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翁牛特旗架子山铅锌矿产于中侏罗统酸性火山角砾凝灰岩中,是受北西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铅锌矿床。通过对本区开展铅、锌、银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利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手段查清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数量及规模,深部采用钻探等工程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变化,确定本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吴起  罗应朝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116-117
在广东南海茶山多金属矿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条件及成矿机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兴宁盆地位于NE向邵武-河源断裂带与五华断裂带的夹持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有利的地层、岩浆岩、物化探条件,优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极其发育的铀矿化、异常点。结合区域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区内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硅化带或辉绿岩组带的发育部位,尤其是硅化带与中基性岩脉交汇,且出现硅化、赤铁矿化、次生铀矿化与各类物化探异常叠加的地段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勉县瓦子坪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铅锌矿带位于印支期光头山岩体边部,矿带规模大,矿石品位高,属于典型的变质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甘肃围绕印支期岩体先后发现了厂坝铅锌矿床、李坝金矿床、金山金矿床、温泉钼矿床等几十处大中型矿床,而陕西围绕印支期岩体找矿一直未能实现较大突破,本次瓦子坪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成为陕西围绕印支期岩体找矿新亮点。本文笔者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类比典型矿床,提出层位岩性、地质构造、热液蚀变及化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初步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青海省加当根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床找矿特征,以加当根矿区为例,探讨了该区多金属成矿规律,并对其在金属矿前景分析、找矿标志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周虎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8):152-154
翁源县石背山铅锌铁多金属矿床属于粤北曲江构造盆地的一部分,而此盆地是广东省重要的铅锌矿产地,并且区内矿床成矿模式相同;通过矿床的成矿环境进行研究,对其控矿因素中地层、构造和岩浆岩进行分析,合理地推究出其成矿机理,从而为区内同种类型矿床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闽中梅仙铅锌钼多金属矿是武夷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新近在矿区开展的地质工作,对梅仙矿区矿床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等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铅锌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分布,矿石主要以块状、条带状和层纹状构造为主;钼矿体形态常受裂隙及岩体影响,矿石主要呈膜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脉状—细脉状构造和薄层状构造等。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显微镜观察,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区铅锌钼多金属矿系块状硫化物矿床与斑岩成矿系统耦合叠加的产物,成矿作用时代大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初始火山喷流—同生沉积成矿阶段;2)区域变质及成矿作用阶段;3)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阶段,并据此建立了可能的成矿模式。所得成矿模式已得到近期勘探工作验证。  相似文献   

8.
徐如磊  董帅 《现代矿业》2022,(12):67-70
冀北上黄旗一带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分布了大量铅锌银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通过总结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已知矿床的分布规律,从基本地质属性分析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该区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明显,新太古界基底变质岩地层是重要的矿源层;复杂的构造活动为区域岩浆的侵入和矿产元素的富集提供了空间条件,区内火山机构为壳内物质上升提供了通道,并且为有益元素的运移提供了热源和动力;强烈的岩浆活动一方面提供了大量成矿热流,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成矿物质通过断裂活动、火山活动及岩浆侵入提供的热源活化、迁移,最终在有利的容矿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野马泉铁多金属矿成矿控制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属矽卡岩型矿床,对形成矿床的成矿母岩、围岩、构造、岩体形态进行了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找矿标志,对今后在该区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化琛  杨国高 《矿山地质》1995,16(4):183-191
宝山铜钼铅锌银矿田是我国南方有色金属重要矿产地之一。主属岩浆期后高中温含矿热液接触交代卡岩型铜钼钨铋矿床,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铅锌银矿床,由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四个矿术等组成。成矿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空间和含矿体所控制,矿床主要产于下石充石磴子组不纯面岩中,部分在测水组砂岩和梓门桥组白云岩中。  相似文献   

11.
丁头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威宁-六盘水Pb-Zn-Ag成矿带,丁头山短轴背斜近轴部,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金属资源地之一。丁头山地区先后发现有丁头山、双凤山、冷饭田、电水河等铅锌矿床(点),丁头山短轴背斜控制了矿床(点)的分布。近年来,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以"构造控矿"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丁头山铅锌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并指出了丁头山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中型矿床的找矿前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盆地内砂岩型铜矿床(点)多,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选冶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研究该盆地砂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为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的评价及扩大找矿前景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麻阳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对盆地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区内矿体的产出状态主要受三角洲的分流河道及构造的控制,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则主要受岩相与构造的制约;区内含铜岩系"红层"与"浅色层"的互层为有利于成矿物质汇集成矿的岩性组合;地下水在成矿过程中把岩碎屑中的铜质溶离出来和把溶离出来的铜质运移到弱碱性环境下的岩性-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矿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有机质在铜质的吸附还原、铜质的溶解和运移及铜质的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物源、古构造、岩相、地下水活动以及生物有机质等因素的联合控制,沅麻盆地铜矿床主要是以机械沉积为主,后经地下含矿热卤水叠加改造而最终形成的砂岩型铜矿床,并指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3.
拉浪麦为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东段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通过开展1∶1万地质填图,确定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白沙河组片麻岩段(Pt1ba)片麻岩、片岩段(Pt1bb)片岩、大理岩段(Pt1bc)碳酸盐岩。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一条北东-南西向断裂F1。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以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类、二长花岗岩类为主,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岩浆岩时代以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分布最广泛,其次是晚三叠世印支期。目前,通过探槽和钻探工程揭露发现5条矽卡岩型钨矿体,钨多金属矿体赋存于白沙河组大理岩段(Pt1bc)与加里东期英云闪长岩接触带的含钨矽卡岩中。矿石类型为含钨矽卡岩。通过显微镜下鉴定,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黄铁矿,偶见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角闪石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矿床类型初步判断为矽卡岩型矿床,矿床形成严格受岩性条件(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等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巨大,有望达到中-大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4.
某铁铜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寒武系高滩组第二段的钙硅铁矽卡岩带。矿体形成与围岩、岩浆、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马坑矽卡岩型磁铁矿床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的磁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在简要介绍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其成因条件,认为马坑铁矿成矿模式并非典型矽卡岩矿床。通过井下标本采集,研究矿床成矿模式,初步建立矽卡岩成矿模型,了解矿床时空演化规律,对马坑铁矿找矿理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英雄山铜金多金属矿矿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位于北山成矿带,矿区具多种成矿类型,其中铜铁多金属矿床产于矿区中部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中,受断裂构造和褶皱鞍部控制,属矽卡岩型矿床;金银多金属矿为次生氧化矿,受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为氧化—淋滤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沂南金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金场矿区含金铜矽卡岩型多金属矿成矿和控矿特征,对金场矿区未来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认为该区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老挝平然村铜镍多金属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磁异常以及矿石类型的分析,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岩石学、地球物理以及热液蚀变方面的找矿标志,为在本区及其相邻地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海某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含Cu 0.42%、S 5.30%、TFe 35.86%,是以蛇纹石、透辉石、绿泥石为主要脉石矿物的复杂难选铁多金属矿。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间嵌布关系密切,多呈港湾状分布并与脉石矿物包裹、接触,粒度粗细不均,20μm以下含量高,单体解离困难,较难得到合格的精矿产品。根据矿石性质,进行了多种流程试验,最终采用铜硫依次浮选-尾矿选铁流程进行选别,获得了铜精矿品位为16.51%,铜回收率为71.37%;硫精矿品位为29.03%,硫回收率为76.48%;铁精矿品位为63.19%,全铁回收率71.79%,铁精矿含硫0.73%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