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考虑桥梁整体变形与局部车轮荷载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铺装体系进行了力学分析,并与普通路面结构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总结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铺装受力特点,找出了最不利轮载作用位置,确定了铺装层设计控制指标,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铺装受力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精确分析复杂应力对钢桥面铺装的影响,以辽宁沈阳外环后丁香大桥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交通条件,考虑钢桥面铺装层的层位功能,选择适宜的铺装材料,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后丁香大桥四号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对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静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桥最不利荷载位置纵桥向出现在1号桥墩处,横桥向出现在外侧腹板位置;轮胎荷载作用下,RA05层和SMA13层拉应力及剪应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双轮组荷载对称作用纵向U肋边缘位置;RA05层最大横桥向剪应力出现在跨中,其余均出现在桥墩位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结构的典型受力特性,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法,根据桥面铺装层实际受力状况设定合理的理论分析条件,并对比分析了相同荷载作用下桥面铺装层及半刚性基层路面受力状况,得出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典型受力特性,为其相应层位和材料的力学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为铺装体系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在铺装层力学响应的计算中,各层模量是一个重要的输入参数。过往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确定铺装层混合料的模量值,但忽略了混合料的室内试验模量值与其现场模量值可能存在的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以一处钢桥面铺装工程为例,介绍一种确定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现场模量主曲线的方法:基于不同加载工况下铺装层底部的应变实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模型对铺装层混合料的现场模量进行反算,拟合得到相应的混合料现场模量主曲线并验证其适用性。此外,将反算得到的混合料现场模量与其室内试验模量进行对比,分析两类模量之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反算得到的铺装层混合料的现场模量在不同加载工况下变化显著,其数值随加载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黏弹性的特征;利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混合料现场模量值可以较好地拟合得到混合料的现场模量主曲线,且该模量主曲线经过验证后证明有效。对比铺装层混合料的单轴压缩试验模量与现场模量发现:混合料的室内模量值与现场模量值在不同加载工况下并不完全匹配,其现场模量值普遍要小于对应的室内压缩模量值;两类模量对应的模量主曲线之间也有较大偏差,在加载频率较高或较低时,主曲线间的偏差更为显著;可采用幂函数对两类混合料的室内模量进行修正,使修正后的室内模量能够反映铺装层混合料的现场模量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表层裂缝对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影响,优化钢桥面铺装裂缝病害处理措施,以虎门大桥钢桥面铺装模型为分析案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研究表明:U型纵向肋边肋顶部铺装层极易出现纵向开裂;钢桥面铺装特性与裂缝病害存在关联性,钢桥面铺装表层裂缝病害的存在将不同程度上加快铺装层破坏;钢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缝初期需及时灌缝处治,灌缝材料需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钢桥面沥青柔性铺装层内的最大剪应力值以及剪应力沿铺装层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分析发现,沥青铺装层内的最大剪应力为普通路面的1.3~2.45倍;铺装层内的最大剪应力发生位置与荷载所处位置有关,如果该处桥面板受到加劲肋大强度支撑以及变形挠度较小时,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铺装上层,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的结构材料必须满足与钢板变形同步性能好,同钢板黏结性强,高温稳定,低温抗裂,耐疲劳,不透水,便于施工,易于维修等基本技术要求。一般桥面铺装结构不能满足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的基本技术要求,容易产生网状裂缝、反射裂缝、车辙、搓板等病害。SMA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防水性能、表面功能等,非常符合钢箱梁桥面的铺装技术要求。采用双层改性沥青SMA铺装可以有效地解决钢箱梁桥面铺装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沥青是非常新颖的桥面铺装材料,文中以天津市大沽桥为例,对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实际检测结果和运营效果证明,在北方地区的气温条件下,采用得当的施工措施,完全能够保证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天津市大沽桥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环氧沥青这一新型桥面铺装材料的特点及试件配制,阐述了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施工中对防锈层、粘接层、环氧沥青铺装施工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际检测结果和运营效果证明,采用得当的施工措施,完全能够保证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城市快速化改造过程中减少工程投资,减少资源浪费,对既有桥梁结构多采用顶升、下降、平移、改造等方式进行保留。由于道路级别提升,所以原桥竖向线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多数老桥还需要采用调坡结构改造来实现功能。通过对传统桥面铺装层调坡结构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以宁波市鄞县大道跨线桥改造工程为实例,介绍新型格栅式双层桥梁板调坡结构方案并详述相关实验的关键数据。这为后续既有桥梁改造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掌握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在车载作用下的真实力学特性对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现场桥面铺装层的力学实测数据仍偏少,尤其缺乏对铺装层不同温度下服役时力学特性的长期监测。为此,该研究对钢桥面双层SMA混合料铺装进行现场实桥加载试验,实测铺装层在低温、中温、高温3种服役温度下的应变响应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钢桥梯形肋正上方铺装层混合料在中低温服役状态下主要承受压应变的作用,而在高温服役时则主要承受拉应变的作用;动载作用过程中铺装层底纵向应变会出现拉压应变交替作用的现象,而横向应变只体现为拉应变或压应变的形式;加载车行驶速度对混合料的应变极值均有明显的影响,加载车低速行驶时混合料层底横向及纵向变形最为显著。同时,研究利用加载试验中铺装层应变响应时程曲线,计算不同加载状态下混合料对应的加载频率数值,计算结果可为钢桥面铺装混合料室内试验中加载频率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钢箱梁外腹板附近桥面铺装开裂这一主要破坏形式,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对钢桥面铺装层进行力学分析,计算以典型扁平钢箱梁为基础,研究了沥青铺装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应变分布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不利加载位置,并进一步通过对影响桥面板刚度的几个构造参数(顶板厚、U肋高度以及U肋开口宽)的分析,得出最大横向拉应变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
对桥面铺装的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各方面简要分析,结合沥青混凝土复合桥面铺装从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