日正式在上海成立。大会由既有建筑更新研究设计中心主任、老旧小区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  相似文献   

9.
时代建筑:谈建筑教育.首先是如何认识建筑/建筑学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和方式来自西方.建筑学的概念也不产自本土.这种体系和方式也曾多少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调整以适台中国的情况。在当代西方建筑和建筑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影响着人们对建筑/建筑学的认识。建筑/建筑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建筑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理论与实践,这是建筑学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学人缺一不可的两个领域。我是1978年2月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的,之前我对建筑学几乎一无所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4年使我接受了较为完整的建筑学训练,从设计到理论,从历史到技术。与今天的情况相比,我在南工学习的那几年是一个理论著作相当匮乏的时代。《建筑师》杂志曾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理论窗口。不过,今天回想起来,还有一本名为《建筑·学生·思考》的学生刊物真正激发了我的理论学习热情。这是一本油印的非正式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