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建业  余璀英  陈玮  丁金山 《聚酯工业》2013,26(5):39-40,43
描述了PBT生产工艺中切片端羧基产生的原因,并对浆料量比、反应控制工艺参数,包括温度、真空、液位、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对切片中端羧基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方法,实现了端羧基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2.
杨始Wei 《聚酯工业》2001,14(5):58-61
3 端羧基、乙醛和一缩乙二醇 (二甘醇 )端羧基、乙醛、二甘醇等都是副反应的产物 ,所以它们的量可定量地反映副反应进行的程度 ,而这些副反应的产物存在于聚酯树脂切片中 ,或对聚酯树脂的性能和加工 ,或对制品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所以列入聚酯树脂切片的质量指标。再者 ,这些副反应产物的量 ,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通过工艺技术的优化和设备的改进而加以控制 ,所以它们的含量不仅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水平 ,而且作为质量指标是可操作的。3 1 端羧基3 1 1 端羧基含量对树脂质量的意义关于端羧基对聚酯树脂质量的意义 ,即端羧基高低对聚酯树脂或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产品用途不断拓展,下游用户对PET的抗水解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聚酯水解机理入手研究,通过调整催化剂添加配比,优化酯化、缩聚反应工艺,制备了不同特性黏数([η])、端羧基含量的PET切片,经熔融双向拉伸制得PET薄膜,研究了PET切片的[η]、端羧基含量、二甘醇含量对PET薄膜的抗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PET切片的[η],增大PET高分子聚合度,有助于提高PET薄膜在湿热环境下力学性能的保持;降低PET切片的端羧基含量,控制其二甘醇质量分数稳定在(1.0±0.2)%,有助于提高PET薄膜的抗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4.
增容后聚酯端羧基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济南聚酯装置增容后切片端羧基升高的原因,指出主要原因是酯化残存羧基增多,第二酯化最后一室的酯化负荷和切片端羧基存在负相关性。实施提高摩尔比和重新分配酯化负荷解决措施,可以将切片端羧基稳定在适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端羧基(—COOH)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中的含量是PET的重要品质指标.首先必须明确端羧基含量的高低对于聚酯熔体的影响,如染色性的影响,纺丝断头情况的影响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继而进一步讨论影响聚酯熔体中端羧基含量的各种因素.对于聚酯生产中,提出要控制端羧基的含量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在酯化阶段及时调整物质的量比EG/PTA、酯化温度、酯化压力、停留时间等;在缩聚阶段及时调整真空度等;在最终产品阶段,及时调整停留时间和温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纺丝级聚酯切片中端羧基的产生原因,探讨了纺丝级聚酯切片中端羧基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整酯化率、酯化釜操作条件、缩聚反应温度、产能来控制端羧基的含量,从而保证纺丝聚酯切片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影响连续固相增粘产品活性的因素,提出了控制主反应器的温度、氮气流量、基础切片的端羧基、氮气露点等主要因素,实现生产的平稳控制,从而保证产品黏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滴定法测定PGA切片中的端羧基含量,对样品前处理、溶剂类型、方法精密度等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为:样品为0.175mm颗粒,溶剂为DMSO。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平行性和准确性都很好,RSD为3.45%。用该方法测定PGA切片中的端羧基含量,具有结果准确、方法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含量的Ti系催化剂制备了纺丝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通过乌氏黏度仪、差式扫描量热仪(DSC)、色差仪、气相色谱等仪器测试了影响PET切片质量的性能指标,包括特性黏度、熔点、色相(L值、b值、a值)、端羧基含量、二甘醇和间苯二甲酸(1PA)含量。结果表明,Ti系催化剂的含量对纺丝用PET切片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色相b值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影响切片中端羧基含量的各种因素,讨论杜邦装置在不同负荷下的工艺参数。结论:可以通过工艺过程的负荷前移的方法,解决提高负荷而带来的端羧基含量升高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聚酯产品端羧基值含量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仔细分析聚酯工艺全过程,每个控制环节对聚酯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通过研究确定稳定羧基含量生产优化控制方案,从而使得聚酯产品羧基含量降低且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王凯  陈锦国  李红华  曹睿  杨东升 《聚酯工业》2022,35(3):47-50,54
论述了瓶级聚酯切片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基础切片黏度、端羧基含量、切片外观尺寸等指标,调整固相缩聚(SSP)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氮气流量以及循环氮气中的碳氢含量等参数,控制瓶片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半连续PET生产的影响因素 ,指出原料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温度、压力等因素与切片中羧基含量的关系 ,只有把这些因素控制好 ,才能生产出符合国家优级品标准的质量稳定的聚酯切片  相似文献   

14.
关于聚酯树脂端羧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端羧基是聚酯(PET)树脂一项质量指标,但其含义未曾予以明确,就此进行了探讨,指出端羧基作为质量指标的意义:在于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树脂合成过程中副反应程度的高低;在于它与PET树脂的结晶行为有关。讨论了树脂端羧基的来源,探讨降低或控制端羧基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聚酯工业》2016,(6):34-36
应用钛系聚酯催化剂LT181在25万t连续缩聚PET生产线工程化生产瓶级PET切片。对切片的特性黏度、端羧基值、色值、乙醛含量、二甘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钛系催化剂能取得和锑系催化剂相似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瓶级PET切片生产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各个因素,包括色值、黏度、乙醛含量、间苯二甲酸含量、端羧基值、结晶度等。指出了各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对提高相关产品指标以及工艺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制的新型钛系催化剂合成了PBT树脂切片,对照钛酸四丁酯合成切片,进行了常规性能、热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流变曲线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所合成的PBT树脂切片的色相b值、端羧基值指标较优,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流变性能等相当。  相似文献   

18.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11PB)为原料,以有机酸酐为羧化剂,采用端基转化法合成端羟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CTPB)。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及羧化剂用量为20%时,可得到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丁羟羧液体橡胶,且转化率在60%以上。采用红外分析,对不同羧基含量的HCTPB微观结构进行测定,顺、反-1,4与1,2结构含量分别与原料HTPB相近,端基转化过程对HTPB主链微观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瓶用基片端羧基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瓶用基片端羧基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稳定浆料量比,提高酯化釜料位,观察温度、电流和端羧基的变化关系,实现端羧基的在线显示,确保瓶用基片端羧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降低聚酯切片端羧基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宏 《聚酯工业》1999,12(4):31-33,37
分析原料性质及生产工艺条件对聚酯切片端羧基的影响,提高酯化段最终酯化率及EG物质的量比、提高缩聚系统真空度、适当降低缩聚反应温度,可以降低切片端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