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根据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的分析,同时基于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空间结构导向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理念,分析空间导向的需求、空间结构和增长边界两者的互动路径,以及实现结构引导的思路.并将这一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杭州市的案例研究中,在发展规模判断的基础上,探讨宏观层面的空间结构,结合具体划定方法,划定刚性与弹性城市增长边界.进一步探讨总结了与空间结构长效引导结合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要点,包括以构建良好的空间结构为前提,以定量方法的深入研究为核心,以刚性与弹性城市增长边界并举应用为落脚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霾是现象,实质是城市的边界。以城市为载体,以物质流良性循环为理论,以分析物质聚集现象为手段,揭示物质主体自然边界的客观存在。并以城市雾霾为例,探讨作为物质主体的城市的自然边界,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死而生     
《新建筑》2019,(Z1)
正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松散广漠的城市扩张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以往的认知边界,城市不断蔓延扩张、持续膨胀,人如同机器里的零件,机械运转。年轻人这个群体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焦虑、迷茫,如同城市里的一座座孤岛。设计者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以治愈为核心,通过具有治愈功能的色彩疗法和环境行为心理学引导年轻人。这里有一片破旧的公寓楼,其周边繁华,而自身却缺失活力,正走向死亡。设计者并不推崇简单的推倒重建,而希望改建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在旧公寓里渐进性地植入装配式建筑,激活旧公寓的活力,进而改变城市中死气沉沉的住宅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的政策背景下,以封闭小区的围墙边界为题,探索城市与小区之间除围墙以外既充当边界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以小关街道公园设计竞赛为例,为边界重塑提供新的视角,以期创造一种服务城市与小区双重领域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限定了一座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范围。边界空间质量差,密布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空间形态亟须重构。本文以空间认知理论切入,研究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特点,并提出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重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5)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中的传统工业衰落,遗留下许多工业旧厂房建筑。工业旧厂房建筑为人们讲述着城市发展中的一段历史,对工业旧厂房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与表现手法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审美、文化及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以半坡国际艺术区为例总结了旧厂房建筑外立面改造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张哲  任璐 《建筑与文化》2012,(2):100-1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界扩张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众多的城市限制政策中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一个焦点性问题。本文从城市边界的扩张现状出发,结合国外一些城市限制政策的模式,以土地的价值为根本,使土地价值回归到原初的价值取向,探索一条解决城市边界无限扩张的规划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增长边界对于规范城市发展的效果并无定论。本文基于财产权的观点,从理论和概念两方面解释为什么城市增长边界会导致而非抑制城市蔓延。研究以台北市信义区为案例,近一步解释城市增长边界的政策效率。根据航测地形图及指标计算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于我们的预测,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信义区在两次规划时期(1945—1991年)内的城市扩张发生在城市增长边界之外。但我们仍认为一个成功的土地控制手段应该考虑开发商的行为和反应,以控制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临时性边界空间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该文以汉口旧城区工地边界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工地内民工和工地周边市民的活动行为进行调研。综合运用空间类型学、环境行为学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工地边界空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此为据提出边界空间的重构设计策略。希望为打造出环境友好、安全有序,可持续性的城市临时性边界空间提供可能的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对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紧凑理念为引导,借助Arc GIS平台,通过边界基准模拟、边界比较择优和现实发展校验三个步骤进行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并以米脂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划定的空间增长边界将有助于指导米脂城市的空间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位欣 《城乡建设》2021,(7):42-44
本文基于各级政府的核心纵向事权,遵循"划管结合"的思路,以实践经验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研究. 一、"城镇开发边界"概念 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外又称"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这一理念最早来自 1945 年的大伦敦规划,当时伦敦外围规划了 16 公里宽的绿带,以控制城市蔓延.在我国这一概念通常被称为 " 城镇开发边界 ",是指根据地理空间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划定的,可进行城市开发或禁止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的空间界限,即允许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大边界.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5,(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随之而来的各种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城市增长边界作为一种有助于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从西方国家引入我国。其在我国的应用尝试较晚,尤其对县级城市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文章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的探索为例,确定城市增长规模和发展方向,探索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的大致范围,再根据中心城区的具体要素,划定中心城区的"刚性"和"弹性"边界,探索县级城市中心城区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明确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控制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设计》2010,(10):188-191
旧的粤中船厂位于中山市区中心的岐江水畔,临江含湖.湖与江通。停产后.原址留下不少造船厂房、起重构架.水电配套设施、机器设备。岐江公园就选址在此。城市与公园问没有围墙.一条蜿蜒的溪流成为公园与城市的边界.互相渗透、共享河岸。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环境,重点关注滨水地区旧建筑功能性的改造以及再利用的研究,从对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的类型、方法入手,并结合部分案例分析,希望对现城市滨水地区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6,(10)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遏制城市蔓延、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缓解耕地与生态保护压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存量规划为视角,厘清传统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方法与问题,尝试构建基于存量优化提升与增量智慧增长的双轨目标导向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体系,并以哈尔滨为例,从城市规模预测、建设用地(存量)开发潜力评价、非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综合开发边界划定四方面划定城市开发控制的刚性边界与弹性边界,以期为城市建设用地调整与管控提供理论借鉴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城市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为进一步梳理空间规划体系、创新空间管理模式提供了机遇,而城市增长边界是协调多部门空间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广义的城市增长边界包括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底线边界,以此明确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本文以昆明市为例,通过法定生态保护区梳理和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确定生态底线边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分析、发展规模趋势分析、空间支撑条件分析确定城市增长边界,探寻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管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要求以来,城市开发边界逐步成为目前规划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安庆市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为例,充分考虑城市远景发展需要,在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开展城市用地限制性和适宜性评价,采用Arc GIS中的空间分析模块,模拟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空间增长趋势,探索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与思路,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展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从计划经济到房地产市场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住房建设为主要推动力高速发展,如今城镇化率已增长至59.58%,接近六成。快速扩张式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土地供应和政策支持,而城市边界的扩张不应是无休止的,如何由过去的土地增量发展转变到如今的存量再生是中国很多城市已经面对或即将面对的问题。"旧改"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学术界、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房地产商等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  相似文献   

19.
秦萧  沈山  石春艳 《规划师》2012,28(3):80-85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服务边界。这一研究过程为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城市空间增长规划调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语境下,旧工业建筑如何冲破局限高效地融入当前城市环境是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新空间"介入"的形式,将旧工业建筑整合成有机整体并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完成空间之间的过渡。以建筑群组为对象,从城市、建筑两个层面分析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组织模式,分析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