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叙述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提高房屋质量的重要意义,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控制以及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太阳能在房屋、发电、热水及特种窗户的应用,以实例和数据浅述其巨大的节能、环保效益及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信工程专业是我校新开专业,几年来,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我们对其专业基础课“程控交换原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并对今后课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是为适应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试方式的优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是一门电气工程博士研究生课程,通过这门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智能电网的部分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掌握智能电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另外了解智能电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最终培养文献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成果总结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重点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特高压、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特高压是我国电网的特色,在世界上排首位;智能传感器是智能电网可见、可知、可控的信息物理融合基础,被视作“电力三次设备”;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6.
智能控制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在我国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是一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研究生课程,对培养自主创新能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智能控制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应用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线性最优控制、综合智能控制以及人工智能,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背景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的当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应运而生.作为储能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有着学科交叉、知识集成、方法融合、技术贯通等本质特征,对储能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该门课程为例,基于华北电力大学储能专业学科建设思路和已面向两届学生开展的教学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该门课程的建设背景、核心特征、框架内容、特色亮点及实践经验,凝练了以\"内嵌式、交互式、探究式、数字化、情景化、迭代化\"为代表的课程特征,分析了课程建设目标及其达成度,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丁立新 《风能》2011,(4):72-74
风电属于绿色洁净能源,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当今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风电技术人才,特别是操作型人才出现短缺的现象。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增设风电技术专业。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有众多职校毕业生走上了一线工作岗位,成为风电场运行维护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为环境政策中经济手段之一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负荷,达到保全环境之目的。为改善环境.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建立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基层企业环境管理中,排污许可证逐渐完善的今天,排污权交易制度将以经济手段有效促进企业治污。  相似文献   

10.
<正>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我国新时期能源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重要目标。相较于传统火力发电,风电是一种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自2003年“低碳经济”概念提出至今,我国一直致力于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开发,风电因其低排放、高效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风电技术已相对成熟,以“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为中心,规模化和分布式发展相结合”是未来十数年内我国风电建设的主要方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中需要大量风电技术人才,为此我们要做好风电专业教学工作,为国家建设与发展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专业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大环境的形成,我们的建筑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及其发展的环境。本文试图从我国目前每年建造大量的住宅是以浪费能源与土地资源为代价这一问题出发,探讨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期望通过对建筑热量的损失与获得的分析,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张建民 《中国能源》2012,34(12):16-18
第七届太阳能建筑外观能源论坛于2012年12月6~7日在意大利布列瑟农举行。本届论坛旨在为建筑师、工程师、科学家、能源管理者和光伏设备制造商创造对话机会,提供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研究讨论出一种多学科的综合规划办法,在改善居住者舒适性和身心健康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能源论坛总经理Mr.Andreas Karweger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3.
14.
建筑节能技术保障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为宗旨,阐述了能够实现建筑节能的若干技术措施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n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 sustainable energy econom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reater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efficiency is required. In the short term, new efficient domestic appliances, building technologies, legislation quantifying building plant performance, and improved building regulations to include installed plant will be required. Continuing these improvements in the longer term is likely to see the adoption of small-scale renewable technologies embedded in the building fabric. Internet-based energy services could deliver low-cost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o the mass market enabling plant to be operated and maintained at optimum performance levels and energy savings quantified. There are many technology options for improved energy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fabric and energy systems and it is not yet clear which will prove to be the most economic. Therefore, flexibility is needed in legislation and energy-efficiency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筑能耗数据现状和能耗统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立静  郁聪 《中国能源》2011,33(2):38-41
"十二五"节能工作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建筑领域,而深化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建筑能耗数据的有力支撑。通过调研我国建筑能耗数据现状,发现尚未有权威的能够满足建筑节能分析需要的能耗数据,现有的能源消费统计方法也制约了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的科学获得。本文回顾了当前建筑能耗数据的主要获得方法,分析了建筑能耗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建筑能耗统计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繁荣,但同时建筑能耗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能源稀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建筑业节能降耗迫在眉睫。文章从降低绿色建筑能耗角度出发,从建筑朝向和形状、窗户隔热和遮阳、墙体围护结构、人的行为、气候因素、建筑节能政策等6个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能耗进行了研究,并采用ISM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这6个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对绿色建筑能耗影响最大,其次是建筑节能政策、人的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此带来的建筑能耗也在不断增长,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我国面临着能源紧缺、建筑能耗过高、新能源利用率低、建筑节能技术落后等问题,建筑的节能改造已经是迫在眉睫。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和原理以及最新的研究状况,并针对新晋兴起的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节能改造的可结合性作了详细分析。针对我国的既有建筑的改造提出了一些有用并且可行的改造方式,希望能够为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普遍提升提供新的思路,为行业的发展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9.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能源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胜兴 《节能技术》1999,17(6):20-21,28
本文分析了建筑节能的现状,阐述了基于BAS的环境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构成、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并给出了其节能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建筑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指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光伏技术的热点,具有许多优势。就江苏淮安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方案、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