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和目前网络应用的角度对ATM和千兆网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肯定了千兆网在当前园区网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对原有ATM网络如何与千兆技术融合进行了一些探讨,并用一个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 回顾企业网络的发展,在ATM技术和千兆以太 网技术出现以前,先后经历了共享集线器、10M、100M交换式以太网、以及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等发展阶段。随着ATM技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以来,在九十年代前期对ATM技术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中,以155M或622M为骨干的ATM局域和广域网络成为了过去几年网络的…  相似文献   

2.
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技术是一种基于传统以太网的新型技术,其技术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网络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被业界一致公认的网络主干升级技术ATM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众多网络管理人员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上。虽然ATM在WAN的主干建设中地位目前还无法动摇;但在企业局域网中,千兆位以太网已开始占据优势。一、千兆以太网技术千兆位以太网是在100BASE-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高速网络技术。1995年11月在美国的Vancou-ver组建了千…  相似文献   

3.
对校园网中千兆位以太网的Qo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慧军 《计算机工程》2000,26(8):138-140
在以千兆位以太网为技术的校园主干网中,它的QoS是如何保证的,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是讨论的中心议题,在这种前提下,分析了千兆位以太网的QoS所采用的几种结合技术,并与ATM的QoS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千兆位以太网的制定标准和升级方案,并针对目前局域网中使用的ATM技术,文章也作了一些技术上和应用上的比较,同时,对于兆位以太网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网络升级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2001,(39)
1、快速以太网挡住了ATM向桌面扩张 在OSI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式中, ATM和千兆以太网只涉及低二层,而第三层交换技术,顾名思义当然属于第三层。在低二层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是人们用得最多,因而也是最熟悉的技术、基于ALOHA原理的以太网协议非常简单,网上的节点想发送就可以发送。 为了提高效率,又增加了监听和碰撞检测。为满足人们对带宽的不断增长的要求,出现了交换式以太网,它比共享式以太网的传输效率高了许多,而且在每个端口只连接一个站点时,消除了碰撞冲突,可实现全双工通信、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又出现…  相似文献   

6.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兆位以太网采用传统以大网的媒体访问机制,但其带宽将比快速以太网高出10倍,所以在物理媒体参数、碰撞域大小和编码等方面引出了更为复杂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千兆位以大同所涉及的物理媒本、碰撞域、编码和服务质量等,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1000BASE-TX对其链路可用带宽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还就千兆位以太网的服务质量(QoS)和ATM的服务质量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大且兼容性好,具有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强大的功能,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在对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针对实现千兆位以太网的几个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位以太网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换经历着一系列发展演变: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从软件交换到硬件交换;从单一网络业务交换到多种业务交换,多业务宽带交换需要协议机制的支持,如业务类型划分、网络资源预约和用户业务量监控等。目前主要的宽带交换网技术有千兆比以太网、千兆比路由器网和ATM网三种。  相似文献   

9.
一、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1.什么是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它和10/100Mbps以太网有什么联系? 千兆位以太网是对取得巨大成功的10Mbps和100Mbps802.3以太网标准的一个扩展。千兆位以太网提供了1000Mbps的原始数据带宽,同时和现有的7000多万个以太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的基础上 ,介绍了虚拟局域网 (VLAN)技术的特点和实现方式、千兆以太网技术与应用范围 ,以及 VLAN技术与千兆以太网技术相结合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Clark  D. 《Computer》1998,31(5):11-13
ATM and Gigabit Ethernet, the subjects of intense speculation by industry observers and potential users of the technologies, appear as if they may be ready to begin competing for their place in the networking sun. The demand for both technologies is being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adoption of Internet and intranet technology and the growing number of bandwidth-hungry applications. These factors make it necessary to move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data at faster rates over networks. Enterprises are thus beginning to adopt ATM and Gigabit Ethernet. In some cases, the two technologies are replacing FDDI backbones because they can be less expensive and provide higher speeds. In addition, ATM has quality of service features, while Gigabit Ethernet can provide seamless connectivity throughout LANs that already use Ethernet technology. Both technologies provide LAN services, such as scalable campus backbones, load sharing, and connections to WAN services. ATM has been available longer and is being deployed where high bandwidth performance is required. ATM and Gigabit Ethernet involve a variety of complex issues that will, in part, determine whether and how users adopt either or both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
We review fast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for both wide-area and high performance cluster computer systems. We describe our experiences in constructing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based local- and wide-area clusters and the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his experience led us to develop. We discuss our experiences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on such systems as well as native ATM protocols and the problems facing wide-area integration of cluster systems. We are presently constructing Beowulf-class computer clusters using a mix of Fast Ethernet and Gigabit Ethernet technology and we anticipate how such systems will integrate into a new local-area Gigabit Ethernet network and what technologies will be used for connecting shared HPC resources across wide-areas. High latencies on wide-area cluster systems led us to develop a metacomputing problem-solving environment known as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rol world (DISCWorld). We summarize our main developments in this project as well as the key featur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software to exploit computational services running on fast networked clus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RapidIO网络和万兆以太网网络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文章提出了10GE-RapidIO网关的设计方案,采用IP-over-RapidIO的方法即将以太网数据包封装进RapidIO数据包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在RapidIO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此网关能够高效的连接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实现RapidIO传输数据包和万兆以太网数据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伴随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生产和管理的信息量剧增,管理工作量日益繁重,南阳供电公司原有网络逐渐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南阳供电公司提出了改造建设信息网的构想。公司原网络为ATM网络,经过全公司范围内的全面升级,将建成主干带宽达1000M的千兆以太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TM和千兆以太网的概念,详述了它们的优缺点,并针对这两种网络的特点指出了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地震勘探资料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详细地介绍几个基于偏移技术计算的有代表性的HPC集群并行处理系统网络架构模型(包括千兆或万兆以太网和存储网络)的演变、趋势和技术特点。以及不同的网络在新建集群和系统扩充中整合与汇聚。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来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地震勘探资料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详细地介绍几个基于偏移技术计算的有代表性的HPC集群并行处理系统网络架构模型(包括千兆或万兆以太网和存储网络)的演变、趋势和技术特点,以及不同的网络在新建集群和系统扩充中整合与汇聚。  相似文献   

18.
千兆以太网是相当成功的10Mbps以太网和100Mbps快速以太网连接标准的扩展,能为网络主干提供lGbps的带宽,充分满足教育领域的需要。湖北省税务学校采用千兆以太网构建本校的校园网,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经济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1 引文 Myrinet和Gigabit-Ethernet是当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两种可以运用于局域网的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网络系统。它们以其高效、高速的传输特点在广泛的领域里得到了好评。但是,这两种同样是高端的网络产品,其实现的技术在很多方面却是大相径庭的。而在当今的网络协议中,TCP/IP协议是当然的主角。无论是万维网(WWW),还是一般的局域网(LAN),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TCP/IP协议。对于TCP/IP协议,Myrinet和Gigabit-Ethernet有着不同选择。虽然对于Myrinet来说,用户能够直接挂接TCP/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